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古時刻苦奮進、嚴于律己的佳話不勝枚舉,晉時車胤囊螢夜讀,東漢孫敬頭懸梁,戰(zhàn)國蘇秦錐刺股……即使朝代不同、方式不同,但向我們召示了同一個道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絕非一日之事,成功源自腳下,源自自己堅定的信念、踏實的追求。
我們的成功是什么呢?頂著烈日,冒著寒風,埋頭苦干的高三學子們,這樣的疑問會不會時常出現(xiàn)在腦海中呢?——戰(zhàn)勝高考,實現(xiàn)理想,這個無疑的目標,一定會支撐我們到最后一秒。
那么,如何將腳下的路變成一條通向成功的坦途呢?
首先,正確的心態(tài)是我們開啟成功大門的第一把鑰匙。以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高考前的酸甜苦辣、成功與失敗。高考前一年中,我們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數(shù)百次的測驗,這些測試中,我們或許會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或許一直會不盡人意,這個時候,平和的心態(tài)會幫助我們跳出測試的分數(shù)而看到測試真正的目的——檢測自己的知識。這樣,我們才會很好地發(fā)揮測試的作用,一題題地攻破,一張張地積累,會讓我們由生疏到熟練,由熟練到舉一反三,這就是心態(tài)所帶來的變化。平和的心態(tài),讓你將悲泣的時候節(jié)約到補缺補差上來,這樣一次次的挫折,才不會將我們打倒,取而代之的會是讓我們不斷成長。擁有了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寵辱不驚的心態(tài)時,便是我們拿到第一張通行證之時,就好比游戲攻關,我們需要更多的武器裝備來自我完善,來幫助我們走穩(wěn)腳下的路。
道家代表老子曾說:“合抱之木,生于毫禾,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被A不可或缺,否則一切只會是水中月鏡中花,鞏固基礎,是整個學年中不可松懈的步驟。對于文科,我一直提倡理解記憶,并不在乎你記住了多少,而在于你所記住的多少是理解的并能靈活運用的。高考是萬變不離其宗,永遠源于書本,高于書本。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課堂四十五分鐘是最要把握的時間,緊跟老師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踏實鞏固以前的知識,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才能最終擁有穩(wěn)固的基座。
在不斷使自己趨于完善的同時,我們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柏拉圖曾說:“成功的唯一秘訣是堅持到最后一分鐘”。成功其實沒有秘訣。高三的生活并不是地獄仰望天堂,而是黎明前的黑暗,我們要用毅力在黑暗中潛伏,積蓄自己的力量,抓住那一縷曙光,握緊明天的太陽,迎接未來的輝煌。
成功源自腳下,成功源自我們自己的堅定信念、平和心態(tài)、穩(wěn)固基礎以及堅強毅力,拋卻心中為追逐夢想而無法避免的心酸痛楚,用激情點亮心中奮斗的火,用堅定的步伐,邁向成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