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風起,驚落一樹蟬聲。急雨過后,河面上幾只白鷺在悠閑地滑翔,它們閃電的翅膀時而掠過水面,漾起一波波浪痕。錦江,這條詩意蕩漾的河流,滋養(yǎng)著源遠流長的巴蜀文明,滋養(yǎng)著沿河兩岸的風情詩話。當年詩圣杜甫對酒當歌“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如今時過境遷,晴好的天氣站在城市中一扇飄窗前遠眺,依然可以神遇“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山景,而“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水景,卻早已伴隨河面水位的逐年下降,陸路、航空交通運輸?shù)娜找姘l(fā)達,成為一段久遠的歷史記憶。
偶然翻開一冊泛黃的書頁,1271年夏天,涼爽的海風從亞德里亞海吹過來。威尼斯青年馬可波羅踏上了前往遙遠中國的神秘旅程。這位意大利探險家在其游記《東方見聞錄》之《成都府》章節(jié)中這樣描述與成都的一場艷遇:“有一大川,經(jīng)此大城,川中多魚,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眾,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甚者。”這無疑是距今739年前成都錦江河面上一幅熱鬧非凡的“清明上河圖”。想必獨坐江邊悠然垂釣的百歲老人,也未必親眼見過書中的場景。惟有錦江岸守望千年的銀杏樹緘默不語,見證了世事人境的世代變遷。
沿江而行,蟬聲不絕于耳,望江樓公園天圓地方的青青墓冢依然傳說著那段凄美的愛情。當年衣袂飄飄的薛濤與才華橫溢的元稹在成都偶然相遇,竟然是那驚鴻一瞥的一見鐘情。哪管它前路迢迢,哪管它年歲懸殊,七歲能詩的薛濤與八歲能文的元稹相見恨晚,芙蓉樹下對酌,柳浪江上纏綿?;ㄈ菰旅驳亩嗲椴排媚拒饺仄で墒种谱髁颂壹t色小彩箋,揮筆寫下“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北磉_渴望與元稹雙棲雙飛的意愿。
可嘆好景不長。一年之后,風流才子元稹奔仕途,策馬長安一去杳無音信。一生漂泊仕途坎坷的元稹,終究沒有再回望一眼當年錦江岸桃紅柳綠的花好月圓。心潔如冰雪的薛濤淚眼望穿,獨自轉(zhuǎn)身收斂起心底的憂傷,潛心制箋吟詩填詞,終日與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同時代的詩人一唱一和,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浪漫詩篇,成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
如今在成都浣花溪畔,在文殊院、文殊坊依然隨處可見她當年用木芙蓉樹皮制作的那種桃色小彩箋,人們親切地喚它“薛濤箋”。
蟬聲“吱吱”爬上夏天的枝頭樹梢,在大慈寺幽深的禪院、在杜甫草堂獨立風中的茅屋旁,在寬窄巷子褪色的青磚灰瓦間合奏一曲天地自然和諧地交響……
偶然翻開一冊泛黃的書頁,1271年夏天,涼爽的海風從亞德里亞海吹過來。威尼斯青年馬可波羅踏上了前往遙遠中國的神秘旅程。這位意大利探險家在其游記《東方見聞錄》之《成都府》章節(jié)中這樣描述與成都的一場艷遇:“有一大川,經(jīng)此大城,川中多魚,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眾,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甚者。”這無疑是距今739年前成都錦江河面上一幅熱鬧非凡的“清明上河圖”。想必獨坐江邊悠然垂釣的百歲老人,也未必親眼見過書中的場景。惟有錦江岸守望千年的銀杏樹緘默不語,見證了世事人境的世代變遷。
沿江而行,蟬聲不絕于耳,望江樓公園天圓地方的青青墓冢依然傳說著那段凄美的愛情。當年衣袂飄飄的薛濤與才華橫溢的元稹在成都偶然相遇,竟然是那驚鴻一瞥的一見鐘情。哪管它前路迢迢,哪管它年歲懸殊,七歲能詩的薛濤與八歲能文的元稹相見恨晚,芙蓉樹下對酌,柳浪江上纏綿?;ㄈ菰旅驳亩嗲椴排媚拒饺仄で墒种谱髁颂壹t色小彩箋,揮筆寫下“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北磉_渴望與元稹雙棲雙飛的意愿。
可嘆好景不長。一年之后,風流才子元稹奔仕途,策馬長安一去杳無音信。一生漂泊仕途坎坷的元稹,終究沒有再回望一眼當年錦江岸桃紅柳綠的花好月圓。心潔如冰雪的薛濤淚眼望穿,獨自轉(zhuǎn)身收斂起心底的憂傷,潛心制箋吟詩填詞,終日與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同時代的詩人一唱一和,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浪漫詩篇,成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
如今在成都浣花溪畔,在文殊院、文殊坊依然隨處可見她當年用木芙蓉樹皮制作的那種桃色小彩箋,人們親切地喚它“薛濤箋”。
蟬聲“吱吱”爬上夏天的枝頭樹梢,在大慈寺幽深的禪院、在杜甫草堂獨立風中的茅屋旁,在寬窄巷子褪色的青磚灰瓦間合奏一曲天地自然和諧地交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