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這個節(jié)日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三篇走進清明班會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進清明班會設計1
一、活動目的:
清明節(jié),這個節(jié)日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通過查資料等活動,讓隊員們了解清明節(jié)的歷史由來、習俗、詩歌等。通過這次主題活動,讓學生來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地點:高一(2)班教室
四、活動準備:清明節(jié)的有關資料
五、活動過程:
1、引入
由一位學生扮演詩人,一位學生扮演牧童,由《清明》詩導入主題。 《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闡釋清明含義、清明節(jié)的由來,并通過視頻進一步了解。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jié),也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
清明節(jié):清明不僅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農(nóng)事季節(jié),也是24節(jié)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jié)日的節(jié)氣,又稱“清明節(jié)”。作為節(jié)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3、播放視頻:《清明節(jié)的由來》
清明節(jié)的來源:談到清明節(jié),自然會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傳說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晉文公),大肆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死了。晉文公發(fā)現(xiàn)介子推脊梁堵著的柳樹樹洞里的衣襟上,題了這樣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jié)的來源。寒食節(jié)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jié)的活動延續(xù)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了?,F(xiàn)在,清明節(jié)取代了寒食節(jié)。
4、祭祖掃墓是清明節(jié)的主題,但不是全部,還有一系列風俗活動。你知道這些活動的有關知識嗎?下面全班按課前布置分成兩組互相提問,答對問題最多的一組獲勝。
分兩組,以小組競賽的形式了解清明節(jié)的習俗。
問題:①有哪些體育活動?②秋千最早叫什么?③蕩秋千有什么好處?④蹴鞠是一種什么游戲?誰發(fā)明的?⑤什么叫探春?⑥為什么要植樹?⑦為什么要插柳?戴柳?⑧祭祖時一般栽什么樹合適?
5、介紹清明節(jié)的古老風俗
考慮到老人和孩子耐不住寒冷,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于是就有了各項野外健身活動。
(1)放風箏,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jù)說這樣能除病消災。
(2)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3)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nèi)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jié)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fā)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4)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jié)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
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5)插柳、戴柳,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jié),人們?yōu)榱朔乐构淼那謹_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绷鴹l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6、清明節(jié)除了這些古老風俗外,它還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主要的紀念方式是掃墓。關于掃墓,你知道多少?
讓學生回憶以前跟長輩去掃墓的情形,用幾句話說說掃墓的經(jīng)過。
總結(jié):清明祭祖不可少,掃墓祭祖”可以幫助我們“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業(yè)基礎的真正內(nèi)涵,能激發(fā)人們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體現(xiàn)人類生生不息、繁衍永續(xù)的精神。掃墓祭祖可以促使我們加深對自己生命原本的認識,讓每個生者都牢記自己身世的淵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脈絡??傊?,面對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達濃濃的思念和真誠的敬意,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動力。
掃墓,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但同學們要明白,我們?yōu)榱耸裁炊鴴吣?(緬懷英雄的崇高品質(zhì),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沒有我們的祖先就沒有今天的我們,他們還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一個家族史就是一個家族的奮斗史。我們應該紀念他們。除了拜祭我們的先人,我們還要祭拜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
7、播放愛國電影《淮海戰(zhàn)役》片段。
請同學們觀看,并談談歷史上為我們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烈士與我們現(xiàn)在和諧生活的關系。學生五人一組交流觀后體會、學生推薦代表談談體會。
8、學生詩朗誦:
A:又是一個清明節(jié),我們站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前。
B:天空為今天垂淚,松濤為今天嗚咽。
A: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長眠于地下。B: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他們。
A: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以先進的科學和燦爛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巔。
C:而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又將她推向深淵。
D:為了改變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與奮斗中含恨而去。C:只有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烈士們的鮮血才點亮了中國的今天。D:今天,我們在這里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
B:以現(xiàn)代化建設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實來告慰英魂。
合:先烈們,你們安息吧!
