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故事很多很多,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下面一起來看看最美的家庭事跡材料 出租車司機的孝道。
我是金鄉(xiāng)西社區(qū)的一名普通的居民,今年35歲,以一名出租車司機,要說起孝順,居民們都夸我們是有名的孝順之家。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不會用華麗的詞匯來解釋孝順的意義,但我可以講講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小事來理解對孝順的點點感悟。
我們是一個五口之家,子孫三代,上有一位84歲的奶奶,一位61歲的母親,一位賢妻和一位12歲的兒子。母親有兩個兒子,我是長子,現(xiàn)都已經(jīng)成家,父親去世的早,在鄰居的幫忙下我們已經(jīng)分了家,并協(xié)商好老人的贍養(yǎng)問題。規(guī)定每家一個月,輪班住,我否決了這個提議,因為弟弟一家三口在北京租房住,房子很小,兩人都上班,沒有時間照顧老人,而且在北京城里居住,人生地不熟也的不習(xí)慣,所以我斷然決定不讓他們?nèi)サ艿苣抢锷?,一切都安排在我家?/p>
對于孝順,我的理解就是“不讓老人生氣,做到開心生活每一天”。天下友善孝為先,中華兒女都知道,其實道理很簡單,不能和老人常住在一起,可以多打電話。常住在一起的,可多傾聽他們的事情,古代有舜帝孝順感動后母的事跡,今天的我也能大孝老人,要說我們對老人好,其實也沒做什么,都是憑著自己的良心、善心對待自己的親人。因為父親的突然病故使我成為家中的頂梁柱--真正的男人,我撐起了這個五口之家。為了不讓家里人難過,我們決定將奶奶和媽媽接到平谷的樓房住。換個環(huán)境會好一些,但是我們區(qū)里的樓房是6層,雖然不算高,但是上上下下背老人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每當(dāng)想起眼前的困難,我都會挺過去,我是家里的男人,我一定行。我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妻子開了一個信息部,全家的經(jīng)濟來源都靠我和妻子支撐,10幾年來媽媽和奶奶和我們一直住在一起。他們的身體體弱多病,每年的醫(yī)療費都很昂貴,也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日子雖然過得很拮據(jù),但生活的很幸福。記得有一次, 81歲的奶奶,經(jīng)常便秘,每次奶奶大便時,我們都集體來幫忙,有時很困難,看到奶奶滿臉的躊躇,我就幫她用手扣,通完后,大便噴得到處都是,有時噴到墻上、地上、浴池內(nèi)、毛巾上,還有我的衣服上等等,此種情景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我于是就叫上妻子和兒子來幫忙,就順便幫助奶奶洗澡,一遍擦洗全身,奶奶一遍問我說:“臭不臭啊?”我連忙回答“臭臭臭,太臭了”,奶奶臉上立刻晴轉(zhuǎn)陰,但我又忙說:“臭香,臭香的,好吃”。奶奶又瞬間被我逗得開懷大笑??吹侥棠谈吲d的心情,我們也很開心。再臟再累我們都能忍受。他們二老都腿腳不利索,每次都將尿盆端到屋里,這個任務(wù)就交給了我5歲的兒子,無論春夏秋冬,兒子從5歲到現(xiàn)在的12歲,已經(jīng)堅持了7個年頭,孩子從小到大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敬老、愛老的習(xí)慣。從孩子會拿筷子開始,就先學(xué)會給奶奶夾菜。有什么好吃的都想著二老,又一次,孩子中午放學(xué)回家,媽媽住進了醫(yī)院,妻子忙前忙后的在醫(yī)院伺候,中午沒有時間給孩子做飯,我又剛剛夜班回來,困得不得了,看見兒子回來,我就從口袋掏出20元錢給兒子,讓他自己在外面買點吃的,等一小時后,他又回來,說餓,我就發(fā)火罵他,剛發(fā)完火,妻子就來電話說:“兒子把飯先送到醫(yī)院讓他奶奶和我先吃,自己沒有吃,你和兒子一起湊合吃點吧!”我當(dāng)時就被感動了,我哭了,一把抱起兒子說,對不起,我冤枉你了,走,爸帶你吃好的去,我覺得孩子真的長大了,知道心疼人了,比我強,比我還孝順。
我一休班就陪著奶奶和媽媽在家打麻將和玩所胡,定時量血壓和按摩,妻子和我都快成半個醫(yī)生了,妻子從來都沒有任何怨言,也從不爭弟弟怎么不管老太太,我覺得我真是找到了天下最善良的妻子,和我能夠攜手走一生一世。因為我的職業(yè)的緣故,很少和妻子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索性我覺決定每年都開車帶家人去游玩一至兩次,讓二老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讓她們也見見世面,遠的地方去不了,平谷的周邊差不多的都轉(zhuǎn)過了。奶奶常說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知足了,就是現(xiàn)在讓我死去,我也不后悔,每當(dāng)說出這樣的話,我們就說您是咱們家的老太君,能長命百歲,不要瞎想著,您活著我們心里就做主,是我們心中的寶。由于腿腳不方便,每次出去只能在車上坐著觀觀景,但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了。我們在車上有說有笑,妻子還一個勁的問寒問暖,兒子也是我們生活的開心果,這是一個多么無比快樂、和諧的家庭呀!然而這樣的時光不能倒流了,奶奶去年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臨終時的表情都是微笑著。我們陪她走完了人身的最后旅程,雖然奶奶已經(jīng)去世,但是在我們的心中他仍然活著。
弟弟一家三口住在北京,一年就回來二至三次,不能照顧老人,不能進孝道,他總說:“等掙夠好多錢,再來孝敬老娘?!蔽覄竦艿苷f:“哥哥不爭你什么,有時間給媽媽打個電話就好了,讓她感覺到你再關(guān)心她,心理也就安慰了。”賢妻和我沒有向弟弟要求過什么或者是爭過什么,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良心就足矣了。
行孝要及時,身后萬人拜,不如生前多善待,對待老人要日日關(guān)愛,夜夜關(guān)懷,只要她們高興,粗茶淡飯她們也不嫌。不應(yīng)該想掙到大錢后再去孝敬父母,錢永遠都沒有夠用時候,爹媽就只有一個,花多少錢也不能換回自己的親爹親媽。要明白這個道理。就珍惜和她們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吧!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炎黃子孫都以孝順為本,老人不挑吃穿,不讓老人生氣,做到讓她們快快樂樂的生活每一天。
校一等獎學(xué)金申請書范文
上一篇:五保戶貧困補助申請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