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又稱博物院,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實物,并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的場所,包括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建筑物、地點或社會公共機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博物館說明文,歡迎閱讀。
更多博物館相關內(nèi)容推薦↓↓↓
參觀北京軍事博物館觀后感
深圳市博物館心得范文
博物館策劃簡單方案
歷史博物館觀后感1000字
關于博物館觀后感500字五篇
關于博物館的說明文1
浙江省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歷史性博物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南麓,風光如畫,景致宜人。斷橋殘雪、平湖秋月、岳墳等風景名勝,與其毗鄰。
館占地面積20400平方米,新增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筑和連廊組合而成,形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于湖光山色間,成為天堂杭州一處耀眼的文化新景點。
一走進博物館,就看到了“浙江七千年”幾個金色的大字。浙博的正館直對著大門,正館分別分成兩部分,左邊是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那時的生產(chǎn)技術有些落后,工具大多數(shù)都是用動物的骨頭做的,有打獵用的骨簇、有耕田用的骨耜、有同伴之間相互傳遞消息的骨哨……器皿大多數(shù)都是用土燒制而成的陶器,他們用這些陶器做了盛水的碗、喝酒的杯子、蒸菜的鍋子……陶器異常精致,紋理色澤不同尋常,有一陶鼎已稍具鐘鳴鼎食之氣象,其中有一樣東西特別有趣,下面有許多就像現(xiàn)在家里用的蒸架。古人用水蒸汽把一些菜增蒸熟,這個東西叫“甑”。種.種器具展現(xiàn)著河姆度人的藝術才華。展廳右邊是距今大約四千年的良渚文化,那時的生產(chǎn)技術取得了進步,人們用玉石打磨,制成多種禮器、飾品和日常用品。
最動人的物件自然是要登堂入室的,精華聚集在二樓。上樓左拐的第一展窗便令人叫絕。剔透的瑪瑙管和盈瑩的紫晶珠串覓自獅子山一先秦墓,墓中隨葬品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先秦墓中最豐富和最精致的。隔幾窗的伎樂銅屋也是一件精品。青銅鑄就的一座宮殿里有伎樂二人,彈琴、擊筑、吹笙、敲鼓的樂師各一人,栩栩如生,具有典型的越文化的造型,人物發(fā)式也是越族高髻。再旁邊的一件物什是玉耳金鑉,鑉是古代的酒器,而先秦人以銅為金,多以青銅制,而這件鑉以真金鑄成,且雙耳用玉,卷云紋,極是罕見。在這里,我看到了戰(zhàn)國和越國出土的文物,那時人們的金屬冶煉技術已經(jīng)變得相當發(fā)達了,兵器,樂器,酒具、炊具……
上了三樓,我又看到五代十國、宋朝和清朝的文物展覽。
浙江省博物館以斑斕多彩的文物展品,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浙江七千年古老悠久的歷史。文物長年在歷史文物館、書畫館、青瓷館、工藝館等陳列館展出。浙江省博物館還有位于棲霞嶺的黃賓虹紀念室、位于龍游路的沙孟海書法藝術館,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名人館舍系列。
關于博物館的說明文2
“金壁輝煌”、“氣宇軒昂”、“富麗堂皇”,你知道這些成語都是描繪誰的嗎?沒錯,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筑群——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座供明清兩代二十四名皇帝生活的巨大皇宮。今年寒假,我來到了祖國的首都北京,見到了我夢寐以求的故宮。
