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dá)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分為小學(xué)作文、中學(xué)作文、大學(xué)作文,以下是小編準(zhǔn)備的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范文,歡迎借鑒學(xué)習(xí)。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1
清明放假這一天,晴空萬里,天空像無邊無際的大海一樣。我們一家人要去寧溪游玩。
我們坐著車欣賞著沿途的風(fēng)景,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我們走在熱鬧的寧溪街頭,一下子就被一家店的廣告牌吸引住了。廣告牌上寫著“柴火豆腐”四個大字。我好奇地問老板:“老板,什么是柴火豆腐?”老板自信地說:“柴火豆腐就是用柴火燒起來煮豆?jié){的,而且我們寧溪豆腐是用山泉和優(yōu)質(zhì)黃豆做的,絕對是最好吃的豆腐?!蔽倚睦镟止局豪习暹@是在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吧。
我們再看看攤位上的豆腐四四方方的,好像潔白的枕頭一樣。豆腐是乳白色的,就像我最愛的老酸奶一樣。豆腐表面看上去有些皺皺的,跟老奶奶的臉一樣。這時,有人來買豆腐,老板切下一大塊豆腐,只見切開的這一面既平整又光滑。我怎么看,這寧溪豆腐跟平常豆腐也是一個樣的。我們半信半疑地走開了。
很快就到中午了,我們來到一家飯店。正巧,這家飯店的特色就是用寧溪豆腐來制作各種菜肴。飯店里坐了很多人,看來生意非常好,我們趕緊找了位置坐下。爸爸點了四五個菜,才一會兒功夫,服務(wù)員就把菜上齊了。其中我最喜歡吃三鮮豆腐了。三鮮豆腐顏色鮮亮,光是看起來就讓人很有食欲。雪白的豆腐,鮮紅的蝦仁,還搭配著香菇和小蔥,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趕緊拿起勺子舀了一塊豆腐,放到嘴邊吹了一會兒,一口把豆腐吃進嘴里。豆腐的滑嫩,帶著蝦的.鮮,香菇的香,實在是太好吃了!寧溪豆腐果然名不虛傳啊!
我們回家之前,還特意去買了許多豆腐,準(zhǔn)備帶回去讓朋友們也嘗一嘗。現(xiàn)在我終于知道了,寧溪豆腐被稱為臺州特色美食,不是沒有道理的。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2
我的家鄉(xiāng)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樣樣都是美食中的極品。無論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還是又大又胖皮薄餡大的餃子;或是在鐵板上與雞蛋共舞的冷面,都是那樣美味。但在我眼中,最好吃的還數(shù)集麻、辣、香為一體的麻辣燙和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
剛一進麻辣燙的店門,就能感覺到一股熱氣襲來,等麻辣燙下入鍋中,就能聞到香味,隨著時間流逝,這香味越來越濃,讓你躲也躲不過。把麻辣燙夾到碗里,放上辣椒,湯的顏色由白色的骨湯變成了鮮紅的辣湯,一看就讓人食欲大增。綠色的菠菜,黃色的玉米面,棕色的牛肉丸,白色的冷面,黑色的木耳,都在辣湯里,色澤亮麗,讓人垂涎欲滴。夾一個丸子出來,咬上一口,那Q彈的口感,那又麻又辣的味道,簡直就是對你味蕾的一次挑戰(zhàn),讓你吃了還想吃,讓你吃了三生難忘。
要是吃完麻辣燙感覺有些膩,那就要請你品嘗我家鄉(xiāng)的另一個美食—冰糖葫蘆了!看那一個個又大又圓的山楂串在竹簽上,上面裹了一層橙黃色的冰糖,本身就紅透了的山楂,加上那層淡淡的橙黃色,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看起來好吃極了。咬一口山楂,酸酸甜甜的口感會讓你回味無窮;聞一下,那淡淡的糖香和山楂的酸味會讓你吃了還想吃;嚼一下,那有些軟有些脆的感覺,更會讓你無法忘懷,這奇妙的感覺仿佛是有小精靈在你的舌尖舞蹈似的。
