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閱讀的習慣吧,閱讀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藍袍先生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藍袍先生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我依稀記得,爺爺死后,父親脫下了藍色長袍,換上了一件藏青色布袍,一來表示給爺爺?shù)耐鲮`守志守節(jié),二來標志著他已過而立之年,該脫下青年時期的藍色長袍了。爺爺死后,父親似乎一下子變成了另一個人,那眉骨愈加隆起,像橫亙在眼睛上方的一道高崖,眼神也散凈了靈光寶氣,純粹變成了一副冷峻威嚴的神色,在學堂里,他不茍言笑,在那張四方抽屜桌前,正襟危坐,腰部挺直.從早到晚,也不見疲倦,咳嗽一聲,足以使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嚇一大跳,來去學堂的路上,走過半截村巷,抬頭挺胸,目不斜視,從不主動與任何人打招呼。別人和他搭話問候時,他只點一下頭,腳不停步,就走過去了。
在我18歲的時候,父親把我推到了那座黑皮太師椅上。
過罷正月十五,私塾又開學了。我穿上藍布長袍,第一次去坐館,心里怎么也穩(wěn)實不下來。父親一般先讀書,后晌才寫字,我也應該這樣做。我在父親用過的石硯臺上滴上水,三只指頭捏著墨錠,緩緩地研磨。
我剛寫下兩字,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藍袍先生——”
我的腦子里轟然一聲爆響,耳朵里傳來學堂里恣意放肆的哄笑的聲浪。我轉過頭,看見一張傻乎乎愣笑著的臉,這是村子里一個半傻的大孩子。這個傻瓜蛋兒,打破他的腦袋,也不會給我起下這樣一個雅號的,我立即追問:“誰叫你這么稱呼我?”
教室里的笑聲戛然而止,靜默中潛伏著許多期待。
“他……他不叫我說他的名字?!鄙底诱f。
“你說——他是誰?”我冷眼追問。
“我不敢說——他打我!”傻瓜怕了。
“我先打你,看你說不說!”我說。
我從桌上摸過板子,那塊被父親的手攥得把柄溜光的柳木板子,攥到我的手里了,心里微微忐忑了一下,我就毫不退讓地說:“伸出手來!”
我從他的背后拉過他的左手,抽了一板子,傻子當下就彎下腰去,用右手護住左手嚎啕起來:“馬娃子,你教我把人家叫‘藍袍先生’,讓我挨打……嗚嗚嗚嗚嗚……”
我立即站起來,一下子瞅住楊馬娃,命令:“楊馬娃,到前頭來!”
楊馬娃虎不失威,晃一下腦袋,走到前頭來了。
“是你教唆他的嗎?”我斥問。
“不是?!彼届o地回答,早有準備。
“就是你!”傻子瞪著眼,“你說……”
“誰能作證呢?”楊馬娃不慌不急。
“……”傻子急迫地瞪著眼。
“不要作證的人!”我早已不能忍耐這種惡作劇還在繼續(xù)往下演,“伸出手——”
楊馬娃伸出手來。他的眼里滑過一縷無可奈何的神色,漫不經(jīng)心地瞅著對面的墻壁。
我抽一下板子,那只手往下閃了一下,又自動閃上來,沒有躲避,也聽不到挨打者的呻喚。我又抽下一板子,那只手依然照直伸著……教室里很靜,聽不到一絲聲響。我記得父親打板子的時候就是這樣,從來不看被打者的臉,更不聽他們的呻吟和求饒,只是打夠要打的數(shù)字。我抽下五板子了……
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說:“先……先先先生!馬娃叫我叫你‘藍袍先生’,我說你要打手的,他說不會,你和俺倆都是在一塊念書的,不會打手的。他就叫我跟你耍玩,叫‘藍袍先生’……我往后再不……”
我似乎覺得胳膊有點沉,抬不起來了,再一想,如果馬娃一直不開口,我能一直打下去嗎?倒是借傻瓜求情的機會,正好下臺,不失威風也不失體面。傻瓜先爬起來,深深地鞠了一躬,跑下去了,楊馬娃則不慌不忙,文質彬彬地鞠了躬,慢慢走回到座位上去了。
楊馬娃退學了。對楊馬娃的退學,我也不覺得遺憾。楊馬娃早該退學去做莊稼或當相公去了,只是生得矮小,父母疼其體力不支,就叫他在學堂多混幾年……遲早是要走的。
兩月過去了,沒有發(fā)生什么意外,秩序正常。我從村中走過去時,可以踏出緩急有致的腳步了,再不緊張了。我在教桌前端直坐一晌,看書或授課,不再覺得腰酸腿困了。人說,我活脫就是二十年前我爸的原樣兒!連脾氣也跟我爸一模一樣了。
(選自《藍袍先生》,有刪改)
1.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小說描寫“我”用板子抽打楊馬娃時,運用了環(huán)境描寫等描寫手法,“教室里很靜,聽不到一絲聲響”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氣氛。
B. 小說對“我”的父親著墨不多,卻刻畫出父親的鮮明性格,如寫父親走路時不與人搭話,反映出父親膽小怕事的特點。
C. 小說中的父親有著重要作用,上承爺爺?shù)乃桔咏逃?,下啟“我”的私塾教育,父親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D. 小說圍繞“我”與楊馬娃的矛盾展開,“我”頂替父親成為一名私塾先生,第一天就受到了沖擊挑戰(zhàn),最終“我”戰(zhàn)勝了楊馬娃。
2. 分析文中畫線的兩個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與表達效果。
(1)那眉骨愈加隆起,像橫亙在眼睛上方的一道高崖。
(2)他的眼里滑過一縷無可奈何的神色,漫不經(jīng)心地瞅著對面的墻壁。
3. 小說的標題“藍袍先生”,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答案】
1. B
2. (1)運用比喻的手法,將“眉骨”比喻為“高崖”,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父親在爺爺去世后眼睛深陷以及眼神冷峻嚴厲的外貌特征。
(2)運用細節(jié)描寫(神態(tài)、動作描寫),表現(xiàn)楊馬娃對挨打的無奈,內心對“我”些微反抗。
3. ①標題一語雙關;②“藍袍先生”是指小說中像“我”一樣穿著“藍袍”的私塾老師;③“藍袍”成為舊教育的象征,“我”作為祖輩父輩任教的私塾的繼承者,“我”在繼續(xù)著陳舊迂腐的教育制度。
語文必背古詩
1.《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jié)奏鮮明,增強語勢,長于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
(8)反問:態(tài)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榕樹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下一篇:鵲踏枝古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