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我的高中開始,我就喜歡上了生物這門學科,在枯燥繁雜的知識里,我看到了從沒有見過的嚴謹的、規(guī)律的又別具一格的東西,小小的細胞里面充斥著無數的細胞器,忙碌又有序的進行著各種生命活動。最喜歡奇妙的遺傳學可以跟數學聯(lián)系,幻化出無數的組合,帶給我許多的樂趣。帶著這份喜愛,大學里我選擇了生物專業(yè),深入地學習讓我更加的熱愛生物。大學畢業(yè)后,如愿當了一名生物老師。
最開始,我很用心的從專業(yè)的知識入手,讓他們了解生物這門學科,慢慢的我發(fā)現,講解的越是專業(yè)反而效果越差,學生并不喜歡這樣的生物課堂,當我看到孩子們對生物不熱情,甚至是不喜歡時,心里很著急,我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我多么想讓孩子們認識生命的奇妙,體會生命的奇特啊。
有一次,我在講解《花的結構和類型》一節(jié)時,做了新的嘗試,先結合圖片講解了雌花和雄花的區(qū)別,又將盛開的鮮花帶到了教室,讓他們嘗試著去摸一摸花蕊,通過手感去區(qū)分它們的差別。我發(fā)現孩子們很感興趣,課堂氣氛很活躍。
我開始反思,生物來源于生活,又很好的應用于生活。我就應該從身邊的生活常識出發(fā),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講解《食品保存》一節(jié)時,我提前讓學生準備一到兩個食品包裝袋,通過對配料表、儲存時間、儲存條件以及保質期的分析和了解,結合課本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分析食品為什么會腐???怎樣不讓食品腐???不同的食品保存方式一樣嗎?孩子們除了學會了關于食品保存的問題,也學會了怎樣正確分析食品包裝袋上的內容,也對零食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借助直觀生動的紀錄片的片段,導入課堂,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比如《芽的結構和類型》一節(jié),學生對芽的認識還就是身邊植物上的嫩芽,我就從紀錄片中截取了一小段視頻,是關于芽的生長的延時攝影片段,在視頻中,樹藤的枝椏快速的攀爬伸展在樹干上,枝芽的生長快速又明了,孩子們發(fā)現芽的力量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對接下來的學習不由自主的就會帶著一種敬畏的心情,課堂效果更進一步。
上課時,我盡量讓自己的課堂形式多樣化,風格多元化,有時候可以詼諧,有時候可以嚴肅;有時候可以玩笑,有時候也要冷峻。孩子們對學習微生物的內容沒有具體的認識,在進行講解時,盡量的用故事、例子來引導他們,給他們設置活躍的課堂;而在講解《嬰兒的誕生》一節(jié)時,由于孩子們正處于青春期,對人類的生殖很感興趣,但又不好意思,既興奮又扭捏的心情讓他們在課堂上無法專注的學習,所以一上課,嚴肅的課堂氣氛必須穩(wěn)定下,告訴他們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科學的認識人的生殖,不要害羞,給他們講解了“無知者”為什么“無畏”,了解知識的力量,壓下他們過于騷動的氣氛,提升了對知識的正面的認識。
在生物教學之路上,我將繼續(xù)穩(wěn)步前行,不斷創(chuàng)新,相信會帶給孩子們一個燦爛繽紛的生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