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時需要認(rèn)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想必大家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初一有關(guān)城南舊事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初一有關(guān)城南舊事的讀后感范文1
少年,是個晶瑩剔透的夢。夢里的天地明朗純凈,夢里的人兒單純善良,沒有喧囂,沒有爭吵,沒有勾心斗角。少年用純真的眼眸,靜靜地看著這渾濁的世界。他們不懂大人的成熟,大人也不懂他們的單純。少年能輕而易舉地看到,那形形色色的外表下跳動著的脆弱的心。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xué)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墒俏沂嵌嗝聪肽钔曜≡诒本┏悄蠒r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边@是《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對自己的故事所寫的序言。她因為想念童年的時光,就回到了英子的童年,回到了北京城南的那條小胡同里,回到了故事的開始。
她憶起了天真爛漫的英子,憶起了在惠安堂前苦苦等候女兒的“瘋女人”秀貞,總是斜著嘴笑的蘭姨娘,打理事務(wù)的宋媽,嚴(yán)肅的德先叔叔,還有井邊的小伴侶妞兒,以及到最后都分不清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年輕人。在英子純真的眼中,世上沒有大人們所謂的那些危險與邪惡。她覺得秀貞賢淑又善良,是她親切的三嬸,并非人們口口相傳的“瘋子”;她覺得草堆里的年輕人勇敢又堅強(qiáng),雖然是個小偷,但英子年幼的心里,對他抱著滿滿的友善。在英子的童年里,她并未看到平凡世事下的不平凡,她感覺到的,是周圍人的親善友愛和未知世界的無限美好。這雙清澈的眼眸中,可能充滿了對現(xiàn)實的懵懂,所以不曾領(lǐng)悟人心的黑暗,但正是這種單純的觀察,洞悉了大人們所看不到的真實。
淡淡的筆墨中,作者流露出一股輕松與隨意,像是在茶香彌漫中,向人娓娓道出自己的童年,她所深深懷念的童年??稍谝环貞浿螅淖种杏至髀冻鲆还赡陌С?。
曾經(jīng)的英子是多么的單純與善良,她可以毫無畏懼地接觸大人們口中的“瘋女人”,從而感受到她瘋癲的外表下對女兒無盡的思念與慈愛。在遷居新簾子胡同后,她結(jié)識了一位家境貧寒,為了供弟弟上學(xué)而不得不偷竊的年輕人。她分不清他是好是壞,但內(nèi)心卻很喜歡他。因為單純,她可以毫無顧忌地與他做朋友,而不會因為他偷竊的表象便排斥、厭惡他。但是,在生活的磨礪下,英子漸漸看到了現(xiàn)實的陰險與殘酷,并逐漸在現(xiàn)實中長大、成熟。當(dāng)父親因病去世時,英子默念:“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這一刻,英子正式告別了自己的童年。
有人說,告別童年,意味著自己已經(jīng)褪去無知的內(nèi)心,趨向成熟、懂事。是否領(lǐng)悟了現(xiàn)實的陰險,才算是所謂的成熟?是否懂得為自己戴上面具,冷眼旁觀悲歡離合,才叫做懂事?少年時,我們因為單純,不懂世界的復(fù)雜,眼睛也還未被偏見蒙上布紗,所以才能夠正視一切,不會因為片面之詞便懷抱敵意,不會人云亦云看不清事實。少年時,我們純粹地接近別人,不為任何目的,只是單純地想要了解某個人。少年時,我們清澈無暇,所以看見了大人們所看不見的事實。奈何現(xiàn)實總是在不斷的淚水與哀痛中,將我們一點一點地從少年夢中抽離,無奈我們,不得不將自己融入這片渾濁之中。
當(dāng)少年不再少年,《城南舊事》告訴我們,我們只能秉持一顆純粹的心,回憶自己的少年,然后告訴自己:我們也曾少年。
初一有關(guān)城南舊事的讀后感范文2
在美好的生活中,少不了好書陪伴。在我的一生中,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好書陪伴,比如:高爾基寫的《童年》,懦勒·凡爾納寫的《 氣球上的五星期》,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孫衛(wèi)衛(wèi)寫的《小小孩的春天》,懦勒·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里》,……他們都是我一生的“好朋友”。在這學(xué)期里我認(rèn)識了一位來自書海洋的“新朋友”。
在《城南舊事》中作者的童年是那樣豐富、有趣。
作者的童年趣事在惠安館、井窩子、油鹽店、新簾子、空草地和醫(yī)院。心情是從開心到悲傷,從愉悅到害怕,心情百變。
在這本書里,我認(rèn)識了惠安館的秀貞:一個愛傻笑,因失去唯一的孩子,成了人們口中的瘋子的悲傷母親。童年時的英子:一個懂得愛,懂得呵護(hù)他人的孩子,也是一個懂得將人們口中的瘋子,去看成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看待,去幫助她,一個在爸爸踏上黃泉路時,堅強(qiáng)的孩子。同齡孩子妞兒:一個知道號稱自己媽媽的人,并不是自己親媽時,不僅不傷心,還堅強(qiáng)地決定要去找自己親媽。蘭姨娘:一個美麗,卻在兒時被父母賣了的可憐孩子。德先叔:一個“我”們都 不喜歡的人,在關(guān)鍵時候,“我”卻站在他這邊,幫他說話。宋媽: 一個在一時間失去兩個孩子的媽媽。卻仍然堅持著工作,一心想養(yǎng)活自己的母親。躲在空草地的小偷:一個“我”一直琢磨不清的人 ,也是一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人。
