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言行,才能開出得體的花朵;得體的言行,才能結(jié)出勝利的果實;勝利的言行,才能創(chuàng)造輝煌的人生。言必行,行必果,信守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三言與行的作文,歡迎閱讀!
高三言與行的作文1
陸游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庇纱擞^之,欲解決問題,不可脫離實際,泛泛而談。惟有親身經(jīng)歷,才能領(lǐng)略其精髓,行勝于言。
三國時期,劉備為滅曹興漢,四處求訪賢明之士。后經(jīng)徐庶等多人推薦,前往隆中拜訪孔明。尤其是在第二次拜訪時,天氣十分嚴寒,但劉備依舊不畏艱難前往。最終,他以誠心打動孔明,出山相助,劉備賴其力而成就霸業(yè)。劉備之所以能打動諸葛亮,并非是通過大肆宣傳如何敬重孔明,而是用行動表明誠心。否則,就不可能有日后感人淚下的《出師表》,也不會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貞之語,甚至能否出現(xiàn)蜀漢這一政權(quán),恐怕也很難說,劉備的行動助自己成就了帝王之業(yè)。
“塵封”四十年的河南老英雄李學(xué)祥,戰(zhàn)功卓著,卻從不夸耀,隱姓埋名。他響應(yīng)國家號召,放棄優(yōu)越條件到農(nóng)村搞建設(shè)。他總關(guān)心別人的需要,從不提出要求,他以自身的行動,表明自己對國家、對黨和對人民的絕對忠誠,不像現(xiàn)在某些明星和商人,在電視上宣傳自己如何關(guān)心困難地區(qū),捐了多少款。李老先生的行動使他們的言語黯然失色。他就像黑暗中的一支蠟燭,帶給人以光明和溫暖,他的行動深刻詮釋了“行勝于言”的道理。
美國的發(fā)明大王愛迪生,他在發(fā)明電燈時,遭遇無數(shù)次失敗,他也因此被別人嘲笑。但是,他并沒有去和那些人爭論,仍然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終,他點亮了人類第一盞電燈。他并不是通過言語來擊敗別人,而是用行動,用行動取得成功,給那些無聊的人以迎頭痛擊。倘若他當(dāng)時只顧一味和別人爭論而不加以行動,那么結(jié)果只能是他什么也沒發(fā)現(xiàn)成功,成為人們的笑柄。由此可見,真正的強者不是語言的巨人,而應(yīng)是行動的巨人,是一位實干家。因為通過行動所成就的事實往往比語言更有說服力,人們只相信親眼所見。人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倍恰皩崱闭尚袆觼韯?chuàng)造。行勝于言。
“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行在辯后,即辯要由行來證實。否則,再有力的話也難讓人信服。行勝于言,永恒不變的是真理。
高三言與行的作文2
行,是一種態(tài)度;言,亦是一種氣魄。
君子應(yīng)當(dāng)是行與言的雙合體。言能增添君子的魅力,行能增強人們對君子的認可度。唯有勇于言、敏乎行才可謂真君子。
“訥于言而敏于行”往往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諸如不自信等字眼。當(dāng)今社會發(fā)展迅猛、人才濟濟,不論你如何才華橫溢、天賦異稟,如果你不說、不展現(xiàn)自己,何來伯樂發(fā)現(xiàn)你這匹千里馬?不說,只做事,亦多了一份不計后果損失的自在。你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以閉口不談志向進而換取失利時的淡然,選擇默默吞沒失敗的苦果,以避免周遭異樣的眼光。不言,竟也成了一條退路?!霸G于言”雖貌似“敏乎行”,其實哪可謂真君子?
