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七大勝利閉幕,一個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熱潮正在全國蓬勃掀起。在輿論造勢上,不少人提了自己的看法,有人提出學習十七大精神要在“苦”字上下功夫,有人則主張要“實”字當頭。這些,我都表示贊同。畢竟,學習是一種艱辛的勞動,否認學習的“苦”或下苦功夫的精神,不僅不現(xiàn)實,也是學不進和學不深的。要不,古人為什么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呢?
但是,話又得說回來,學習又畢竟不是吃苦藥,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個猛子吞下去了,到了腸胃里自然會在一定時間里把它消化吸收到自己的血液里。學習是一種心理活動,就好比水牛喝水不能按著頭強迫行事。我以為,學習十七大精神,不僅要有一種“苦干”精神,還要有種對學習十七大的強烈欲望,學習不僅苦,也苦中有樂,苦中有甜,關(guān)鍵看我們的學習態(tài)度。關(guān)于學習,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的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要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十七大精神學深學透,溶化到自己的思想血液里去,自身的素質(zhì)比如理論基礎(chǔ)理論素養(yǎng)固然是一個重要方面,但更加重要的還在于學習者對學習內(nèi)容的態(tài)度或感覺。須知興趣是學習的基礎(chǔ),也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事實上,很多善學、好學的人是很能從讀書學習中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的。這不僅因為學習的目的可以使人在學中感受到學習的動力和甜美,也因為學習過程本身也充滿著樂趣。胡錦濤總書記在作報告中贏得了40多次熱烈的掌聲,就說明,十七大報告是充滿著無限的魅力的。那么十七大報告的魅力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能讓人品賞到其中的無限樂趣或美感呢?我以為,至少體現(xiàn)在這么三個方面:首先,它是激情燃燒的火把,隨時能把我們特別是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血液點燃燒沸。當我們從十七大報告的實事求是的敘述和分析中看到我們祖國這些年來的穩(wěn)步發(fā)展,看到貧窮了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中國人民在世界的今天揚眉吐氣,看到我們美好而現(xiàn)實可摸的前景,看到全國人民對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無限期待,如此等等,作為一個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的共產(chǎn)黨人,能不激情澎湃、熱血沸騰嗎?其次,十七大報告又是思想的明燈,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一步升華,它繼十六大報告后進一步正確而深刻地回答了我們國家、民族和政黨應(yīng)該“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么個關(guān)系前途命運的頭等重大問題。因此,讀著它,我們就好比在一個舉著一盞燈探幽尋微,一次次走出迷茫,看到一個又一個壯麗的美景,在理論的天地不斷地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必然產(chǎn)生一種理論一次次升華的無限樂趣。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明白,古人為什么能“朝聞道,昔死可矣”的精神境界。再次,在文章的形式上,十七大報告語言樸實,精煉,堪稱是漢語語言表達的典范,具有極高的語言藝術(shù)審美價值,品著這樣的語言,又是怎樣的種享受?
十七大報告是一種價值極高的精神食糧,我們接受她既要有一種苦干精神,又要有一種強烈的欲望和沖動,而決不能把這種學習當成一種精神負擔。沒有一種苦干精神,我們領(lǐng)悟不到里面的無限風光,沒有一種強烈的欲望和沖動也是享受不到她無限妙處的,因而也是難以取得應(yīng)有的成效的。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