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是民間流傳已久的一句話"可能大家都知道,但這句話的典故能有幾個人知道呢?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典故,歡迎閱讀。
【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傳,老早的辰光,三北這個地方有一個窮苦的莊戶人,以耕種農田為生。
雖然他勤勉有加,力耕不綴,但依然生活艱難,難以為繼,遇上年歲不濟,更是常只能靠舉債度日,聊以為生。
且說有一年冬天,大雪紛飛,河道凝結,那個冷啊真叫是滲骨,簡直可以凍殺黃狗。
這個莊戶人看看屋里缸空甏空,已無粒米可以過年,再看看一家老小,缺衣少食,只好硬起心腸出門,去山南親戚家借米。
下半日,他借米回來,經過杜湖嶺,看到一條大蛇凍僵在路上,已將奄奄待斃。
這個莊戶人心想:這個時節(jié)為何還有蛇出來?莫非也和自己一樣,饑餓難挨,才外出覓食,遭遇風雪以致如此。
這樣一想,不由動了憐憫之心,便把這條大蛇包起來,救回到自己屋里。
大蛇蘇醒后,沖著莊戶人點點頭,以表達它的救命之情,并向莊戶人吐露了真情。
其實它不是一條普通的蛇,而是一條成仙的大蛇,因遭人陷害才落此險境。今為了報答他的大恩大德,不管他提出什么要求,它一定會滿足他的所有愿望。
剛剛開始的時候,這個莊戶人僅僅提出了簡單的衣暖食飽的要求,大蛇就爽快地滿足了他的愿望。
過了一些日子,這個莊戶人的貪欲慢慢膨脹,對現(xiàn)有的狀況感到不滿足了,就向大蛇要求做縣官,大蛇也滿足了他。
過了一段時間,這個莊戶人又不滿足做縣官了,他對大蛇說:“阿拉要做宰相!”大蛇又答應了他的請求。
然時過不久,他又嫌做宰相不過癮了,他話:“阿拉要做至高無上的皇帝。”
大蛇這時就問他:“儂現(xiàn)在什么都不缺了,為什么還要做皇帝呢?儂做了皇帝,還想做什么?”
這個莊戶人就回答:“阿拉做了皇帝,天下便真正為阿拉所有,阿拉還可以出兵去打別的國家,把別人家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變成阿拉的,這多快樂啊!”
大蛇此時終于明白了,人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于是一張口,就把這個貪婪的莊戶人給吞掉了。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傳說故事。
其實這里大蛇吞掉的是一個宰相,并不是一頭大象。那么,后來怎么就一傳二變?yōu)?ldquo;人心不足蛇吞象”了呢,說起來,這應該是口語相傳的緣故。
因為“相”與“象”諧音,而且許多人并不了解其由來,以為蛇與象是動物對應著動物,一大一小,更能說明問題。這樣以訛傳訛,才傳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宰相肚里能撐船典故
上一篇:《滕王閣序》中的典故分析
下一篇:烽火戲諸侯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