真正的君子敢于言,亦敢于行。他們不怕行的結(jié)果與言的內(nèi)容大相徑庭,他們有足夠的勇氣承擔(dān)這份失利。他們敢于傳達自己的心聲,勇于表現(xiàn)自己的志向,他們有這份氣魄將自己的'志向公之于眾,他們有勇氣接受大眾的監(jiān)督。這不僅能讓伯樂找到心中希冀的千里馬,亦能讓千里馬在大眾的壓力下發(fā)揮潛能超越自我。君子當(dāng)是口的巨人,君子當(dāng)是行的高標。正所謂“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本泳驮撚懈矣谘缘臍馄牵固故幨幾鋈?,光明磊落行事,自信、自強勇于展現(xiàn)自己。行始于言,言終于行,失去了言的行便是少了框架的畫作,色彩調(diào)配得再好又如何,欣賞者只是云里霧里,似這像那,徒增了繪畫者狡辯的機會。
君子勇于言而不濫于言,君子有氣魄承認自己卻也決不虛構(gòu)事實妄自尊大,為了名利而自夸自賣是為君子所恥的。偏離了行而只專注于言的也不再稱之為君子,他們不過是止步于口的幻想家。
君子敢說,但說的都實在;君子敢行,行的也都完美。君子是口的巨人,但不是虛榮的幻想家,君子是行的高標,是言行一致的真君子。言為君子著色,行為君子增加深度。君子是一壇色香味俱全的陳年老酒,香氣撲鼻,味道也是一流;君子是一棟莊嚴堂皇的宮殿,外觀壯麗,內(nèi)部亦閃亮動人。
勇于言,敏乎行,乃可謂真君子。
高三言與行的作文3
學(xué)習(xí)了臧克家先生寫的《說和做》,聞一多先生的“言”和“行”深深打動了我。聞一多先生作為學(xué)者是:做了再說,做了也不說,作為革命家是:說了就做,言行一致。我認為生活中“行為主”、“言為輔”,我也想成為言行一致的人。
這一天,上英語課時,郜老師說:“先做一下練習(xí)?!贝蠹艺J認真真地寫,唯獨小曾在柜里找來找去。我看到小曾桌上沒有筆,“難道她的筆不見了嗎?”我便拿起我的備用筆給小曾,小曾十分感激地拿著筆奮筆疾書起來。我也一言不發(fā)的快速寫題。
默默幫助,不值一提。我這樣做,好友也是!前些天春雨綿綿細如絲,小龍和小林在雨中左顧右盼,原來兩人都沒有帶傘,正好我和小曾撐著傘經(jīng)過那里,看到小龍和小林沒有傘,立刻揮手招呼她們:“快、快、快躲到傘下。”小龍和小曾頂一把,我和小林也頂一把。我們便在雨中聊起來。漸漸地雨停了,大家各回自家、各找爸媽。
互助的我們,有時會有語言沖突,甚至可能引起肢體沖突。
“看!”班上的人大叫起來,我急忙趕過去一看,原來是兩位同學(xué)吵起來了。我先擠進去,將她們分開。嚴肅地把聲音提高八度:“你們先回自己的座位,冷靜、冷靜——”。我特意把聲音拉得很長、很長,她們自知理虧,馬上回座位了。我想這樣還不行,于是去跟其中一位同學(xué)說:“同學(xué)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guān)心,我們是一個集體,一定要團結(jié)?!边@位同學(xué)慢慢地冷靜下來了。我又去勸另一位……她們都冷靜下來,并互相道了歉。我才長舒了一口氣……
我是這樣說同學(xué),我也是這樣做的。上課時,除了回答問題,老師講話時,我從不插嘴;下課時,與人見面我一定會主動問好??匆娪腥穗S地扔垃圾我一定會隨手撿起;我從不讓我周邊的人說臟話,希望人人都文明。
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從自己做起,影響他人,希望量變引起質(zhì)變,每個人的素質(zhì)提高了,那我們整個民族的素質(zhì)也就提高了。
高三言與行的作文4
言,是行的先導(dǎo);行,是言的實踐。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行之魅力,遠勝于言。
有人說,行勝于言已經(jīng)過時;也有人說,酒香也怕巷子深,酒好也要會吆喝;還有人說,機會總是青睞主動出擊的人,再優(yōu)秀的人也要學(xué)會自我推銷。
行勝于言過時了嗎?沒有。有的人,喜歡把言與行本末倒置,光說不練,“雷聲大雨點小”,或者“光打雷不下雨”,甚至“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最終落得個害人害己的尷尬局面。寒號鳥,得過且過,不肯蓋窩,重復(fù)著哀號:“寒風(fēng)凍死我,明天就做窩?!苯Y(jié)果在夜里凍死了。只說不做,多說少做,這種人恐怕與寒號鳥沒有區(qū)別。戰(zhàn)國時期趙括紙上談兵,最終兵敗被殺;三國時期馬謖言過其實,導(dǎo)致街亭失守。無數(shù)的事實告訴我們,言過其實,夸夸其談,多半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行勝于言沒有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古之圣賢,反對說大話、說假話、說空話,提倡“行勝于言”??