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人人要謹記的事情,學校是學生群體的聚集地,那么關于如何普及學生安全知識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欠罏臏p災主題班會教案,歡迎查閱!
★★★更多內(nèi)容推薦(點擊進入↓↓↓)★★★
★★★幼兒園防災活動總結策劃方案★★★
★★★防災減災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地震疏散知識主題班會教案★★★
★★★2021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總結★★★
★★★校園消防演練活動方案5篇★★★
防災減災主題班會教案1
一、班會目標:
1、為了配合開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動,提高 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fā)事件的避險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各種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二、班會過程:
(一)介紹首個“防災減災日”的知識。
20__年 _月 _ 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fā)布消息,經(jīng)國務院批準,自20__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
其意義:20__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特 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 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 ,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 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 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二)讓同學們廣泛發(fā)言,暢談對我們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由哪些?
學生回答后,由老師做總結。
1、地質災害 :泥石流、滑坡、 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 洪澇及其它災害 :雨澇、洪水、凌汛災害、地震災害。
3、大風災害: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4、熱帶氣旋災害: 五、冰雹災害:
5、海洋災害 :風暴潮、災害性海浪、 海嘯、赤潮。
(三) 假設同學面臨了自然災害, 你該如何處理呢, 有什么措施?
預防雷擊的措施 :
1、在雷雨天,人應盡量留在室內(nèi),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 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盡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 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 等。
3、在野外遇雷雨時,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 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防濃霧 :1.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 氣體。 2.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駕駛車輛和汽車要 減速慢行。
大地震時災難預防和簡易自救常識:
(1)有堅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懼心理,相信能脫離險地。
(2)不能脫險時,應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消除壓在身上的物體, 盡快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用石塊或鐵具等敲擊物體來外 界聯(lián)系,保存體力,延長生命。
(4)想方設法支撐可能墜落的重物,若無力自救脫險時,應盡量減 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 遇到火災時的應急自救措施:
第一、保持 5 秒鐘的鎮(zhèn)靜。
第二、防煙毒是火場逃生第一要素。
第三、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20__年5月8日
防災減災主題班會教案2
【活動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于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jié)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動對象 小學二年級】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學生發(fā)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
20__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當天十四時二十八分,突如其來的汶川8.0級地震,震動了汶川,震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一個個美麗的縣城,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沉痛的瞬間,心痛的數(shù)字,染血的孩子,受傷的臉龐?久久縈繞在我們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為我們敲醒了防范的警鐘,平時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其實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假如地震真的來了,親愛的同學們,
你做好戰(zhàn)勝地震的.準備了么?
二、地震前準備: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前應做哪些準備?
學習地震基本急救知識,制訂家庭應急預案,開展家庭一分鐘緊急避險、撤離與疏散的演練活動;備好防震應急包。配齊應急物品。家具物品擺放要重的在下、輕的在上。將床放在內(nèi)墻(承重墻)附近,要遠離屋梁和懸掛的燈具。
2、如何做好疏散準備?
清理雜物,使門口、庭院通道暢通,震時便于人員逃離。熟悉周圍環(huán)境,了解避難場所,地震時可沿指定路線及時疏散。
三、地震時自救知識:
1、地震時的避震原則是什么?
(應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離。)2、地震時怎樣自救?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再做補充和總結。 1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fā)生。用枕頭或手或坐墊保護頭部。
2在平房沖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3在樓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則。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安全角”或廚房、衛(wèi)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nèi),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后有序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4在教室內(nèi)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
地震過后,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5在街道上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要避開高大建筑物,如:樓房等。
6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被埋壓時最重要的是樹立生存信心,沉著冷靜。首先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fā)生后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不要哭喊,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用簡易的辦法包扎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節(jié)約飲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jié)約使用,發(fā)出求救信號時可采用敲擊水管的辦法。
四、地震后互救知識:
1、震后救人原則是先救近處的人。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以免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先救青壯年。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fā)揮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盡快擴大救人隊伍。
2、首先請家屬或鄰居提供情況。采取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細傾聽有無呼救信號,判定被埋壓人員位置。在保持通風(通氣)的前提下,做好標志,等待專業(yè)救援隊人員前來救治
3、接近被埋壓人時,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撐物與一般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以免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首先暴露
被埋壓者頭部,清除口、鼻內(nèi)的塵土,保證幸存者呼吸順暢。在抬救過程中不可強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鮮空氣,不可一次進食過多。避免被救人員情緒過于激動。
【活動小結】
防災減災主題班會教案3
一、班會目標:
1、今年10月13日是第24個國際減災日,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fā)事件的避險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各種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二、班會過程:
(一)介紹“國際減災日”的知識。
每年10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減災日”。國際減災日,即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2009年由聯(lián)合國大會從原來每年十月的第2個星期三改為每年10月13日。
“國際減災日”的由來
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jīng)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國際減災日設立的目的是希望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通過國際上協(xié)調(diào)一致的`行動,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等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生命損失、財產(chǎn)破壞以及對社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二)讓同學們廣泛發(fā)言,暢談對我們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學生回答后,由老師做總結。
1、地質災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澇及其它災害:雨澇、洪水、凌汛災害、地震災害。
3、大風災害: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4、熱帶氣旋災害:
5、冰雹災害:
6、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性海浪、海嘯、赤潮。
(三)假設同學面臨了自然災害,你該如何處理呢,有什么措施?
