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薄C魍?/p>
西漢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遷為官清廉,一身正氣,因替大將軍李陵辯護而不幸入獄,在獄中受盡煎熬,甚至被處以腐刑,面對身體與心靈上的雙重折磨,他并未被打敗,因為他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心有抱負的七尺男兒豈能就此被擊???于是,發(fā)奮著書,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更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文學(xué)成就和歷史價值可見一斑。
為了完成抱負,受盡苦難的他尚能放低姿態(tài),忍辱負重成就華章巨篇,那在逆境中的我們就更不能輕言放棄了,要越挫越勇!
在記憶的珍珠中還有這樣一顆,它始終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閃爍著不屈服的光芒。
她在19個月大的時候因一次高燒而致失明、失聰,在家庭教師的引導(dǎo)下,她開始學(xué)會說話,學(xué)會讀書,最后竟克服失明與失聰?shù)恼系K,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xué)。畢業(yè)后,她致力于服務(wù)殘障人士,并完成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沖出黑暗》等傳世佳作。她能夠走出黑暗,取得那么高的學(xué)術(shù)成就,與她頑強的毅力是分不開的。她就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海倫·凱勒。
像這樣身處逆境但仍與命運斗爭的英雄還有很多,如張海迪、霍金、劉易斯、林肯……上帝給他們關(guān)上了一扇門,但他們憑借著不屈服的精神又為自己打開了一扇窗,于是,陽光再次灑滿整個屋子。
金大中一生坎坷,但最終在73歲時戰(zhàn)勝富有戰(zhàn)斗力的年輕對手,成為韓國總統(tǒng)。他曾經(jīng)說過:“每個人在遭遇磨難時,心中都會不自覺地砌起一道承受打擊的防火墻,這道防火墻就是經(jīng)受磨難后的期望。不同的是,有的人盲目樂觀,將防火墻架于空中,這樣就容易被打擊摧毀。而有的人立足實際,理智面對,防火墻就變得頑強、堅固了。
同樣,我們不僅要有頑強的毅力,更要放低姿態(tài),理智面對,這樣才會越挫越勇,無堅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