A:松濤陣陣,那仿佛是先烈們發(fā)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們,如果你們在天有靈,就請你們看一看你們的鮮血澆灌出的美麗的鮮花吧!
B:歷史刻在石頭上的記錄可以隨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失,但刻在人們頭腦中的記憶,卻永遠清晰。
B:有形的紀念碑可能會垮掉,但人們心里的紀念碑卻永遠屹立。
AC: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怎能忘記!
B:前輩流血犧牲,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氣,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嗎?
B:不,他們希望的是受過深重災難的祖國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盛、美麗。BD:先輩們,你們祈盼的幼鳥羽翼已日漸豐滿,
D:我們將把重擔挑上逐漸成熟的肩,
AC:未來的社會需要我們建設,
BD:美好的未來在向我們召喚,
合:我們將用勤勞和智慧去開創(chuàng)明天,
C:讓我們記住這莊嚴的時刻,
A:讓我們記住這鄭重的承諾,
合:我們,要讓先烈的鮮血染紅的旗幟,永遠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六、活動總結(jié)
我們緬懷先烈的崇高品質(zhì),雖然他們已長眠于地下,但他們的可貴品質(zhì)卻永遠激勵我們,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以此來告慰長眠地下的英靈。
走進清明班會設計2
一、活動導入
1.出示《清明》古詩
師:同學們,有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咱們一起來讀一讀,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生齊誦)
2. 今天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清明,感受傳統(tǒng)。
二、清明節(jié)由來的介紹
1.清明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說起清明節(jié)的來歷,我們就會想起一個人——介子推。誰來為我們講講介子推的故事?
生講:傳說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肆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死了。晉文公發(fā)現(xiàn)介子推的衣襟上題了這樣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jié)的來源。寒食節(jié)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jié)的活動延續(xù)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了。
2.宋朝黃庭堅就曾寫詩紀念介子推"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的壯舉。 《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 總結(jié):在這首詩中,黃庭堅贊揚了介子推不貪圖富貴的氣節(jié),人生無論賢愚,最后都變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義卻不盡相同,有的遺臭萬年,有的卻千古不朽。
3.咱們班里有很多小研究員呢,他們搜集了清明節(jié)習俗的資料,大家一起來聽一聽。
生1:清明節(jié)已有2500多年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jié)、三月節(jié)、祭祖節(jié)、掃墓節(jié)等,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2013年,清明節(jié)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評:清明節(jié)歷史悠久。
生2:到了清明節(jié),最主要的一項活動就是祭祖掃墓了。清明節(jié)這天,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會到先人的墳墓進行祭掃,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 評:追思過去,珍惜當下。
生3: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 評:清明踏青,一掃沉重之氣。
生4: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踏青還有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
評:踏青、放風箏、蹴鞠、斗雞,活動十分豐富!
出示圖片:每年的清明,人們都會從五湖四海紛紛趕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灑下一壺熱酒,聊表思念之情,也會在烈士墓前,獻上一束鮮花,表達對先烈的感激之情。
三、總結(jié):
清明節(jié),既是對先祖的緬懷,更是文化的傳承。愿同學們都能——不忘來路,銘記歷史;莫負春光,面向未來。
四、清明節(jié)知識大考場
1. 大家課前了解了很多清明節(jié)的文化,下面我就要考考大家。
a:一起進入我們的知識搶答環(huán)節(jié)吧,答對小組加星,答錯要表演節(jié)目哦。
b:請問清明節(jié)古時又稱什么節(jié)?(三月節(jié))
a:請問清明節(jié)開始于什么朝代?(周朝)
b:請問清明節(jié)在現(xiàn)代來說又稱什么節(jié)?(踏青節(jié))
a:每年幾月幾日到幾月幾日是清明節(jié)?( 4月4日至4月6日)
b:請問清明節(jié)什么時候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走進清明班會設計3
組織者:班主任
參加人員:二(1)班全體師生
時間:
活動背景:
即將到來的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時光。清明節(jié)這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還列入法定節(jié)假日,這體現(xiàn)了國家對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的重視。然而,青少年學生雖然熱切盼望清明小長假,但據(jù)我的初步調(diào)查,不少青少年學生,對這個節(jié)日的民俗意義和相關傳統(tǒng)文化知識卻知之甚少,他們認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認為是封建迷信,而掃墓則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節(jié)的來歷、風俗、文化內(nèi)涵等他們知之甚少。針對他們?nèi)狈鹘y(tǒng)文化的感知、對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實踐而召開了這次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希望學生作為一個炎黃子孫能全面正確地了解清明節(jié),深切感受清明節(jié)的文化內(nèi)涵,積極地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jié)。