我家鄉(xiāng)的美食數(shù)不勝數(shù),剛才那些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我的家鄉(xiāng)還有無數(shù)的美食,你想不想來嘗一嘗呢?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3
我的家鄉(xiāng)在方城,這里有很多特色的美食,博望的鍋盔,小史店的粉漿面和懶豆腐,但是有口皆碑的當(dāng)屬方城燴面了,家鄉(xiāng)有一句俗話說:“好飯吃遍不如方城燴面”,只要你是方城人,無論你身在何處,當(dāng)你回到家鄉(xiāng)時,第一個想要品嘗的肯定是方城燴面。
方城燴面的美味源于它地道的食材。甘甜清冽的江淮水是方城燴面湯鮮味美的基礎(chǔ),而在特殊地理位置出產(chǎn)的方城優(yōu)質(zhì)小麥制作出的燴面片兒滑潤筋道。最最有特色的就是燴面的湯了,燴面的原湯烹制的方法很獨到,傳統(tǒng)工藝也很獨特。方城燴面分為燴派和生熗派,燴派就是先將羊肉煮熟,再下入面片兒,而生熗派卻是將生牛肉炒一炒再下面。無論是用哪種做法,湯的味道是不變的,喝一口湯,滿口留香,吃一口面,筋道又滑溜。讓你吃了這一碗,還想下一碗。在等待吃燴面的時候,我們的燴面師傅拉面的場景更精彩,把面放在案板上:一捋、二板、三拉、四摔、五扯、六悠、七撕、八抖、九甩、十拋,這十個連續(xù)的動作,就像是在表演雜技。
目前從事方城燴面的商家多達(dá)2800家,而且方城燴面已經(jīng)走出了方城,遍布了全國各地,成為全國知名的餐飲品牌。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吃遍了各地的燴面,也覺得沒有家鄉(xiāng)的燴面好吃,家鄉(xiāng)的燴面有著一股濃濃的家鄉(xiāng)味兒。
方城的燴面以色、香、味俱全,搏得了人們的認(rèn)可,成了家鄉(xiāng)地道的美食。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4
我的家鄉(xiāng)在重慶江津的一個小鎮(zhèn)——白沙古鎮(zhèn),它雖然毫不起眼,但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
我最喜歡吃外婆做的臘肉和湯圓了。每年寒冬季節(jié)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頭豬,準(zhǔn)備過年。我每次看到外婆家灶臺上方掛著那黑漆漆的、黃黃的臘肉,就問個不停,這肉怎么不放在冰箱里呢?它不腐爛嗎?……外婆告訴我,它不會腐爛的,因為它是用鹽腌制過的,然后放到火炕上煙熏,并且現(xiàn)在氣溫又不高。你看每家每戶都有,這種的肉做出來的菜吃起來非常香,可以炒來吃,可以直接蒸來吃,也可以燉來吃,無論怎樣吃,都是人們所喜愛的菜肴。所以我常常讓外婆給我弄臘肉、燉臘豬蹄、臘排骨來吃。
每次只見外婆把黑黑的臘肉取下來,用金絲球在表面上抹來抹去,再用熱水反復(fù)沖洗,此時的臘肉與懸掛著的真是天壤之別啊!經(jīng)過外婆的廚藝,滿桌的以臘肉為主的各種菜肴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兒放入嘴里,啊!滿口的香味兒沁人心脾,回味兒無窮。我想:我也要跟外婆學(xué)做臘肉,讓我的子子孫孫都會做臘肉。
每逢春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家家戶戶都離不了吃湯圓,并且還取了個美名——元寶。傳說:正月初一吃了元寶,一年到頭都財源滾滾,如果吃到了紅色的元寶,那他一年都紅紅火火。大人們還經(jīng)常在元寶里包上蘋果粒、硬幣、棗子等,如果吃到了這樣的元寶,都會有不同的好運。因此,每年初一,我很早就起床,看看大人們是怎么做元寶的。只見他們熟練地把湯圓面和好,掐一小團在手里搓,然后把它壓成一塊圓形面,再包一點兒餡兒,丟到燒開了的水中,隔了一會兒,那些圓圓的元寶就浮出水面,大人們說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嘗了一個,又甜又香。有時還有驚喜——因為吃到了包有硬幣或蘋果的元寶。甭說有多高興啊!