一走進皇宮的大門——午門,我就感到一股莊嚴的浩氣。放眼向前望去,只見三層用漢白玉雕制的基座上,矗立著威武高大的太和殿。太和殿紅墻黃瓦,屋檐上有八只代表吉祥的神獸。近觀太和殿,朱紅色的窗戶和龍柱上描畫著各種精致的魚紋。朝太和殿里面望去,只見一張龍椅高高在上,頂上是醒目的“光明正大”四字,兩側(cè)是九字楹聯(lián)。在太和殿兩側(cè),有兩鼎銅缸和一座日晷,象征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利??吹竭@氣派的一切,我仿佛看到了當年聲勢浩大的場面,皇帝一行人外出歸來,吹樂人奏著軍樂,皇帝踏著威嚴的步伐,從前門的云龍大石雕上走來,氣度不凡。我沉醉在幻想中,以至于被路人不小心踩了一腳,才回過神來。
我忍不住經(jīng)過了同樣富麗的中和殿和保和殿,穿過高大的乾清門,來到乾清宮。和太和殿一樣,它同樣是金壁輝煌。但唯一不同的是它沒有基座,因為這里是皇帝休息睡覺的地方。透過玻璃往里看,我看到了龍床、珠簾和火爐等擺設。龍床上有兩塊玉枕,寬大的床體看起來很精致、舒適,讓我好想去躺一躺,做個小皇帝。
向右穿過承乾宮、永和宮等一些小宮殿,我來到了收藏有無數(shù)皇室珍品的珍寶館。一走進館內(nèi),只見無數(shù)的金銀器皿、珍珠翡翠、玉雕,令人目不暇接。我看到了一尊玉麒麟,它抬起前腳,威武地巡視自己的領土,好不威風。這邊又是一頂光彩奪目的鳳冠,上面有不計其數(shù)的珍珠寶石,一龍一鳳盤旋在冠頂,真是巧奪天工。
游覽完了故宮,我不僅感嘆到:故宮蘊藏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同時,我也預祝著祖國的明天更美好,像故宮一樣萬古長青,繁榮富強。
關于博物館的說明文3
有著80年不平凡歷史的南京博物館,經(jīng)過改造,煥然一新。它正向人們展示著五千年歷史的光輝。
一大早,我?guī)е闷媾c激動和爸爸來到了這座歷史文化的圣殿。首先我們按照坐標順序來到了歷史館。當我看到了玻璃柜里成列著大小不一的碎石子時,我就傻了眼,這算什么?歷史的見證?拜托,我家樓下多的是和成列的相差無幾的石子,比這兒的還漂亮、鋒利。這時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回答道:“你可千萬別看不起這些小石子,雖然現(xiàn)在你不覺得什么,可在那個還沒有人類文明的時代,我們的祖先學會了應用身邊的工具,他們的智慧是我們所不能相比的!”看著這些“歷史的見證”,聽著老爸慷慨激昂的演說,我好像回到了那個刀耕火種的時代……
當我再次回到現(xiàn)實生活時已是明朝時期了,這次我看到的不是碎石子,而是漂亮精致的簪子,雖然電視中有夸張的成分,可是與明朝時期并不相差多少哦!各類珍惜的寶石鑲嵌在一個閃亮的簮座上,通過玻璃的折射,閃出一道道迷人的光彩。來到皇帝內(nèi)宮的展覽館,更是讓我震撼的說不出話來,入口的云錦錦袍,普通的純玉屏風,還有一個巨大的鎏金塔,奇珍異寶數(shù)不勝數(shù),令我贊嘆萬分。也讓我感受到那時中國的繁榮昌盛。
接下來我?guī)е喜粩n的嘴巴又參觀了南京古代文明館、南京博物院數(shù)字館、歷史雕像陳列館、江蘇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覽館等18個展廳,可其中最讓我震撼的就是南京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哦。來到這個封閉的廳內(nèi),好像有一股強大的氣流撲面而來,令我不經(jīng)打了個哆嗦。再定睛一看,呵!這間屋子的正中央有一個好大的藍色瓶子。再看介紹,哦!原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乾隆帝行圍圖轉(zhuǎn)旋瓶。這件瓷器有內(nèi)外兩側(cè),內(nèi)層可旋轉(zhuǎn),外層是鏤空的。轉(zhuǎn)旋瓶是乾隆官窯創(chuàng)制的特有瓶式,工藝復雜結(jié)構奇巧,最大特色就是在鏤空的瓶內(nèi)套裝一個可以轉(zhuǎn)動的內(nèi)瓶。外瓶上繪的是乾隆皇帝持韁策馬,身后跟著旗手與獵犬。最令人驚嘆的是,如果旋轉(zhuǎn)內(nèi)膽,乾隆狩獵的場景就會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你面前,只見大隊人馬如同動畫一般穿行在山間,仿佛是清末“西洋景”提前出現(xiàn)。
這件瓷器聽說當年光制作就花了20__年,可見它工藝的復雜和珍貴。平時這件寶貝都是“養(yǎng)在深閨的”,極少拿出來展覽,今天我可大飽了眼福。不僅近距離的圍觀了這件珍寶,還拍了不少照片呢!
