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大家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西游記的初一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西游記的初一觀后感1
昨晚,我抓緊電影上映的最后兩天看完了《西游記之大圣歸來》。
影片敘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后被鎮(zhèn)壓在五指山下,恰巧,為了躲避山妖、保護唐僧前世——江流兒,誤打誤撞放出了孫悟空。但孫悟空因如來佛祖的封印不能再使用法力,本就頑劣的性子加上被嘲笑而變得更加暴躁,只有江流兒堅信他還是齊天大圣,并一直伴他同行。最后,妖怪作祟時,江流兒為了保護孫悟空而死去,孫悟空哭了,同時終于解開了封印,又成為了齊天大圣,但那個一直呼喚他“大圣”的人卻不在了………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對“大圣歸來”的理解,這是一場大圣的自我救贖:最初的大圣,一生氣就大鬧天宮,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而剛被釋放出來的大圣,失去了法力所以異常惡劣,在這成佛成魔一念之間時,江流兒成了一個天真善良的擺渡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化大圣,最后跪在地上哭泣的大圣,心中已經(jīng)具有了人的情懷,才終于解開封印,成為真正的齊天大圣!其實,我認為,最后的大圣與一開始大鬧天宮的大圣是不同的,差異并不是法力,而是心境:一開始,他自詡為齊天大圣,但后來,他懂得了舍與愛,所以成為了自己的大圣,完成了一場自我救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齊天大圣!
說實話,我與這部電影差點失之交臂,因為之前我對國產(chǎn)動漫并不感興趣,直到偶然間看到介紹《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導演田曉鵬的,他說這部電影之所以耗時8年,是因為期間希望保全初衷而拒絕投資方修改劇本,結(jié)果被臨陣撤資,最后是他自己想方設法墊資完成了電影的拍攝,這也是為何前期宣傳力度不大的緣故,但這樣也最終保證了整部電影的高質(zhì)量,自然贏得了高評價和高票房。
大圣歸來,壯哉我國漫!
關于西游記的初一觀后感2
要想在一個群體中脫穎而出,就是要有獨特之處,比如悟空兄就很有膽量獨闖水簾洞,當然他也有這個實力,不然也只能是墜落懸崖、粉身碎骨,背后一陣唏噓聲:自不量力的傻小子一個!
如果說獨闖水簾洞,算是美猴王在猴群中奠定王位的開始,那么這還是不夠服眾的,因為眾猴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也可以進得了水簾洞,只不過你小子因為傻大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猴而已!
美猴王又何嘗不知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的道理,于是猴哥又跨越重洋、翻山越嶺、風餐露宿,要知道猴哥可是孤身一人、并且也不知道要去往何方、向何人求取“真經(jīng)”,并且最終能否衣錦還鄉(xiāng)都是個大大的未知數(shù),其艱辛程度不難想象!
而后來唐僧的取經(jīng)就相對容易多了,首先唐僧是何許人也?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轉(zhuǎn)世;大唐天子李世民的御弟、得道高僧,身邊有曾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統(tǒng)領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玉皇大帝身邊的貼身侍衛(wèi)卷簾大將和龍王三太子保護,并有四值功曹、護教伽藍、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奉菩薩法旨暗中保護;遇到什么過不去的堪了,有觀世音菩薩以及如來佛祖給撐腰,所以唐僧的西天取經(jīng)只是走過場而已,最終一定會成功的,所以遠沒有美猴王的西天取經(jīng)艱辛!
美猴王在菩提祖師處學藝時,沒有抵擋住身邊小人的慫恿,人前炫耀,最終導致被趕走,所以人啊,要能頂?shù)米∩磉吶说膽Z恿,當然他們有時可能并無惡意,但對你造成的后果,卻往往比小人的惡意造成的后果可能還要嚴重的多!