鬃釉唬骸跋刃衅溲?,而后從之?!彼須v行,周游列國,推行仁政,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訥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是語言的巨人,而是行動的巨人。他們行在言前,只有黃牛的默默無聞,沒有霸王的沽名釣譽。等到成功以后才說,或仍是一言不發(fā),只留待他人評說。愛國詩人聞一多,是做了再說,甚至是做了也不說。他從寫詩轉(zhuǎn)向古文史研究后,足不出戶,目不斜視,只有“漂白了的四壁”陪伴左右,終于寫出《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和《古典新義》。核物理學(xué)家鄧稼先,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幾十年如一日,投身大漠戈壁研究原 子彈和氫彈。他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yè)做出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犧牲后,他的事跡才被世人傳頌。他們都深刻詮釋“行勝于言”的道理。
“空談?wù)`國,實干興邦?!毙腋6际菉^斗出來。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巧干拼命干,才能干出成效、干出精彩、干出業(yè)績。
高三言與行的作文5
言與行,常常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常說“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見言與行的緊密關(guān)系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導(dǎo);行,往往是言的實踐。
有的人,喜歡“言”在“行”前。豪言壯語,意氣風(fēng)發(fā),一派志在必得,胸有成竹的氣勢,但是,卻常常有言無行,使人只聽到“雷聲”卻不見“雨點”;或是眼高手低,不能行,落得個尷尬的結(jié)局,留下笑柄。這一類喜言少行的人可謂是愛好形式,不重內(nèi)容或是自負自傲之流了。
但也有人常常是“行”在“言”前。他們行動前悄無聲息,默默無聞,只有孺子牛的干勁,卻沒有霸王的沽名釣譽,待正果修成,事物圓滿之后才放出言論,或仍是一言不發(fā),只留待他人評說。這一類喜行少言的人可謂是實干家,腳踏實地,認真處世,他們的“言”可算是一字千金,貨真價實。
也有一些人,既“言”又“行”。他們志向明確,意志堅定,態(tài)度認真,行動踏實,堅持言行一致,言出必做??煞Q之為說一不二,對自己的言論認真負責(zé)的行動者,他們與那些“大炮”們形成極鮮明的對比。
當(dāng)然,還有一些人不“言”不“行”,甘于沉默,甘于退化。他們毫無進取之心,冷眼觀世界,懨懨欲睡,一副老朽垂死狀,漸漸進入行尸走肉的狀態(tài)中。這類人只能被認為是在慢性自 殺,消極沉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睅装倌昵?,大詩人陸游便悟透了這個道理。在我看來,行便勝于言。一個偉人的成功并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寫于紙上的。一個人的豪言壯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將其表現(xiàn)出來————從現(xiàn)在行動,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奮斗。蘇軾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者。所以說,不努力怎能成功,不行動怎能會揚志。一肚空話,一紙濫文,又有何用?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不同的人對于“言行”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注釋。從一個人對待“言”與“行”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到他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生命的理解,也就能看出他的人生的成敗與否。
“言”與“行”,永遠值得人們深入思考。
責(zé)任心高三作文800字
上一篇:高三言與行的作文700字
下一篇:夏天高三高分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