1、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盡量留在室內(nèi),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盡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時,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2、防濃霧:
(1)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
3、大地震時災難預防和簡易自救常識:
(1)有堅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懼心理,相信能脫離險地。
(2)不能脫險時,應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消除壓在身上的物體,盡快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用石塊或鐵具等敲擊物體來外界聯(lián)系,保存體力,延長生命。
(4)想方設法支撐可能墜落的重物,若無力自救脫險時,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
4、遇到火災時的應急自救措施:
(1)保持5秒鐘的鎮(zhèn)靜。
(2)防煙毒是火場逃生第一要素。
(3)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防災減災主題班會教案4
時間:20__
地點:多功能報告廳
參加人員:三、四年級全體師生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減災知識,在突遇危急情況時能夠進行一些有效的舉措,從而保護自己減少傷害。
活動過程:
一、師談話
二、師講解地震發(fā)生造成的災害:
1、在城市附近,造成樓房坍塌、燃氣泄露、人員傷亡等。
2、在山區(qū)已引起山體滑坡,水庫垮壩等。
3、在海上引起海嘯,風暴潮等。
三、師講解如何做好防震減災。
(一)面臨地震,如何做好防震減災?
1、地震發(fā)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zhèn)靜自若的態(tài)度。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內(nèi),如離門窗較遠,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wèi)生間等處暫避。躲過主震后,應迅速撤到寬敞的戶外。撤離時注意保護頭部,最好用枕頭、被子等柔軟物品護住頭部。
2、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外空曠的地方,這是最慶幸的
事情。
3、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將手或皮包等柔軟
物品護住頭部,盡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準備。并迅速離開變壓器、電線桿和圍墻、狹窄巷道等。
(二)發(fā)生險情時,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應用手巾、衣服等捂
住口鼻,避免被煙塵嗆悶窒息,還應盡可能清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品,最好朝著有光線的地方移動。無力脫險時,盡量減少氣力的消耗,堅持時間越長,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廢墟下的聲音不容易聽見,因此要等到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救或敲擊墻壁等。
2、營救他人時應先確定傷員的頭部位臵,使頭部先暴
露,迅速清除口鼻內(nèi)的塵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強拉硬拽。如有窒息,應及時施以人工呼吸。
四、如何做好家庭防震準備
1、騰空床下、桌下等處,以利藏身。
2、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應放到安全處。
3、清理家中及樓道內(nèi)的雜物,保持通道的暢通。 五、讓學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識。
五、師小結: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們保持冷靜的頭腦,采取相應的措施,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災難。
防災減災主題班會教案5
一、班會時間:20__年5月15日
二、班會地點:五二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全班同學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和班長
五、班會主題: 防震減災安全教育
六、活動目的:通過此次活動,使學生學習了解關于地震的相關常識,以及在地震來臨時,應當如何進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進行避震等。讓學生懂得怎么樣進行避震減災,努力把傷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內(nèi)容:
1、介紹地震的相關常識和我國地震工作的基本狀況;
2、使學生學會判斷大震前的前兆;
3、讓學生懂得地震前應該做什么準備及其避震要點;
4、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傷害的圖片和資料,采用主持人介紹避震減災的嘗試,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如何進行避震減災,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演習。
九、活動過程參考
1、主持人開場白,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2、主持人介紹地震的相關常識和我國地震工作的基本狀況。
3、組織學生學習避震減災的相關常識,了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狀況。
4、班主任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
5、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十、活動小結:
1、活動成果:
經(jīng)過這次活動,使學生學習了避震減災的相關常識,了解我國地震工作發(fā)展的基本狀況,學會在地震中如何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詳細情況,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和沖擊,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愛心。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避震減災的相關常識,而且他們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應變能力、資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愛心。
2、不足之處:
(1)、班隊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
(2)、在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過程中,秩序出現(xiàn)一點混亂,但在主持人的維持下得到很好控制。
(3)、在組織討論和交流時學生的發(fā)言不夠踴躍,可知學生的`準備活動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