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怎樣分層教學?高中學生由于他們的智力因素和學習能力的不同,數學基礎也不同,導致成績有差異。表現為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的不同。通過分層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進步,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這就是教學的成功所在。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高中數學怎樣分層教學,希望對你有幫助!
1高中數學怎樣分層教學
一、了解學生的層次差異
分層教學是針對學生的差異開展的,所以要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差異為基礎。在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數學基礎前提下,進行科學教學方法的選擇和確定,而這個過程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老師要通過幾次測驗,才能了解學生的原有基礎,明晰他們之間的差異情況。然后根據實際教學內容,設計分層教學的策略。設計提問的梯度,設計習題的梯度,以及怎樣實施等,既要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又要實現教學目標。了解學生要接觸學生,與他們溝通,掌握他們的學習需求,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教材是教學的藍本,是教學活動依據。老師只有正確使用教材才能實現高效課堂。掌握和深刻理解教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也是分層教學的關鍵。老師吃透教材,才可以進行分層教學的設計和實踐。數學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知識體系,因此在理解教材和進行教學設計時,老師要有一個高屋建瓴式的總體把握,要站在全冊內容的角度、一個單元的角度去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特別是教學目標的確定,對不同學生的教學目標要有區(qū)別。在充分認識學生的層次差異后,設計教學,讓出色的學生“吃得好”,讓一般學生“吃得飽”。對學生的學習和鞏固練習都進行分層,提問有梯度,習題也要分為提高組和鞏固組兩種。這樣學生的潛能被挖掘出來。
三、分層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分層教學對老師來說,工作量增加,備課任務、批改任務都增加了許多,而這種負擔的增加也是分層教學落不到實處的關鍵。其次,分層教學要注意實效性,不要為了分層而分層,使分層教學流于形式。分層教學不要孤立進行,要和其他方法結合起來,互相彌補,更不要一味地把所有教學都分層,要注意實效性和實用性,根據課程內容有選擇地進行。分層教學要注意學生的潛能開發(fā),以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為目標。
2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1、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和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要善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教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F代化教學手段,其顯著的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四十五分鐘的內容在四十分鐘中就加以解決;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臨近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
3、充分發(fā)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
3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教學
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是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前提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活動只有在強烈的學習動機的驅使下,才會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币虼耍跀祵W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愉悅的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這樣才會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得以激發(fā),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創(chuàng)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教師上課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充沛的情感和形象的語言,真正進入授課情境;其次應注意利用“設疑激趣”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一開始就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如講矩形時,自制平行四邊形教具,利用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將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有一個直角的平行四邊形。通過演示觀察,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爭議、探索:在四邊邊長不變的情況下,平行四邊形在變動中成為一個怎樣的圖形?平行四邊形的什么發(fā)生了變化?(角),什么沒有變化?(邊)。矩形的定義是什么?它是什么四邊形的特殊的一種?除具有什么圖形性質外,還具有怎樣的特殊性質?一連串的問題激發(fā)學生主動去思考、探索。其三,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讓他們參與到“想一想、議一議、做一做”等活動中,去探求數學知識的奧秘,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規(guī)律,以打破學生被動聽課的沉悶局面,形成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生動而愉快的教學氛圍,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容易。
架設認知的橋梁,促使知識的正遷移,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條件
知識的正遷移指的是學習活動中,一種知識對另一種知識的積極的影響。學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數學學習的主要認知方式是“同化”和“順應”。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更新的過程中,往往要檢索自己認知結構中與新信息(知識)有關的信息(知識),使新知識在他們已有的認知結構中找到適當的“固著點”,進而達到“同化”新知識建立起新的認知結構的目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充分挖掘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可以利用的相關信息(知識),而且要努力提高他們的認知結構中對新信息(知識)的吸附、攝取和包容功能的有關信息(知識)的穩(wěn)定性和清晰度,從而“激活”學生認知結構中的“固著點”,促進知識的正遷移。
例如,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學生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后,我讓學生判斷一組平面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學生觀察后,對“平行四邊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產生了不同意見,形成了爭論。我沒有馬上把正確的觀點告訴學生,而是及時組織了學生交流,學生交流后認為:如果平行四邊形的四條邊一樣長,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我用商量的語氣說:“那我們不妨剪一個四條邊一樣長的平行四邊形,看看是不是一個軸對稱圖形?”隨即剪了一個四條邊一樣長的平行四邊形。通過對折驗證了四條邊一樣長的平行四邊形成了菱形,是軸對稱圖形。學生受此啟發(fā),還主動深入探討發(fā)現“一般三角形不是軸對稱圖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薄耙话闾菪尾皇禽S對稱圖形,等腰梯形是軸對稱圖形”。學生通過交流,促進了知識的正遷移,使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還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4營造數學課堂氣氛
營造寬松氛圍,平等民主,快快樂樂學數學
要想讓學生喜歡學數學,我認為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也是極其重要的。所謂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就是民主的、外向的和開放的,應鼓勵學生自由思考、自主發(fā)現甚至敢于批評爭論,讓周圍環(huán)境成為激發(fā)學生靈感的場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倡和鼓勵三個挑戰(zhàn):一是向教師挑戰(zhàn),鼓勵學生發(fā)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向課本挑戰(zhàn),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向權威挑戰(zhàn),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否定權威的結論。
實踐證明,要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關鍵就在于教師要能真正放下架子,拋開條條框框,努力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求異創(chuàng)新。只有有了這樣一個寬松的創(chuàng)造空間,學生才能敢說、敢做、敢標新立異,創(chuàng)造潛能才能源源不斷地激發(fā)出來。
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
加強實踐活動,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 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通過實驗、動手操作、嘗試錯誤和成功等活動,讓學生接觸貼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身邊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掌握觀察、操作、猜測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發(fā)現意識。 例如:在組織一次班會之前,請同學們預算一下需要多少費用。先告訴學生現有經費多少,再要求學生調查活動所需物品的價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帶、氣球需要多少錢等。
調查后繪制成表格,并要求學生思考探究:根據學生人數去購買各種小吃、水果需要購買多少?有多少種購買方案?哪一種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礎上既能把教室裝扮得最漂亮又能讓同學們吃得最開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學可以獎勵一顆智慧星。這樣學生們三五成群,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們將各自的探究結果匯報給教師后,教師將較有代表性的方案選出讓學生進行比較探究,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種或幾種加以表揚獎勵。這樣將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有效的將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外生活中。
高中數學怎樣分層教學相關文章:
1.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方法
2.高中數學老師教學工作心得總結
3.高中數學學習方法:知識點總結最全版
4.高中數學教師教學工作心得總結
5.高二數學組教學計劃
6.高一學生數學學習心態(tài)與方法
7.高中數學教師個人教學工作心得總結
8.高中數學的100個學習方法與高中數學48條秒殺的公式
9.高一數學學習的五個障礙和應對方法
10.高二數學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如何進行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
上一篇:高中數學怎樣分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