在《城南舊事》故事中,《惠安館》講述了“瘋女人”秀貞苦苦尋找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卻被養(yǎng)父母虐待的凄慘故事;《我們看海去》則講述了一位集慈愛的哥哥、孝順的兒子、可惡的賊多重身份于一身的青年,和“我”發(fā)生的于有趣童年故事,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社會的隱憂;《蘭姨娘》講述了當(dāng)時婦女的命運和凄慘;《驢打滾兒》則講述了當(dāng)時舊中國鄉(xiāng)下人民的生活狀況。
時光飛逝,純真美好的童年時光已經(jīng)一去不復(fù)返了,一本《城南舊事》成為我告別童年,走向青年的人生坐標(biāo)。當(dāng)我回首往事,只有那些溫暖純真的記憶,像一張張老照片刻在心底,成為我童年時的寶貴財富。讓我們在好書陪伴下度過最后的童年時光吧!
初一有關(guān)城南舊事的讀后感范文3
回憶起《城南舊事》,就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寧靜的夏天。那年我才九歲,暑假的每天清晨就是捧著那本厚厚的《城南舊事》度過每日的時光的。窗外的藍(lán)天晴空萬里,一如我那被書香浸滿的純澈的心。
讀了《城南舊事》后,總感覺書中有著一股世間所缺少的東西———真善美。書中道盡了孩子間的純真,大人間的恩怨,社會的窮苦與封建制度的黑暗。也許那時的我初讀這本書還遠(yuǎn)遠(yuǎn)不能理解世事的恩怨,但英子眼中老北京的淳樸,使我喜歡;她無憂無慮的童年,令我向往;英子的品格,純真可愛,如這世間的一朵幽蘭,清香四溢,叫我感動。
英子學(xué)駱駝的咀嚼,在西廂房里飼養(yǎng)小雞,與她的第一個伙伴,“瘋子”秀貞的歡樂時光………一切的一切都沐浴在這溫暖的童年里。我羨慕,我向往,但細(xì)細(xì)品味,這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在動人的真摯中,既抒發(fā)了對童年的緬懷,也訴說著對人間溫暖的呼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轉(zhuǎn)眼間,英子長大了,她也畢業(yè)了,這首讓人回憶離別的歌謠在我的記憶中浮現(xiàn)。原來,我已伴隨著書中的英子度過了那么多個春秋,即將告別逝去的童年。我仿佛與英子一樣,逐漸變得成熟,變得勇敢。但世事終究不是完美,始終不能如人所愿。英子的爸爸去世了,我的心也仿佛空了一大截,那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讓我始終久久回味,父親的離去于她而言是如此的痛苦,可她卻那般堅強(qiáng)。這其間的辛酸隱忍不想而知,但她的堅強(qiáng)不屈,奮發(fā)向上令我為之震撼。回想起我所認(rèn)為的巨大困苦,與這一比,是顯的如此不堪。我在心里試問,如果換做是我,我又是否能做到?心中不禁感慨萬千,真應(yīng)該學(xué)會知足,學(xué)會珍惜身邊的一切。
英子的語言樸實無華,她文字中蘊藏著一種委婉的詩意,一片寧靜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簡約的水墨畫;又好似一首悠揚,婉轉(zhuǎn)的小曲。她描繪出的一幅幅真實的畫面與文字的交匯,盡管只有黑白兩色,卻充滿哲理的色彩,她以孩童的思維展現(xiàn)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孩子般純真的心態(tài)道盡世間的美丑善惡,使人如同身臨其境,體會其中的精妙絕倫之美。她看透滄桑的心態(tài),是智慧的所在,是心靈純凈的體現(xiàn)。
一切都是那樣的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歲月,人,事,物,景的完美結(jié)合是那般舒緩,卻又不緩慢。我的心頭漾起一絲輕柔的溫暖,看膩了課本中的一板一眼,已經(jīng)很少看見這樣精致的東西了,她從不去刻意地表達(dá)什么,只是一幅場景,一幅畫面從容地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城。那樣的不溫不火,淳厚纏綿,那樣的滄海桑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功利心?!跋奶爝^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
童年是短暫的,是稍縱即逝的。但童年永遠(yuǎn)是最真摯的,是最溫暖的;是我們回憶時含淚的微笑,是我們飽經(jīng)滄桑后對純真的懷念;童年是美中的夢,夢中的美。是這浮華的世事中那股淡淡的幽香,是那般沁人肺腑,彌久恒馨……
初一有關(guān)城南舊事的讀后感范文4
童年是一條船,滿載五彩斑斕的夢;童年是一條路,一路灑下歡聲笑語,讓人流連;童年是一本書,記載著美好愉快的時光。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家林海音的腳步,來到《城南舊事》里尋找童年。
