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內含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這樣的健康食品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六年級豆腐的說明文600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豆腐的說明文600字1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我對這句話非常贊成。我可以封自己為“小小美食家”,我對菜有一番研究。光菜名,我就可以滔滔不絕地說出上百種:北京的烤鴨,內蒙古的小肥羊,西安的羊肉泡饃,山西的刀削面……在這么多香甜的美食中,我最喜歡的便是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僅看上去好看,而且吃起來非常爽口。麻婆豆腐全身呈紅,白色。紅紅的辣椒面與嫩白的豆腐放在一起,宛如一條條快要活過來的小泥鰍,在上面活蹦亂跳,真是讓人垂延三尺。
麻婆豆腐的做法也非常簡單,第一步先準備食材:生油,豆腐,辣椒面,和麻油等食材。食材準備好以后,首先把生油倒進去,接著把油燒熟,再把豆腐放進油鍋里,這樣,金燦燦的油就會把豆腐染成黃色,緊接著再把辣椒面放進去,紅彤彤的辣椒面就會與金燦燦的豆腐相逢,然后再把豆腐來回翻一翻,不過一定要特別小心別把豆腐弄爛了。最后就是把鹽等佐料放進去,這樣豆腐就可以新鮮出爐了。
吃麻婆豆腐也挺有意思的,吃豆腐時,我喜歡用勺子成一塊豆腐,然后把它分成四份再把其中一份“哇”的一下吃進嘴里,真是爽口啊!
有一次,我吃麻婆豆腐的時候,不小心把豆腐嗆到了喉嚨里,害得我咳了半天可出來的時候,我雙眼通紅,眼淚也流出來了。我狠狠地罵了這個豆腐一頓:你這個可惡的臭豆腐,下次別讓我看到你,否則我把你打個稀巴爛。從那時候開始,我給麻婆豆腐取了一個別名叫做——“嗆人小豆腐”。
六年級豆腐的說明文600字2
我的家鄉(xiāng),紹興,是美的。美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里山美,水美,食物更美。一次,我去外地,那里的人問我是從哪里來的?我說是紹興來的。他們毫無頭緒,都不知道,但我說就是那個臭豆腐原產地,他們就知道了。
我愛吃家鄉(xiāng)的臭豆腐,所有地方的臭豆腐,唯獨紹興最正宗。大到大酒店,小到小地攤,都是這個味。臭豆腐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的,一種是長方形的。正方形的,皮的顏色是金黃的,遠聞臭,近聞香,油還閃著光,吃下去就更不用說了。長方形的,皮黃中帶紅,香味傳得更遠,皮質相對來說比較柔軟,而且表面還滑,用筷子要費好大一把勁兒才能吃到。
臭豆腐的味道更是一流,我還記得小時候,為了吃到臭豆腐,我經常讓媽媽帶我去買。買臭豆腐的時候,我會要求那個賣臭豆腐的老婆婆把那些小的、碎的添給我。每次,我吃臭豆腐的時候,我的呼吸就會變得很急,不僅是因為我的心跳加快了,而且我還要吸入更多帶有臭豆腐味道的`空氣。拿起筷子的時候,我都要看一眼臭豆腐看一眼金黃而誘人的臭豆腐。第一口咬下去,我的牙齒動得特別慢,等到牙齒碰到臭豆腐得一瞬間,我就會從人間飛到天堂。僅僅是一咬,味道就從臭豆腐中溢出來,那么美。我一邊吃,一邊想:不知道能不能要求多買一串。
家鄉(xiāng)的臭豆腐,代表著我的童年,充滿味道的童年。
六年級豆腐的說明文600字3
我的家鄉(xiāng)不是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村,這里食物不及城市豐富,而我卻鐘愛家鄉(xiāng)的風味食品——釀豆腐。
釀豆腐的制作材料很簡單,只是炸豆腐皮、青菜、炸肉和一些調味料。制作釀豆腐的第一步是制作餡料。首先把洗凈的青菜和炸肉一起放到一個大盆里,剁成七分碎,之后撒上適量的玉米粉,加上水,把三者揉成團,再配上一些你喜歡的調味料,餡料就大功告成了!
第二步是把餡料裝進豆腐皮里,使其成型。我們通常先把豆腐皮的一邊用小刀劃開一個口子,把豆腐皮弄得跟個口袋似的,再把餡料裝進“口袋”里,這樣一個挺著“大肚子”,頭長翠綠的“胖將軍”就誕生了。但是在做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如果餡料太多,把口袋撐破或劃口子的時候把豆腐皮劃破就會影響它的美觀。
最后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蒸。蒸釀豆腐的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剛開始的時候用較大的火,然后用適中的火,最后用小火,直到出鍋。當釀豆腐出鍋時,一口咬上豆腐里面的餡和汁,熱乎乎的,從喉嚨流到你的胃里那叫一個暖呀!再告訴你一個蒸的小秘密,蒸的時候削幾塊蘋果放在豆腐里,削幾片放在水里。這樣蒸出來的釀豆腐還有一股淡淡的蘋果香和甜味兒呢!