家鄉(xiāng)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總之,我永遠(yuǎn)也不會忘記家鄉(xiāng)的美食,我要把它傳承下去。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5
我出生在江西撫州的一個小縣城,是外婆把我?guī)Т蟮摹N以谶@里生活了快六年,父母才把我接回杭州讀書。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早餐店的江西米粉了。
江西米粉雖然沒有云南過橋米線那么有名氣,但也美味非凡。縣城的每個早餐店基本上都有這道小吃,它的賣相雖然不怎么好看,但味道卻很好。
早晨起床洗漱好以后外婆便帶我來到一家早餐店,此時老板正忙得不亦樂乎。外婆給我點了一份米粉外加一小碟麻辣小腸,據(jù)說這是上班族的標(biāo)配。不一會兒,米粉就端到面前,白乎乎、圓圓細(xì)細(xì)的米粉配上濃香的湯汁,上面撒了些蔥花、香菇碎片和肉沫,看上去讓人很有食欲。我用筷子夾起幾根米粉,再用勺子舀了一口湯送進嘴里,合上蔥花和肉沫,那滋味令人不能自己。再來一口麻辣小腸,又滑又辣,接著又感覺到舌頭麻麻的,這時候再喝一口湯就可以緩解一下這種感覺,真是美妙極了。
江西米粉的做法也很講究,絲毫不亞于云南的過橋米線。米粉必須是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這樣才地道。生的米粉須在前一天晚上煮熟,撈出來放在冷水里面涼透,然后放在瀝水的簸箕里面,上面蓋一層干凈濕潤的棉布防止米粉表面水分蒸發(fā),放置在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湯也要凌晨起來熬制,否則不新鮮,口感也會大打折扣。材料也是要精心挑選豬的大骨頭,先冷水下鍋加料酒焯水去腥,然后加調(diào)料再用文火慢慢熬制。這樣的熬出來的湯才有靈魂。
早上客人來了以后,老板就抓一定量的米粉放進盛滿高湯的鍋中,大約煮三分鐘左右就可以撈出,上面撒些蔥花和佐料,喜歡吃辣的可以叫老板加些辣椒。冬天的早上醒來就能吃上這么一碗熱氣騰騰又有營養(yǎng)的早餐,別提有多幸福了。
江西的米粉雖然比不上其它有名氣的小吃,但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是讓我記憶最深的一道美食,它讓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6
我惦念的那座城,不是北京,不是成都,不是西安,而是我的故鄉(xiāng)蘭州。
蘭州的面是拉面。無論何地,我走在街上尋找中午的吃食,總能聞到那撲面而來的香味。美麗樸實的回族老板娘倚在門口向我笑嘻嘻地說道:“姑娘,天冷,來碗熱騰騰的面暖暖胃!”那戴著回族帽子的回民小伙在大鍋旁,把一根面條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那面條在蘭州甘冽的泉水中煮過后,配在牛肉湯中,輔以蔥花、白蘿卜,正如同做人,一清二白,兩袖清風(fēng)。
聞!那面條已端在你面前,那醋香與辣香,那面湯與拉面的味道像調(diào)皮的小精靈般鉆進你的鼻子,入口,那鮮香在你的口中回蕩,久不消散。耳邊似乎又響起了老板娘的話,是啊,真的暖和了呢……
蘭州的水果最多的是蘋果。每到秋收時節(jié),街上隨處可見各種蘋果。最多的是紅富士,又大又紅堆在推車上,仿佛四五十個就能堆滿整輛小車。
紅富士的紅,是鮮紅與黃色結(jié)合起來的紅,紅得燦爛,紅得驚心動魄,又紅得溫柔。紅富士的香氣有著與生俱來的獨特,寧靜卻沁人心脾,仿佛包含四季,又仿佛通曉歲月……
我在成都想著故鄉(xiāng)的云,念著故鄉(xiāng)的人,感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時,吃著那從甘肅遠(yuǎn)道運來的蘋果,品味那清爽的甜,品味那惆悵而甜蜜的鄉(xiāng)愁。
蘭州的特產(chǎn)是百合,來蘭州玩的人多半會帶回一箱百合。一聽到這名字,你可能立即會聯(lián)想到美麗的百合花??吹剿憧赡軙核雌饋砼c大蒜沒什么區(qū)別,還帶著泥土,實在和“美麗”二字搭不上邊嘛!
可是當(dāng)你用清水把它們洗干凈,露出它們原本潔白的皮膚,剝好后放到碗里,你不禁吃驚,碗中這晶瑩剔透的白玉片是剛才那個丑八怪嗎?讓你更吃驚的還在后面呢!把它們放在鍋中蒸熟,揭開鍋蓋,滿屋香甜,你不顧燙抓起一片放在口中,會忍不住咂舌道:“這玩意兒這么好吃?”
百合既是一種美食,又是蘭州帶給全國人民的溫暖與祝福,百合百合,百家團圓!