《城南舊事》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惠安館》?!盎莅拆^”里有不時響起小販叫賣聲的胡同、種著夾竹桃的四合院、屋里冒著熱氣的暖爐、厚厚的能直立起來的小棉褲、西廂房的小油雞、佛照樓的八珍梅......而故事中的慧貞是老北京城南一個胡同里有名的“瘋子”。其實,她并不是真瘋,而是因為太過于思念自己的孩子小茬子,而當(dāng)英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朋友妞妞就是慧貞的孩子小桂子時,不禁大吃一驚。讀到這里,我也是好驚奇,原來英子一直以來的好朋友妞妞就是慧貞的女兒!同時,我也為他們感到由衷的高興,一家人終于團(tuán)聚了。可是還意猶未盡,好像繼續(xù)看看他們的幸福生活。
在《惠安館》里最好笑的就是英子一家人念“惠安館”了,媽媽念“灰安館”,宋媽念“飛安館”,宋媽念“惠難館”,由于地區(qū)不同,她們每個人念出來都不一樣,真的是太有趣了。還有一次,媽媽把“買一斤豬肉不要太肥”,念成了“買一斤租漏,不要太回”。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誰叫英子一家都不是北京人,也說不好北京話呢?
后來過了幾年,爸爸得了重病,他的夾竹桃,石榴的葉子都落了。英子十三歲,不再處于童年階段,她已經(jīng)長大了。這就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啊,童年就好比一朵擁有十三片花瓣的花,每增長一歲,就掉了一片花瓣,掉完了花瓣,童年也就結(jié)束了。
我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深深的被老北京城南所發(fā)生的事情感動,仿佛我就是英子,我格外珍惜我的童年,除了努力學(xué)習(xí)之余,童年也正是快樂放肆的玩耍的大好時機(jī),只因為我們都有一顆毫無雜念純真的心。
還有,小英子是善良的。她并沒有因為秀貞的“瘋”,而害怕她,反而和她成為了好朋友。并用她自己的方式讓秀貞和妞相認(rèn),還偷了媽媽的金鐲子給她做盤纏,體現(xiàn)了她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本質(zhì)。這些優(yōu)點我們都要向她學(xué)習(xí)。
讀完這本書,我們仿佛能聽見林海音輕輕的嘆息,以及對童年的眷戀,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嘆。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時光,卻只剩下回憶。那美好的時光悄悄地“溜”走,越走越遠(yuǎn)……
初一有關(guān)城南舊事的讀后感范文5
讀完《城南舊事》這本書,我的心情像起伏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頗深。
全書介紹的是英子對居住在城南往事的回憶。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jié)《惠安館》令我陶醉。它講述的是惠安館里居住這一個“瘋子”叫秀貞,她的丈夫思康叔一走了之從此杳無音訊,孩子也被丟棄在齊化門城根兒底下,可是秀貞卻沒有放棄對孩子的苦苦尋找。但是沒想到的是英子的朋友妞兒竟然是秀貞的女兒小桂子,在英子的幫助下母女倆終于相認(rèn)了。然而老天爺卻跟她們開了個玩笑,在母女倆準(zhǔn)備離開城南時出了意外雙雙在火車輪下喪生。
讀完這一章節(jié),我著實有些心酸,我的眼睛濕潤了。她們本打算離開城南去一個無人認(rèn)識她們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但是沒想到結(jié)局是如此的悲慘。為什么她們的命運是如此悲慘?不就是因為這復(fù)雜的社會嗎。如果世人沒有用冷眼去看待秀貞,她就不會因此而崩潰,如果小桂子沒有被丟棄,她們在一起一定會很幸福。三人的幸福變成兩人的幸福到最后幸福的支離破碎,這已經(jīng)很悲慘了,作為讀者的我們,不應(yīng)該包容她們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睘槭裁丛谏n天之下就容不下秀貞和妞兒呢?說到同情,我們不應(yīng)該抱有一種同情的心理,人人關(guān)系平等,我們不應(yīng)該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這對母女。
我的心頭又萌生了一種感悟,雖然她們慘死,但是我想她們應(yīng)該是幸福的,因為她們在有生之年相認(rèn)了,即使短暫也是永恒。她們終于不用再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了,但是如果這對母女還沒來得及相認(rèn)秀貞就被火車撞死了,這對于她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和釋放,但更是痛苦、孤獨的。
我們的童年是絢麗多彩的,而妞兒的童年卻一直被黑暗籠罩,是非常可悲的。愿妞兒在無憂無慮的天國安息。這對于她們而言已經(jīng)很滿足了。
初一城南舊事的讀后感600字
下一篇:初一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