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zhí)m橈入白蘋?!鄙徍奢p放,芬芳無限。“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山隨日映,清延秀絕,如蓮荷流連津塘。如晚峰癡迷斜陽,是靜默淡然成就了其旖旎千年的美麗。
處之泰然,遷之默然。必死無疑的僵局,有何延續(xù)的必要?于是故未發(fā)一兵一卒,而自亂陣腳,臨陣逃脫。終成死局也不以為意,但是無解,卻絕處逢生。以靜默泰然對心慌意亂,化險為夷,和棋為終。是以,輸?shù)牟辉趹B(tài)度,不在技法,而在心態(tài),一顆急于求成而未經(jīng)磨礪的心,是不能夠戰(zhàn)勝看似波瀾不驚,內(nèi)心卻溝壑重重的人的。詩經(jīng)有云,“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崩险叩钠寰忠缘凸榷?,他卻能夠看破對手的心態(tài),使自己遷于喬木,這何嘗不體現(xiàn)了心態(tài)的重要性呢?
古往今來,有多少意志消沉之人,因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又有多少心志不堅之人,因遭受挫折而自暴自棄;萬古曠世,更有多少人因半途而廢而借酒消愁。若沒有逆境中坦然以對的心態(tài),苦難便成為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是雙腳,更有未來。
處之泰然,遷之默然。若無此心境,恐會迷失方向。當西方人千里迢迢來到敦煌時,只有一個王道士在看守那瑰麗的寶藏,他恐于生死,留戀于金錢富貴,大批大批的文物流向海外。于是便有了如今我們研究本國文化還要去國外購買文物膠片的尷尬,人總是在不斷的失去自我、尋回自我中踽踽獨行,然而只要你堅守本心,淡然靜默,終能尋回自我,找對方向。
處之泰然,遷之默然?!叭斯逃幸凰?,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钡混o默,心胸坦蕩,方能靜對苦難,笑看生死。一個高傲的靈魂,困于一個殘破的身體里,一個殘破的身體,囚于一方陰暗的牢獄中。當黎明的第一縷曙光,穿過狹小的窗戶,照在沉重的鐐銬上,昔日倜儻的少年艱澀的回答:我選擇生。傴僂的背影,說不出的苦楚,因為心中的信念與泰然的心境,他忽視了自身的殘缺,蔑視了他人的嘲諷,輕視了環(huán)境的惡劣,從青絲至白發(fā),太史公握住一桿筆,一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千年之后,指尖拂過泛黃的書頁,仍能看到青衣依舊的老者,沿著歷史的古道緩緩前行,懷揣著淡然靜默的心境,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
天地默然,孕育河山萬里,綿延永存。你我泰然,遷之默然,讓這一世的芬芳紛至沓來,香了滿路,醉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