釀豆腐還有幾種吃法,一般時候會有三種,第一種是醮著辣椒醬吃。第二種是醮著醬油吃,第三種是伴著蒜蓉吃,逢年過節(jié)時還會有番茄醬,酸辣青瓜一起吃,很合人的口味,更令人喜歡的是,我們吃著豆腐時還能聽釀豆腐的來歷呢!
清代時期,客家人還是居住在北京,華北一帶的。后來成吉思汗入侵中原,將客家人逐出北京,客家人只好移居南方。因為客家人還帶著吃餃的習慣,而當時南方還不生產小麥,客家人弄不到麥粉。于是有人根據(jù)包餃子的方法變通一下,以豆腐做面皮,把餡料塞進豆腐皮里,做成形似餃子的釀豆腐,后來便在民間傳開。家鄉(xiāng)釀豆腐和北方的餃子一樣是節(jié)日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過年過節(jié)全家圍著桌子吃豆腐,一片歡聲笑語,它變成了南方團圓的象征。
我愛家鄉(xiāng)的釀豆腐!
六年級豆腐的說明文600字4
我的家鄉(xiāng)活龍坪地處神奇的北緯30°,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世居于此的土家人民心靈手巧,用無窮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獨具特色的美食。
說起家鄉(xiāng)的美食,那可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既有香甜可口的包谷粑,還有酸辣多汁的臭豆腐,更有滾燙美味的油茶湯,然而,我情有獨鐘的卻是讓人垂涎三尺的豆腐乳。
豆腐乳俗稱霉豆腐,風味獨特,制作工序較為復雜。先是用本地出產的優(yōu)質黃豆,用石磨精心磨制成大概1.5厘米的豆腐胚,置于鋪有從山上采摘的“豆豉巴葉”的竹筐中,再找一個溫暖的角落,進行28至30天的發(fā)酵。待豆腐胚上長滿白色的霉菌后,就要進行調味裝瓶。一般用竹筷夾著一砣一砣的豆腐塊放進優(yōu)質包谷酒里消毒,然后放進辣椒粉里滾一下,讓豆腐裹滿調料。最后將豆腐放進干凈的壇子或瓶子里繼續(xù)發(fā)酵并入味。一星期后,夾出豆腐乳,澆上木姜油或香油,就可以做餐桌小菜或夾在饅頭里吃了。
家鄉(xiāng)的豆腐乳是繼承咸豐縣唐崖土司傳統(tǒng)工藝打造,精選優(yōu)質原料和名貴天然香料精心配制,產品地質細膩,香醇可口,味道鮮美,回味悠長,是居家待客,饋贈親友之傳統(tǒng)佳品。
如今,這一獨具地方特色食品,正隨著家鄉(xiāng)唐崖土司皇城申遺工作的開展而聲名遠播,相信終有一天她會香飄九州。
六年級豆腐的說明文600字5
在中國,美食可以隨處都能見到,既然有美食,當然也有丑食了。
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的家長約著一起去黃山游玩,當然也少不了我了。來到黃山的某個景點后,我們所有人都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我和爸爸到處晃悠,走到一座城墻旁,只見到處是小吃,有燒烤、手抓餅、冰淇淋……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個店鋪前,店鋪里不時傳來臭氣熏天的味道,再看看店鋪的門前,黃色的廣告牌上映上了一行醒目的紅字——毛豆腐。
我上前走了過去,對那叔叔說:“叔叔,我要一份毛豆腐?!薄昂绵?”那叔叔爽快的答應著。不一會兒,一份熱騰騰的毛豆腐就在了我的手中。我聞著它,有一股臭臭的味道,黃黑色的豆腐上還長著一層厚厚的白色茸毛,因為是油煎的,所以還能聽到豆腐上那“滋滋滋、滋滋滋”的聲音。
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夾了一塊毛豆腐“啊!”一口咬去,滿口都是油,臭的我頭暈,連忙吐起來,我哭著說:“這毛豆腐怎么這么臭啊!”“舌尖上的中國”電視上說著那么好聽,沒想到毛豆腐這么難吃!我發(fā)誓,以后再也不吃了。
而關于毛豆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有一個窮人在乞討的時候,發(fā)現(xiàn)碗里還有幾個銅幣,便買了一塊豆腐。幾個月后,豆腐上長了毛,便用火烤了烤,后來,便成為當?shù)赜忻男〕浴垢?/p>
一份美食,一個故事,一個經驗,一份美味。盡管我不喜歡,但它不失為一道名品小吃,很多人到了黃山都要品嘗當?shù)氐拿朗场垢?/p>
九年級杜鵑花說明文600字
上一篇:六年級豆腐的說明文600字
下一篇:初中我的家說明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