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探路》一課,是課程教材研究所綜合文科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著的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的第四單元的第二個主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以下的內容,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校外探路表格教案一
1.觀察、熟悉學校周邊環(huán)境,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相關體驗。
2.正確辨認方向,了解路線圖的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周邊的路線圖。
重點:了解路線圖的作用,看懂簡單的路線圖。
難點:知道畫路線圖的方法,學畫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所以本課主要采取活動體驗、實際考察等教學策略,以促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并采用討論、交流等教學方法,從而使本課教學能夠產生最大化的有效。
【教學過程】
活動一:重溫故里,學會認路
老師出示收集的學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圖片、照片,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地方。(同時滲透、理解“標示性”建筑物的含意)
A、激趣:(出示配樂圖片)
B、學生猜圖片:這是哪兒?我們學校大門朝西,以學校為中心,它在哪個方位?
C、總結引導:這些圖片都有什么特點?(代表性、典型性、標志性)
活動二:初嘗畫“路線圖”
A、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校來了許多客人,(來,我們與這些客人打個招呼。)這些客人們來自閩西各地,但他們都會在新泉“車站”下車,從“車站”到我們“學?!蹦阌心男┓绞?哪種方式最簡單、實用而且還省錢?
B、你能告訴客人怎么走嗎?朝哪個方向?一路上都會經過哪些有標志性的建筑物?(板書:辨清方向、找“標志性”建筑物)
C、鼓勵:感謝你為我們的客人節(jié)省了車費,而且還鍛煉了身體。
D、畫“路線圖”。
現(xiàn)在知道怎樣畫了“路線圖”吧!那,拿出紙張開始畫吧。(紙張一)
E、交流、展示,解說、鼓勵。
①客人們根據(jù)這張路線圖,能找到我們學校嗎?(提醒糾正:如能多個圖例,一定會更清楚的。)板書:設計圖例
②你一定會得到所有客人頌許(笑臉)的。
F、總結畫路線圖的方法。
結合板書總結:(板書:安全抵達)
活動三:介紹新泉,繪畫路線圖
過渡1:分為五組:美食組、風光組、療養(yǎng)組、機構組、綜合組。
過渡2:分組活動。(做好組名稱牌子)
過渡3:同學們愿意給客人們做導游嗎?
A、分組交流:
B、師發(fā)紙(紙張二),學生交流、繪圖。
C、展示(學生根據(jù)路線圖介紹,其他同學補充、評價)
D、總結:
活動四:課外延伸,活動天地
1.過渡:
2.師小結:
3.作業(yè):每個同學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圖。完成路線圖后,把你畫的路線圖交給爸爸媽媽,讓他們評一評,在☆打上“√”。(紙張二)
校外探路表格教案二
教學目標:
1. 觀察、熟悉學校周邊環(huán)境,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相關體驗。
2. 正確辯認方向,了解路線圖的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周邊的路線路。
活動準備:
1. 師生收集學校周圍標志性建筑或景觀的照片、圖片。
2. 學生準備彩色筆。
第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讓我來考考你
1. 老師出示收集的學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圖片、照片,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 學生相互考考對方。
二、“探路特別小隊”在行動
1. 激趣,引出“探路特別小隊”
2. 小組討論,確定“探路特別小隊”行動的方向及任務
3. 全班交流,完善小組方案,師相應指導或提出建議,
4.“探路特別小隊”出發(fā)(帶上紙、筆)
延伸活動:
各小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利用課作時間繼續(xù)進行活動。
第二課時
活動過程:
一、各小組整理“探路特別小隊”活動資料
二、交流、匯報
1. 各小組匯報“探路”過程,并展示活動過程各種形式的記錄資料或其他相關資料。
2. 小組自評、互評“探路”行動,并導入下一活動。
三、認識“路線圖”
1. 學生自己讀教材P62-63的路線圖,說一說,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2. 合作學習,討論并試著解答“讀路線圖”遇到的疑問。
3. 試一試、畫一畫自己“探路”路線圖。
4. 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并討論路線圖的作用和畫的方法,并將討論的結果寫在教科書上。
延伸:
讓學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線圖畫得更清楚。
第三課時
準備:
每個學生先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點)
一、 看一看、猜一猜、評一評、改一改
1. 將每個人畫的路線圖放在一起,然后隨意抽取幾張圖,展示給大家看。
2. 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評一評:依據(jù)上節(jié)課總結的路線圖的畫法評一評。
4. 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見,或者上臺改一改。
二、“探路小隊”在行動——看圖尋路
1. 學生自愿組合成小組,抽取一張路線圖,并與圖的“小作者”交流意見。
2.“探路小隊”制訂看圖尋路方案。
3.“探路小隊”看圖尋路活動出發(fā)(各小組帶著路線圖從學校出發(fā))。
三、“看圖尋路”活動匯報
1. 各小隊匯報自己實地探路與路線圖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 路線圖的“小作者”根據(jù)意見修正圖。
備注:學生第二節(jié)課課前趕回學校。
校外探路表格教案三
教學目標:
1. 觀察、熟悉學校周邊環(huán)境,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相關體驗。
2. 正確辯認方向,了解路線圖的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周邊的路線路。
活動準備:
1. 師生收集學校周圍標志性建筑或景觀的照片、圖片。
2. 學生準備彩色筆。
第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讓我來考考你
1. 老師出示收集的學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圖片、照片,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 學生相互考考對方。
二、“探路特別小隊”在行動
1. 激趣,引出“探路特別小隊”
2. 小組討論,確定“探路特別小隊”行動的方向及任務
3. 全班交流,完善小組方案,師相應指導或提出建議,
4.“探路特別小隊”出發(fā)(帶上紙、筆)
延伸活動:各小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利用課作時間繼續(xù)進行活動。
第二課時
活動過程:
一、各小組整理“探路特別小隊”活動資料
二、交流、匯報
1. 各小組匯報“探路”過程,并展示活動過程各種形式的記錄資料或其他相關資料。
2. 小組自評、互評“探路”行動,并導入下一活動。
三、認識“路線圖”
1. 學生自己讀教材p62-63的路線圖,說一說,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2. 合作學習,討論并試著解答“讀路線圖”遇到的疑問。
3. 試一試、畫一畫自己“探路”路線圖。
4. 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并討論路線圖的作用和畫的方法,并將討論的結果寫在教科書上。
延伸:讓學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線圖畫得更清楚。
第三課時(可以把下課時間連在一起)
準備:每個學生先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點)
一、 看一看、猜一猜、評一評、改一改
1. 將每個人畫的路線圖放在一起,然后隨意抽取幾張圖,展示給大家看。
2. 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評一評:依據(jù)上節(jié)課總結的路線圖的畫法評一評。
4. 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見,或者上臺改一改。
二、“探路小隊”在行動——看圖尋路
1. 學生自愿組合成小組,抽取一張路線圖,并與圖的“小作者”交流意見。
2.“探路小隊”制訂看圖尋路方案。
3.“探路小隊”看圖尋路活動出發(fā)(各小組帶著路線圖從學校出發(fā))。
三、“看圖尋路”活動匯報
1. 各小隊匯報自己實地探路與路線圖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 路線圖的“小作者”根據(jù)意見修正圖。
備注:學生第二節(jié)課課前趕回學校。
校外探路表格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