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高效課堂小組建設的說明
一、合作小組構建
(一)基本形式
合作學習小組通常由6名(也可以是3-4名,決不可8人一組)學生組成,遵循的原則“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所以在構成上要求小組成員的性別、學業(yè)成績、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著合理的差異,使每個小組成為全班的縮影或截面。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在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開競爭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操作方式
以構建6人合作小組的操作程序為例,全班可以組成10—12個合作小組。
(1)從全班挑選出10-12名學習成績好、組織能力強,在同學中威信較高的學生擔任每組的行政組長,全面負責小組的各項事務。(產生這10-12名學生,可以通過競聘產生,如:公布崗位,學生自主申報,公開競聘,頒發(fā)聘書,聘期一學期,也可由班主任任命。)
(2)根據學業(yè)水平、學習能力、管理能力、性別、性格差異等將其余學生分配到各個小組,使各組的綜合實力基本處于同一個水平。6名組員按照學業(yè)水平的高低分別編號為A1、A2、B1、B2、C1、C2;A層次的2個學生面對面坐,B、C層次的學生分別坐在A學生的兩側,這樣既便于同一層次學生討論,又便于A學生對B、C學生的助學。
(3)由班主任與各科教師統(tǒng)一協調,根據每組成員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結構進行組間平行微調,使同號的組員實力相當,組際之間的各科水平和綜合水平基本平衡。男女比例要適當,而且每組都要有女生。為何呢?一般而言,女生書寫認真,步驟規(guī)范,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靈活,討論積極,往往注重結果,步驟不規(guī)范,書寫相對潦草,這樣男女生可以取長補短;再者,從思維方式上看,男生側重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而女生側重形象思維,在學習空間幾何時可以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有利于激發(fā)興趣)
(三)小組座位圖例
B |
A |
C |
C |
A |
B |
二、合作小組建設
(一)選出得力學科組長
采取自主申報制
(1)讓行政組長組織選出學科組長。(語、數、外、物化、政史、地生等)
(2)紀律組長和值日組長。
(3)值得注意事的是:小組的每一位成員都要擔任某個或者多個學科的組長或其它的管理、服務的任務,明確各自的職責。語文、英語組長要帶領早讀,所以要具有較好的學習基礎和組織能力。
(二)開展小組文化建設
(1)起組名:響亮而積極向上。
(2)做組徽:醒目而富有含義。
(3)制祖規(guī):富有警示作用且簡潔而有針對性。
(4)奮斗目標:近期與長遠目標。
(5)小組C卡:將小組文化制作成標志牌置于小組桌面,一方面展示各組的風采,另一方面也起到提醒作用。標志牌鼓勵手工制作,體現個性。例如:組規(guī)的制定,那些平時作業(yè)不肯寫,紀律不好的學生,讓他們去制定組規(guī),然后讓大家去討論,一旦出現問題,我們可以說組規(guī)是你定的,你自己對照,這樣對他們就具有很強的約束力。
注意:這些內容均要由小組的所有成員參與設計。
(三)組長的培訓
(1)明確分工。首先要明確行政組長、學科組長和紀律組長各自的責任和作用,并且指導他們如何開展各自的工作。比如,紀律組長著重要把握好幾個容易出問題的時間段:課間、沒有教師在場的活動課、自習課等。又比如,學科組長在檢查導學案完成情況時要重視檢查書寫和學習態(tài)度,忽視正確率;同時對于C層次的學生不要求完成難度過大的題目。又比如,語文、英語組長在早讀之前,如果本組成員基本到齊,就應當組織朗讀相關的內容。
(2)定期開會。目的是交流在工作中的心得體會,共同尋求高效的管理方法。召開組長會議的時候,班主任要到場傾聽,對于一些好的做法要適時地予以肯定、表揚和激勵,同時對于一些疑惑要加以指導,發(fā)現典型,加以推廣。
(四)團隊意識的培訓
(1)幫人就是幫自己。要讓優(yōu)秀學生明白,教會B、C層次學生學習,讓B、C層次學生把知識也學得懂的過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幫助BC層次學生不但不會影響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一枝獨秀不是春。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明白,高效課堂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的,個人的表現再好,成績再優(yōu)秀都不會得到肯定和表揚,只有小組的成績才是自己的成績,只有自己的團隊整體優(yōu)秀了,自己才是優(yōu)秀的。也以此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督促學生在小組內開展互助,提高整個小組的水平。