2、、通過紀念和緬懷革命先烈,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對全體同學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教育同學們要努力學習,發(fā)奮圖強,知榮明恥,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爭當新時期的好少年。
3、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增強青少年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熱愛民族文化,主動地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 活動準備:
1、學生課前搜集整理清明節(jié)有關知識、資料、圖片等。
2、 每位學生調(diào)查自己家的家族史。
3、學生課前搜集革命先烈事跡、烈士陵園的介紹。 活動過程:
一、認識清明節(jié)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年的4月5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清明節(jié))
2.對,那天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的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說起清明節(jié)的來歷,我們就會想起一個人——介子推。下面,讓我們來聽一聽介子推的故事吧。(介子推的故事)
二、介紹清明節(jié)習俗(配有PPT)
1、到了清明節(jié),最主要的一項活動就是祭祖掃墓了。為什么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2、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
三、怎樣祭掃烈士墓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jié)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動程序是:全體肅立在紀念碑前演講;全體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奏樂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參觀事跡展,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
注意的禮儀事項: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長眠的地方。革命烈士為了我們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我們到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首先穿著整潔,要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活動中態(tài)度要莊嚴肅穆,不能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要懷著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認真觀看了解烈士事跡;注意衛(wèi)生不能在陵園內(nèi)亂吃零食,亂丟垃圾;不能在陵園內(nèi)亂跑,行走要按順序,不破壞青草綠地。
四、革命先烈事跡
師:你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跡?
(1)、董存瑞(2)、劉胡蘭(3)、雷鋒(4)、邱少云等等。
談談你對革命烈士的認識。
五、詩歌朗誦《英雄贊歌》
鮮花
象燦爛的火把燃燒在眼前……
五星紅旗
象熊熊的烈焰映紅了蒼穹……
面對莊嚴的墓碑
我們心如潮涌
面對先烈的英靈
我們熱淚盈眶……
耳邊,仿佛還震蕩著激烈的槍炮聲
眼前,好像還彌漫著戰(zhàn)斗的濃濃硝煙……
永遠不會忘記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遠不會忘記
力戰(zhàn)頑敵,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個聲音高喊著
勇往直前,戰(zhàn)斗不息……
是你們
使天空變得晴朗高遠
是你們
使大地變得瑰麗斑斕
是你們
使陽光變得燦爛輝煌
是你們
使春風變得和煦溫暖
高亢的國歌在耳邊響起
鮮艷的國旗在空中飄揚
聽,革命先烈
鮮紅的熱血
譜寫的英雄贊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六、默哀三分鐘:寄托對革命先烈的哀思之情。
七、今后行動
英烈們不怕犧牲的精神令我們感動,作為新時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怎樣報效祖國呢?你今后打算怎樣做?
學生紛紛發(fā)言,表決心,談做法。
八、班會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班會活動我們深刻理解了清明節(jié)的來歷和節(jié)日含義, 中國人歷來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們對先人的祭祀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恩與緬懷。我們相信親人、先祖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情意與祭奠,我們?nèi)A夏兒女也一定會一代代延續(xù)這種溫情。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你們能發(fā)揚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九、拓展
清明節(jié)小長假與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寫一篇作文或用一幅美術作品,記述自己過程、見解或感受。
初三《稻草人》讀后感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初三《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下一篇:初三《唐詩三百首》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