時間是有限的,短短三個小時過去了,可我仿佛仍穿越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想象著古代文明的神奇讓我受益匪淺。
關于博物館的說明文4
中華文字,生動形象,傳播文明,蓋世無雙。暑假里,我有幸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才真正領略到了漢字的魅力。
站在博物館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兩邊的高高的臺子,上面各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鳳鳥。它們有圓圓的腦袋,尖尖的嘴巴,鋒利的爪子,長長的尾巴,全身金光閃閃,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引人注目。
走進大門,一座高大的字坊矗立在面前,它的造型取自漢字的“字”,有18米高,上面刻滿形形色色的文字和花紋。它更像一把巨大的鑰匙,打開了歷史悠久的漢字之門。穿過字坊,一條潔凈的青石板路兩旁各自樹立著14塊銅質(zhì)甲骨片,它們鑲嵌在厚厚的玻璃板上,顯得古樸典雅而又美觀大方。
走進金碧輝煌的博物館,來到甲骨文展廳,一片片甲骨展現(xiàn)在眼前,上面的文字更是千奇百怪,像一個個神秘的符號,留給后人去解答。有的文字像羊角,有的像琵琶,還有的像桃核,真佩服古人豐富的想象力,這些文字讓我們這些小學生看得眼花繚亂摸不著頭腦。大家興致勃勃地猜著一些簡單的文字,更加感覺到中華文字的博大與精深。
沿著樓梯,更上一層樓,便到了第二展廳。在這里,我們見證了中國文字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一尊尊精美的青銅器,一根根細長的竹簡,一張張柔軟的絲帛,一塊塊精美的雕版……直至造紙術的發(fā)明,看到的文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熟悉,大家的情緒越來越高漲!
望著眼前的一切,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里的一切震撼著我的心靈。源遠流長的古老文明經(jīng)歷了多少人多少歲月的奮斗啊!走進現(xiàn)代展廳,更是美輪美奐,先進的電子科技,蒼勁有力的書法展覽,有趣的人機互動游戲……令人留戀其中,忘記了館外的世界!
離開文字博物館,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為自己是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安陽人而驕傲,更為自己是華夏子孫——中國人而自豪!
關于博物館的說明文5
一塊橫匾上懸掛在正門上方,七個大金字熠熠生輝,這高大的建筑就是上海自然博物館。
十月十四日那天,我們由老師帶領到那兒去參觀,這次參觀真使我大飽眼福。
我們先參觀了古尸陳列室。古尸室里,存放著一具具形態(tài)不同的古尸。我們分別參觀了新疆哈密、樓蘭等地的五具古尸。他們除了肉已干癟,皮膚變成咖啡色以外,形態(tài)等都沒改變。聽講解員介紹,這些古尸很有研究價值。我想:這些古尸能夠完好地保存千百年直到現(xiàn)在,可真不容易!
走出古尸陳列室,我們又來到了一個特別寬敞的大廳,這個大廳大概有兩三層樓那么高,大廳中央停放著四具恐龍化石,中間的一具最大,這具恐龍化石大約高二十二米,頭頸一直伸到大廳的天花板上。它的頭骨向上仰著,似乎在眺望遠方;胸骨一根根整整齊齊地排列在身體兩旁;臀骨呈扇形,朝兩邊張開;兩只前肢高高騰起,腿骨有碗口那么粗。遠遠望去,這頭恐龍化石就象一輛大吊車,聽別人說這只恐龍名叫“馬門溪龍”,在大恐龍的兩旁還分別陳列著三只小恐龍的化石。最前面一只小恐龍名叫“沱江龍”,大恐龍后面的那只叫“祿豐龍”,大恐龍旁邊的那只叫“棘鼻青島龍”,這三只小恐龍團團圍著大恐龍。這時,我仿佛看到“大恐龍帶著小恐龍一起出去尋食,它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片樹林,就迫不及待地想跑過去,美餐一頓,小恐龍形影不離地跟著大恐龍向樹林跑去……”。在恐龍旁邊還有一具黃河象的化石骨架,雖然它已經(jīng)變成了化石,但是尊容如故。在這里,我還詳細地了解到從猿到人的進化史。這時,集合的哨聲響了,我?guī)е篮玫腻谙腚x開了古生物陳列室。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二樓“無脊椎動物陳列室”,這里幾乎是魚的天堂,大魚,小魚各種各樣,無所不有。但在這些魚中,給我印象最深是那條兇猛的鯊魚標本,人們常說它是海中一霸,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只見這條鯊魚的身軀有二三米長,兩排鋒利的牙齒排列在那只大嘴的上下,它的眼睛虎視眈眈,似乎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獵物。這時,我不禁自言自語地說:“鯊魚果然兇猛啊!”
走出無脊椎動物陳列室,我們又參觀了“哺乳動物”陳列室。在這里我似乎感到自己走進了一個神奇的自然界:飛禽走獸都匯合到了一起,我還看到了龐大的海龜,珍貴的禽獸,美麗的鳥兒和巨大的鯨,最引入注目的要算一頭虎鯨標本了,它雖然沒有藍鯨那么巨大,但它那比老虎還要兇猛盼樣子至今還歷歷在目。
關于環(huán)境說明文范文600字
上一篇:關于博物館的小學六年級說明文
下一篇:物品初二說明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