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課程,為了幫助同學更加深入了解歷史。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tǒng)一
民族區(qū)域自治
⑴背景: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并逐漸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
⑵提出:在籌建新中國時提出的。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對國內少數民族實行一律平等政策,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
⑶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西藏自治區(qū)。
⑷意義:民族區(qū)域自治對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地區(qū)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一國兩制”科學構想
1.一國兩制
(1)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最早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的,適用的范圍是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
(2)含義: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原因:“一國兩制”正是從歷史和現實考慮,一要實現香港、澳門、臺灣的主權回歸,二要維持香港,澳門,臺灣經濟的繁榮。
(4)我們對臺的基本方針: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2.港澳回歸
(1)前提條件:鄧小平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做出巨大的貢獻。中國國力日益強大,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
(2)香港回歸:1997年7月1日回歸。
※英國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權交還給中國說明了:鄧小平同志曾指出香港的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回歸,說明了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
(3)澳門的回歸:1999年12月20日回歸。
◎《七子之歌?澳門》:“你可知‘(媽港)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聞一多
(4)意義:香港、澳門回歸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成功實踐,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tǒng)一提供了范例。中國人民洗刷了百年國恥,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進改革開放,我國在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5)香港、澳門回歸說明: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有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前提下,中國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獨立自主發(fā)展的道路,中國才可能真正地實現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最終實現臺灣的回歸。
祖國統(tǒng)—(臺灣、西藏、新疆)
1.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⑴古代史:
①三國時,東吳孫權派大將衛(wèi)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今臺灣),加強了臺灣同內地的聯(lián)系;
②元朝時,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臺灣);
③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④1684年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加強了臺灣同內地的聯(lián)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fā),鞏固了祖國的海防。
⑵近代史: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日本簽署投降書,10月25日在日本手中半個世紀的臺灣也回到祖國懷抱。
2.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7世紀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8世紀中期,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漢藏“和同為一家”;
(2)元朝設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qū)域。
(3)清朝順治帝正式賜予西藏佛教首領_五世“_喇嘛”的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_和班禪,都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4)1727年設置駐藏大臣,與_、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
(5)1951年底,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實現了除臺灣、香港及澳門以外的全國各地區(qū)、各民族的大團結、大統(tǒng)一。
3.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西漢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展了絲綢之路;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清朝乾隆帝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1773年設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qū),大大加強了對西北地區(qū)的管轄。
(3)清政府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設立新疆行省,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
(4)1955年設立新疆自治區(qū)。
4.談談對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認識
實現祖國的統(tǒng)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的.統(tǒng)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八年級歷史的學習方法
識圖、釋圖的方法。
識圖:一是注意看圖的標題,理解圖意;二是要看圖例,了解該圖的說明符號;三是要注意歷史沿革和古今地名變化等;四是要識別不同歷史地圖的學習要求。如“唐代主要交通路線圖”主要要求指出水、陸交通要道、涉及的主要城市和國家等。利用地圖對知識進行歸納、分析、綜合,如把歷代疆域圖按時間順序加以貫穿,就能勾勒出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過程。
釋圖:教材上的插圖、彩圖,在老師的指導下,講清它的背景,反映的內容和問題,努力使自己通過觀察、分析、從而形成正確釋圖的能力。
八年級歷史的學習技巧
連接和發(fā)展思想
歷史是一連串事件的基礎,因此擁有正確的順序是成功的關鍵。這似乎很簡單,甚至無關緊要,但仍然很重要。因此,必須確保你的筆記遵循時間順序。你應該按主題劃分學習筆記,然后按年,數十年和幾個世紀劃分。
書籍和筆記通常會詳細涵蓋事件。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必記住有關某個主題的大量注釋。相反,最好在事實之間建立聯(lián)系。這些事件應遵循邏輯順序以幫助你理解和記住它們,因此,一目了然地可視化所有這些信息以及每當你準備重新考試時,思維導圖的使用都會非常有幫助。然后,你可以根據需要在“注釋”中添加其他信息。一種可能被證明非常有益的技術是將你正在研究的每個事件劃分為“原因”,“事件”和“結果”。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上一篇: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下一篇:歷史八年級下冊的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