關于西游記的初一觀后感3
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以精彩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打動著我。在這個暑假,我幸運地借到了《西游記》這部小說。一連好幾個晚上,我如饑似渴的仔細閱讀。那生動的人物形象,仿佛一塊塊磁鐵緊緊地吸引著我,使我愛不釋手。
書中的唐僧一味行善,人妖不分,三番五次上了妖怪的當,險些成了它們口中的美味佳肴。然而,唐僧畢竟有不凡之處,她明知取經(jīng)途中有無數(shù)艱難險阻,卻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接受并且圓滿完成了這個艱巨任務,這種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真是令人贊嘆不己。
只要一提起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便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論之處。孫悟空足智多謀。濟困扶危,在取經(jīng)途中對那些危害人民的妖魔絕不放過,多次為民除害。在比丘國降服白鹿精,救了一千多個小孩的性命,過火焰山時,他又千方百計求鐵扇公主借出能滅火降雨的芭蕉扇,既為西行開辟了道路,又解除了當?shù)厝嗣竦睦Э?。由于師父誤解,他幾次被趕走,但是,他人走心還在,充分表現(xiàn)了他對師父和事業(yè)的無限忠誠。正因為如此,幾百年來,孫悟空在人民的心目中始終是一個可愛的神話英雄,也是我無比崇拜的偶像。
豬八戒在書中是個既招人恨,又招人愛的角色。翻山越嶺,他總是為順利西行掃除障礙,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他知錯就改的精神,令人難忘,招人喜愛。
提起沙和尚,他總是盡心盡力地保護著唐僧,重擔在肩,始終如一,默默無聞地做著無私的奉獻。
《西游記》的作者用充滿浪漫和幻想的神話告訴我們:一項美好的事業(yè),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要經(jīng)歷艱難曲折,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發(fā)揚悟空精神,不斷奮斗,消滅假。丑惡,弘揚真。善。美,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關于西游記的初一觀后感4
昨晚,我抓緊電影上映的最終兩天看完了《西游記之大圣歸來》。
影片敘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后被鎮(zhèn)壓在五指山下,恰巧,為了躲避山妖、保護唐僧前世——江流兒,誤打誤撞放出了孫悟空。但孫悟空因如來佛祖的封印不能再使用法力,本就頑劣的性子加上被嘲笑而變得更加暴躁,僅有江流兒堅信他還是齊天大圣,并一向伴他同行。最終,妖怪作祟時,江流兒為了保護孫悟空而死去,孫悟空哭了,同時最終解開了封印,又成為了齊天大圣,但那個一向呼喚他“大圣”的人卻不在了………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對“大圣歸來”的理解,這是一場大圣的自我救贖:最初的大圣,一生氣就大鬧天宮,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而剛被釋放出來的大圣,失去了法力所以異常惡劣,在這成佛成魔一念之間時,江流兒成了一個天真善良的擺渡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化大圣,最終跪在地上哭泣的大圣,心中已經(jīng)具有了人的情懷,才最終解開封印,成為真正的齊天大圣!其實,我認為,最終的大圣與一開始大鬧天宮的大圣是不一樣的,差異并不是法力,而是心境:一開始,他自詡為齊天大圣,但之后,他懂得了舍與愛,所以成為了自我的大圣,完成了一場自我救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齊天大圣!
說實話,我與這部電影差點失之交臂,因為之前我對國產(chǎn)動漫并不感興趣,直到偶然間看到介紹《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導演田曉鵬的,他說這部電影之所以耗時8年,是因為期間期望保全初衷而拒絕投資方修改劇本,結(jié)果被臨陣撤資,最終是他自我想方設法墊資完成了電影的拍攝,這也是為何前期宣傳力度不大的緣故,但這樣也最終保證了整部電影的高質(zhì)量,自然贏得了高評價和高票房。
大圣歸來,壯哉我國漫!
關于西游記的初一觀后感5
近期,86版經(jīng)典《西游記》又在央視播放,其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段最令人深思。
一個白森森的吃人不眨眼的骷髏妖精,化作各種人形,裝作可憐兮兮的樣子,說著編造好的謊言,輕易蒙蔽了唐僧,甚至豬八戒、沙和尚也被迷惑了,都為妖精說好話,若不是火眼金睛的孫悟空,唐僧早就成了白骨精的下酒菜了,豬八戒、沙和尚也已經(jīng)是糞便了。
早就流傳著一句話,聽見的不一定是真,看見的也未必真。如今社會物欲橫流,很多人迷失了自我,耍弄著小聰明,兩面三刀,招搖撞騙,這就是白骨精之類。而一些人只看到聽到白骨精之類人的言辭,于是盲目跟從,自己被人當了槍使,卻一點也不知道,還認為自己大義凜然,這就是唐僧、豬八戒、沙僧之流。這些人被蒙蔽助長了惡人氣焰,他們壞嗎?其實他們不壞,只是不能識人罷了,判斷力的偏差,只能淪為他人利用的工具。
看過一個小故事,伯樂跛行,一少壯見而問安曰:“夫子何以如此?”伯樂曰:“相馬所致。”“相馬何以如此凄苦若是?”曰:“相一良馬。”“良馬豈不佳乎?”“佳固佳,剛一牽上臺階,就踢了老子一腳。”
故事不長,道理卻很深刻,有的人本來啥也不是,被人點播歷練,剛提高了一點,覺得自己了不得了,就忘了本了,明面陽奉陰違,背地里做的事令人發(fā)指。
是當今世界的一些現(xiàn)象迷失了一些人的眼睛,還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淪喪,如唐僧這樣的老實人如今生存艱難,孫悟空這樣的正義之士反受排擠,無怪乎路邊老人倒了無人敢扶,你哪知她是不是白骨精變的。
初一《你好李煥英》的精彩觀后感
上一篇:關于西游記的初一觀后感
下一篇:初一寫泰坦尼克號的精彩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