思念一座城,回味一份舌尖上的鄉(xiāng)愁。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7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徽州區(qū)的一個古鎮(zhèn)——巖寺鎮(zhèn)。鎮(zhèn)上有一條老街,石板路、木板門、雕花木格墻,充滿徽風(fēng)古韻。
春天,萬物復(fù)蘇、春暖花開,老街仿佛從沉睡中蘇醒。他的報春者——燕子又回來了,它們?yōu)槔辖帚晛砹舜禾斓年柟?,給老街拾起了描繪春色的畫筆,為老街增添了生機。當(dāng)春天的陽光照進老街時,那幾位來沐浴陽光的客人——小狗早已找好位置,懶洋洋地睡下了。街邊,有很多賣各種水果的攤子,不時地響起孩子們互換水果、嬉戲打鬧的聲音。
夏天,枝繁葉茂、烈日當(dāng)空,而老街卻是一片幽靜涼爽。走在涼涼的石板路上,不用擔(dān)心太陽會曬到你,因為有高高的馬頭墻。漫步在街上,時不時的,微風(fēng)里還夾雜著一股臭豆腐的誘人香味。這時,你也差不多走到店門口了,你可以買一份,吃進嘴里香噴噴、軟軟的。吃完后,你也差不多口渴了,你會聽到賣冰棍的聲音,你只要追上他,買下一根,放進嘴巴,嗯,甜甜的汁水流進喉嚨,舒服。如果你留心觀察,還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老人找一個沒有太陽的地方,搖著扇子,躺在椅子上,很是愜意。
秋天,五谷豐登、秋風(fēng)習(xí)習(xí),如果你這時去,那你可該帶個袋子啦。秋姑娘不知為什么,總喜歡把各種各樣的落葉帶到老街來。如果你想做植物標(biāo)本,來這兒可算是來對嘍。如果你這時餓了的話,這里的美食可就太多啦。清明粿,外面吃起來糯糯的,有股草藥香,里面有肉、筍,別提有多香啦。如果你覺得還不夠,老街還有梅干菜肉餅,酥脆可口。街上也不會很安靜,看呀,孩子們正圍著老人們聽他們講故事,如果你看到了,不妨也去聽一聽,我猜那一定很有趣。
冬天,樹木凋零,可老街卻仍保持著那份熱鬧。街上又多了叫賣糖葫蘆的,這時你可以去買上一根,酸酸甜甜,吃完了甜的,你還可以去包子店里買一個熱乎乎的肉包子。早晨,來到老街,你可以選擇一碗可口的粥或餃子,或者來一份網(wǎng)紅靈山酒釀煮湯圓,再上一籠小籠包和豆?jié){便可滿足。
我愛老街,愛它的樸實,愛它的純真,更愛它的無私。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8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東省東明縣,那里風(fēng)景宜人,民風(fēng)淳樸,家鄉(xiāng)的美食也是一絕,有王炳乾的牛肉,靳家粉肚,東明集的大西瓜,家喻戶曉的西瓜醬……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不過我更喜歡家鄉(xiāng)的西瓜醬。
家鄉(xiāng)的西瓜醬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可想而知多有名吧!每天的吃客都絡(luò)繹不絕。西瓜醬不僅味道鮮美,看相也不差。光滑而又不膩的油澆在上面,一粒粒金黃色的大豆伴著一顆顆白嫩的花生,又黑又亮的花椒籽散落其間,如果想讓西瓜醬更加美味,加上適量的大蔥是最好的選擇。做好之后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其實西瓜醬的做法很簡單:每年七月下旬,西瓜大量上市的時候,將黃豆挑選后洗干凈,在大鍋里煮至八分熟,用一個竹簾或涼席均勻攤開,上蓋紗布(溫暖、弱光下自然發(fā)酵,約7——10天后,豆粒上密生1——2cm長白色菌絲),讓每粒黃豆都長出一層土黃色醭。先將西瓜去皮抓碎,姜切片,煮開鹽水后加黃豆、姜再燒開一次,冷卻后加西瓜入缸發(fā)酵。在城市里,也可以用廣口的玻璃瓶,瓶口用潔凈的紗布密封以利透氣。每天早晚用筷子上下攪拌,充分發(fā)酵,半個月后醬體不再產(chǎn)生泡沫時可加入姜絲,一個月后醬香濃郁即可食用。食用之前盛出適量,在鍋里大火過一下油,喜歡吃辣的還可以澆上一些紅紅的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西瓜醬就做成了。
吃西瓜醬時我喜歡用饅頭夾住一些后大口吃或用饅頭沾著吃。有一次我吃西瓜醬時用饅頭夾住一些后大口地吃起來,結(jié)果油流滿了我的嘴角。從此,我給西瓜醬起了一個別名——“滿嘴油”。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來嘗一嘗這美味佳肴了?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9