(五)學習規(guī)范的培訓
年級一定要制定統(tǒng)一要求。要使所有的學生熟悉掌握高效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基本要求。
A. 聽課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重點和訂正均使用紅筆做上醒目的記號。
B. 將典型的錯題整理在錯題集中及時復習。
C. 將同一學科的導學案分別整理在各自的文件夾內。
D. 合作和展示的要求:小組討論的時候要全體起立、聲音適中;展示的同學要自帶組內的粉筆、教棍;展示的聲音洪亮,肢體語言豐富,并用紅筆畫出關鍵詞。
(六)小組評價與激勵
小組的評價和激勵是促進合作型小組健康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是保持小組活力的關鍵所在。
(1)等級加分。無論是傳統(tǒng)課堂還是高效課堂,積極參與討論和展示的往往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這樣不利于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因此他們推行了等級加分的激勵體制,即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在展示的環(huán)節(jié)上得到的分值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A層次的學生每展示成功一次得到2分,B層次的學生則會得到4分,而C層次的學生則可以得到6分,以此鼓勵B、C層次的學生展示。為了得到更過的分數,A層次的學生往往會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想方設法教會B、C層次的學生,這樣一來,合作性學習小組的作用就充分體現出其優(yōu)越性了。
(2)進行考評。在教室前方黑板右上方有小組評價表 (我們也可以另外制作一塊放到教室前方北邊的墻上),分為預習、合作、展示、點評、反饋、合計六個部分,教師(或者學科代表)根據各組在課堂上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表現為其打分,每節(jié)課結束前對得分較高的小組適當地鼓勵。班級學習委員,每天將各組每節(jié)課的得分匯總填寫在評價表上,一周再匯總各組得分, 得分前三名的小組獲得本周星級小組稱號,并公示在班級榮譽欄中。
(3)實施星級小組和“五星”學生評比。他們制定“五星”、“星級小組”評價實施方案?!拔逍恰睂W生指的是勤奮之星、參與之星、點評之星、展示之星和希望之星。各“星”都有相應的評比標準。
小組合作考評表
1★ ▲ ▼ |
5 |
9 |
2 |
6 |
10 |
3 |
7 |
11 |
4 |
8 |
12 |
注:★代表回答流利并完整;▲代表回答基本符合要求;▼代表回答不合要求
(4)星級小組評比
A.每周表彰——每周總得分前三名的小組獲得本周星級小組稱號;同時還根據各人在課堂上的表現,評選出每周的“五星”學生,公布在教室外面的墻壁上。
B.每月表彰——每個月獲得星級小組次數最多的小組自動成為當月的星級小組;同時根據一個月的表現評選出五星學生。學校統(tǒng)一為他們照相,并在學校櫥窗展出。而且每個月都發(fā)榮譽證書。
C.學期表彰——每學期結業(yè)典禮上,還對整個學期的星級小組和“五星”學生進行表彰,頒發(fā)證書。
醒世恒言:一頭獅子領著一群羊可以打敗一只羊領著的一群獅子!
在“和合”課堂模式下如何批改導學案
贛榆外國語學校 王善法
“和合”課堂是以生為本、以學為本、以學定教的課堂,只有真實了解并把握學情,課堂教學才能有的放矢?!昂秃稀闭n堂倡導前置、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它以導學案為紐帶,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獨學、群學、活學來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導學案完成情況來檢驗學習效果。因此,科學合理地批改導學案,對及時了解學情,明白各個層次學生的“已知”與“未知”,凸顯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準確為課堂教學中“群學”與“活學”方案的實施提供可靠的信息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導學案該如何批改?是否需要全批?
