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今的文化堵得慌!
墻在堵,創(chuàng)新意識日漸淡??;荊棘在堵,文化焦慮日益泛濫;山在堵,社會風氣甚是浮噪。我想,要是孔子、孟子來到這種文化氛圍,多半會窒息而死。而盛唐李白等才華橫溢的大詩人到來,文思也會被堵死的。
看影視?!胺臒帷笔⑿校淮蜷_熒屏就是滿目的“劇二代”。影視創(chuàng)新之路被堵!看文學。自魯迅、朱自清等文學大師之后,中國的文學似乎陷入泥沼之中。著作匱乏,“真正”的作家不說“真話”,說“真話”的人反而不是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被堵!看學術。報紙上“某大學校長學術論文涉嫌抄襲”的標題讓人心生感嘆:校長都抄論文了,那那些博士生、研究生呢?往下想,本專科生,高中生,甚至是小學生,這不免不讓人擔憂。學術研討之路被堵。此路不通往彼路,彼路不通往何方?路路被堵,那中華積淀了五千年的文化精華要通往何方呢?
其實,這些文化觀象反映的是國民的創(chuàng)新意識淡薄,對文化的焦慮心態(tài),社會風氣的浮噪。在錢權至上的當今社會,每一個人都急功近利,怕跟不出時代的發(fā)展潮流。于是他們舍創(chuàng)新而取模仿,舍模仿而取抄襲。漸漸地,他們便堵住了創(chuàng)新的源泉。日積月累,便有開頭所說的“中國當今的文化堵得慌”!
顯然,這種“堵”是不利于文化的發(fā)展,也不適應時代的潮流。我們要拆墻,搬荊棘移高山。拆掉“劇二代”,大力推崇影視創(chuàng)新;搬掉假作家,請來敢于說真話評時事的作家;移走學術抄襲之風,提倡實事求是的學術態(tài)度。
當然,這僅僅只是治標,我們還要治本。心乃堵之源。文化的堵說到底還是心靈的堵。因此,我們要持有一顆平和的心,不驕、不躁、不悲、不喜、不怒、不急。不急功近利,淡泊以明志,不急噪浮夸,寧靜以致遠。讓靈魂跟上自己的心靈,共同穿越生活中的每一處“堵”。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渠堵,源頭活水何用?同樣地,中華積累了五千年的文化精華,世世代代流傳下來,難道我們忍心在此堵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