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讓我們共同緬懷過去,展望美好未來,為民族的復興,祖國的強大而共同奮斗吧。下面YJBYS網為您推薦牢記歷史愛我中華征文,僅供大家參考!
【牢記歷史愛我中華征文1】
迎著初升的太陽,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國歌響徹天空,這是我們劍河城關一小每周一的早晨舉行升旗儀式的場面。每當聽到這激越的《義勇軍進行曲》徐徐奏響的時候,一種振奮,一種激昂,一種驕傲,一種自豪,一種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從父母、老師的嘴里知道了夏明翰烈士、陳鐵軍阿姨的事跡。共產黨人面對敵人的屠刀、威武不屈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靈深深的扎上了根。上小學的我從書本上讀到革命先輩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國的明天,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邱少云為了革命的勝利,烈火燒身卻一動不動,他用生命換來了戰(zhàn)斗的勝利;年僅十五歲的劉胡蘭,從容不迫地走向敵人的鍘刀,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戰(zhàn)斗英雄懂存瑞為了開辟解放的勝利道路,舍身炸掉敵人的碉堡。從這些烈士們的身上我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也明白了她們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不是一個空洞的說教,而是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好人、一個合格的公民,這就是最基本的愛國主義精神。在剛剛看完的“任長霞”這部電視劇里,任長霞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她作為一名警察和其他人不一樣,她就是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個盡職的人,她清正、廉潔、法律比天大,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她不辭辛勞、打惡除霸,為國家和人民排憂解難,這些都是又普通而又最值得推崇的愛國主義精神。
回顧歷史長河,我們這個擁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曾幾度興衰。從“九•一八”的戰(zhàn)火,到盧溝橋事變,從南京大屠殺,到皖南千古奇冤,內憂外患,處處狼煙。中華民族,危在旦夕。在這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千萬革命志士,趕走了帝國主義,推翻了蔣家王朝,拯救了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喚醒了中國的勞苦大眾,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2003年夏季全國突發(fā)“非典”疫情,造成人心恐慌、社會動蕩、經濟不穩(wěn)。眼看著嚴俊的形勢,在黨的統(tǒng)一領導和布署下,一大批的白衣天使,她們懷著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人民、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擊“非典”斗爭中去。最后“非典”斗爭勝利了,社會穩(wěn)定了,人民的身體健康了。然而,在斗爭中卻有不少的同志獻出了她們寶貴而又年輕的生命!
同學們,現在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健康社會里,而且過上了好日子,這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的,我們不僅要牢記,而且還要繼承和發(fā)揚她們這種愛國主義精神。讓我們共同緬懷過去,展望美好未來,為民族的復興,祖國的強大而共同奮斗吧。
讓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代代傳!
【牢記歷史愛我中華征文2】
回顧歷史,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可知興哀。
提出總的觀點,但和下文并不是很好地融合
半個多世紀前,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有多少英雄豪杰,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以自己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忠誠”!
烈士的名字如天上的星辰,點綴著中國的衣裳,熠熠生輝。他們有張友慧、趙天鵬、楊培生、陶妙跟、程常榮、李默、林達等……而更多的是那些無名英雄。
其中,程常榮烈士最令我印象深刻。
引出下文
他出生在一個一個貧苦的蘇北農村家庭,共兄妹六人,生活非常艱苦。1940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地方部隊連長,1948年轉入野戰(zhàn)兵團任三十軍八十八師二六二團一營業(yè)員副營長。
1949年5月程常榮所屬262團接受上級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插入敵軍浦東核心陣地上海浦東高橋鎮(zhèn),為全殲高橋地區(qū)守敵打通道路。程常榮奉命率一個先遣營,沿著嘉善,南匯一線奮勇想浦東挺進。他善于指揮,并和兄弟部隊協(xié)同作戰(zhàn),沿途大了十幾個阻擊站。日夜急行軍,行程700多里。發(fā)揚我軍連續(xù)作戰(zhàn)精神,神速占領敵堡前沿陣地,直逼高橋真外圍。
1949年5月22日,他身先士卒,帶領全營戰(zhàn)士,不怕犧牲,頑強作戰(zhàn),連續(xù)粉碎了敵人多次反撲,鞏固和擴大了陣地。在進攻高橋鎮(zhèn)南邊杜家祠堂之北的敵堡時,在激烈反復的拉鋸戰(zhàn)中,程常榮同志不幸壯烈犧牲,時年28歲。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54年建造高橋烈士墓,安葬烈士遺骨。起初,陵園面積為15948平方米,兩年后擴建為23946平方米。1956年3月25日,上海市市長陳毅親筆為高橋烈士紀念碑題了詞。1993年,浦東新區(qū)成立后將高橋烈士墓更名為高橋烈士陵園。1994年月28日,高橋烈士陵園被浦東新區(qū)管委會命名為浦東新區(qū)青少年教育基地。
介紹烈士事跡
半個多世紀了,烈士的身影劃破時空和著一杯黃土,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對先輩的緬懷綿綿春雨飄灑在每個人心頭。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銘記先輩的囑托,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高二關于雷鋒的作文
上一篇:學雷鋒記敘文800字
下一篇:學雷鋒做文明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