就時間段而言,“和合”課堂大可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時間段不同,導學案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一般情況下,應做好兩次導學案批改工作。
第一次批閱在獨學后、群學前。目的是了解學生獨學態(tài)度、獨學習慣和獨學能力,主要是掌握學生獨立時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會,不同層次學生主要收獲是什么,主要問題是什么。本次批閱一是要迅速瀏覽(不是全批)所有學生的導學案,判斷學生是否盡其所能進行獨學,不求人人做完,但求人人做出會做的部分,并能標出困惑或問題,對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反應出獨學的真實情況。二是要在上中下三個層次中分別選取三分之一左右導學案樣本(每個小組都要選取),進行認真分析,了解各個層次學生的學情,將學生的收獲和困惑進行系統(tǒng)梳理,作為課堂“群學”過程中展示、質疑、爭論的重點(即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實際操作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在課前讓學生代表將自己的學習收獲或者存在的疑問板書在黑板上,供“群學”時引用。第一次批閱時導學案可能會出現較多錯誤,這是正?,F象,因為獨學階段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不全面的,是淺層次的。
第二次批閱是在達標檢測反饋整理后,目的是檢查“群學”過程中糾錯、落實情況,達標檢測情況,反饋整理情況,為下一步調整教學方案,因材輔導提供信息。導學案收齊后要迅速瀏覽:“群學”時是否留下糾錯痕跡;達標檢測完成與互批情況如何;反饋整理是否到位;問題標注是否用雙色筆;導學案內容是否寫滿等,只要符合這些要求,即可過關。對發(fā)現的個別問題要及時幫扶,尤其學習態(tài)度的幫扶更為重要。批閱后要及時返還給學生,學生再次整理并按序裝訂成冊以備后面復習之用。
導學案的批閱是為了調研學情,以學定教,方法可以靈活多變,可以是老師獨批,可以是師生互批,可以是課堂現場面批,還可以是課后面批,只要教師親自參與,了解并掌握真實全面的學情,導學案批改的目的就達到了。
贛榆縣外國語學校“和合”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試行)
項 目 |
內 容 |
得分 |
|
學習目標 (6分) |
符合課程標準(3分) |
·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
|
符合學生實際(3) |
·目標明確、具體,與學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相適應,關注學生差異。 |
||
學習條件 (31分) |
導學案編制與使用(15分) |
·導學案在有效時間內提前下發(fā),預習部分學生完成并批改 ·突出重點、難點,內容結構完整、層次清晰。 ·導學案要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內容精致化,導學簡單化。 |
|
學習指導 (8分) |
·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 ·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有效指導。 ·根據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恰當的問題情境。 ·教師的語言準確,有激勵性和啟發(fā)性。 |
||
參與態(tài)度 (8分) |
·對問題情景能很好關注。 ·參與教學活動積極、主動。 ·上課學生無打瞌睡現象。 ·學生無不遵守紀律現象。 |
||
學生參與 (27分) |
參與廣度 (9分) |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數較多。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方式多樣。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充分。 |
|
參與深度 (9分) |
·能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或能發(fā)表個人見解。 ·能按要求獨立思考,多角度分析問題。 ·學生間能主動傾聽、合作、分享。 |
||
學習調控 (9分) |
·能夠根據反饋信息對教學進程進行適當調整。 ·及時采用積極,多樣的評價方式。 ·機智地處理臨時出現的各種情況。 |
||
學習氣氛 (30分) |
寬松程度 (9分) |
·學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學生的回答問題得到鼓勵,質疑問難得到贊許。 ·學習進程張弛有度。 |
|
融洽程度 (6分) |
·課堂氣氛活躍、有序。師生精神飽滿。 ·師生、生生交流和諧、平等、積極、有效。 |
||
目標達成度 (15分) |
·構建良好的認知結構。能靈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多數學生能完成學習任務。 ·鞏固案(或當堂檢測)在規(guī)定的單位時間內完成,合格率較高。 |
||
學習效果 (6分) |
成功體驗 (6分) |
·學生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愉悅。 ·學生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
贛榆縣外國語學校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