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怎么辦?
前兩天有位用戶跟我訴苦:
“兒子上二年級了,最近每天被老師電話投訴,說孩子不認真,老師一轉身就做小動作,考試考的不好也無所謂,雖說有時候考的也不算太差,但都是一些很基本的題算錯了,說他兩句還頂嘴,說下回注意,下回結果又錯了,對學習一點都不認真。”
這位媽媽的顧慮我完全能夠理解,學習成績不好,尚且有辦法提高,但如果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不改變的話,對孩子整個三觀的塑造都會產生影響。
所以,我們照例邀請李老師來解答這個問題:
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端正,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
學習態(tài)度不好常常有內在的根源,不解決根源,只是責怪孩子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一點兒用也沒有。
造成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原因可以大致有三類:
一是孩子學習壓過大而產生了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
現在的孩子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常常超負荷運轉。有的孩子或由于基礎差,或由于沒有及時彌補不足,成績落后,成了差生,要想趕上成績好的又沒信心。
這種長期的落后,使孩子的自信心嚴重受挫,進而產生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
二是孩子因貪玩而產生了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
孩子小時候都是遵循“快樂原則”的,他們會選擇性地投入到各種活動中。游戲、手機等就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渠道,那些認為讀書枯燥無味的孩子在這些娛樂活動中找到了快樂,獲得游戲勝利后的成功體驗,使他們不能自拔,無心學習。
三是家庭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產生了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
有些父母自己的教育方法欠缺,比如對孩子百依百順,助長了孩子的優(yōu)越感,使孩子喪失了進取心而不愿學習;還有些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認真學習,一方面自己通宵達旦地打麻將、玩手機。這樣的父母并沒有給孩子樹立起很好的榜樣,間接惡化了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
孩子學習態(tài)度是由一個漫長的過程形成的,因此解決的辦法也相對漫長。父母如何端正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呢?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用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流
高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的變化,知識的增加,對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盡管他們的認識可能在父母看來比較幼稚、膚淺,但家長要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并采取恰當的方法與他們交流。
不要采取過分偏激的教育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犯錯誤的時候,一旦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應耐心聽取孩子的意見,幫助孩子分析犯錯誤的原因,切不可不問青紅皂白胡亂批評一通,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走上極端。
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家長首先應該關心孩子,千萬不要挖苦、諷刺,并幫助分析失利的原因。如果是態(tài)度不端正造成的,則應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
希望對你們有用。
轉變學習態(tài)度 營造濃厚學風——大寨中心小學“抓班風 促學風”主題班會
為了促進班風建設,形成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帶動全校的學風建設,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大寨中心小學于2019年4月22日組織各班召開“抓班風 促學風”主題班會。
各班主任結合課件、班級實際情況,給學生講解了正班風、促學風的意義,加強了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紀律、學習、常規(guī)、衛(wèi)生等方面提出了嚴格要求。有些班級還采用了多種形式,如知識競賽、演講、講故事等形式,讓主題班會課深入人心。
各班主任在班會中還告訴孩子們,只有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嚴于律己,才能充分利用寶貴時間,發(fā)展自己的智力與潛力,并教育孩子要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自控能力,刻苦學習,努力拼搏,認真投入到學習中去!
請各家長認真閱讀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并督促學生做到不帶手機、電話手表、平板電腦進學校。
通過此次班會,使同學們進一步明確做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的基本要求,對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也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認識水平,增強了集體凝聚力、向心力,促進了優(yōu)良學風班風的形成。
來源:楊陵區(qū)大寨中心小學
怎樣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作業(yè)態(tài)度
下一篇:怎樣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