我的家鄉(xiāng)在慈溪,這里風(fēng)景優(yōu)美,還有許多特產(chǎn)美食,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黃泥螺。
黃泥螺,學(xué)名叫“吐鐵”,因為它們會吐出沙泥。黃泥螺長得像一只迷你拖鞋,體內(nèi)有淡淡的墨色,背著一個小殼。它們的殼非常脆,輕輕一捏就碎了。別看黃泥螺長得小,它們的頭盤非常大,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殼,裸露在外面。
黃泥螺一般生活在海邊的灘涂上,朝去暮回。它們是成群結(jié)隊的,只要找到一個,就大豐收了。要是在灘涂上看見了深色的小黑點,那就一定是黃泥螺。龍山的黃泥螺最好,而我的外公就是龍山人,他跟我說,以前的黃泥螺很多,非常好抓,只要退潮的時候去,抓幾十斤絕對不成問題。放學(xué)的時候,外公和朋友們經(jīng)常跑到海灘上抓黃泥螺,回到家,就可以吃上美味的泥螺了。黃泥螺小小的,身體很滑溜。有的人還特地學(xué)了好幾年抓捕技巧,抓黃泥螺時,要用食指和中指夾住它,然后甩掉泥漿,放進竹筐,滿載而歸。
黃泥螺的肉味道鮮美,肉嫩多汁。尤其是桃花時節(jié)和桂花時節(jié)的泥螺,個頭大,肉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每年桃花季節(jié),泥螺肚內(nèi)的“鐵”吐盡,肉質(zhì)鮮美。黃泥螺的營養(yǎng)功效很多,《本草綱目拾遺》中也記載:泥螺,有補肝腎、潤肺,明目、生津之功效。我最喜歡的吃法就是“蔥油泥螺”,這種燒法很簡單,只要先把黃泥螺表面上的沙泥和黏液去掉,然后把水倒入鍋中燒開,接著把黃泥螺放入,再準(zhǔn)備點蒜泥和蔥鋪到泥螺上,淋點醬油,最后熱鍋下油燒熟,澆在黃泥螺上,一道美味的蔥油泥螺酒燒好了。只要有這道菜,我就可以吃上好幾碗米飯。
黃泥螺真好吃,大家來慈溪游玩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品嘗哦!
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作文10
民以食為天。中國自古就以獨特的美食聞名于世,什么八大菜系呀,什么蒸煮烹炸呀,中國的美食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青睞。不必說香酥可口的北京烤鴨,也不必說味美肉嫩的南京鹽水鴨,更不必說肥而不膩的上海醬鴨,在我們繁華美麗的上海就有一道遠(yuǎn)近聞名的地方小吃——南翔小籠饅頭。
我想外人聽了也許會不以為然:“不就是小籠包嗎,有什么稀奇!”哎,你們可說對了。這小籠饅頭確實是平凡,不過它在平凡中體現(xiàn)出了自己的奇特。且聽我慢慢道來。
南翔小籠饅頭又叫南翔小籠包,是上海郊區(qū)南翔鎮(zhèn)的傳統(tǒng)小吃,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該品素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是深受國內(nèi)外顧客歡迎的風(fēng)味小吃之一,南翔小籠饅頭的餡心是用夾心腿肉作成肉醬,不加蔥蒜,僅撒少許姜末和肉皮凍、鹽、醬油、糖和水調(diào)制而成。饅頭的皮是用不發(fā)酵的精面粉做成的,50克面粉可以包8個,100克一籠。蒸熟后的小籠饅頭,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狀,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佐以姜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其味更佳。南翔小籠饅頭的餡心還可以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初夏加蝦仁,秋季加蟹肉、蟹黃、蟹油。豫園商場內(nèi)的南翔饅頭,是豫園商場內(nèi)的有名風(fēng)味小吃之一。
正是由于這樣,南翔小籠饅頭才受到這么多人的歡迎。同時,南翔小籠饅頭也帶來了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現(xiàn)在,上海幾乎所有的早點攤子上都在做南翔小籠饅頭,而且有些攤子大膽創(chuàng)新,還發(fā)明了蔬菜汁皮的南翔小籠饅頭,銷量也不錯。
聽了我的介紹,我相信不管有沒有吃過南翔小籠饅頭的人一定會喜歡它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上海的南翔小籠饅頭也會走向世界、面向未來,讓那些老外也贊美一聲Very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