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貶義詞,這個成語向來有兩層含義。
一是指得其意,即其思想精髓,而不必計較形,即表現形式;
二是后人引申的意思,指因心意得到滿足而高興得失去常態(tài)。前者為學術詞意,后者為通用詞意。
一、得意忘形的意思:
【成語】: 得意忘形
【拼音】: dé yì wàng xíng
【解釋】: 形:形態(tài)。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tài)。
【出處】: 《晉書·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舉例造句】: 他把科長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長連在一塊,他沒法不得意忘形。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二、關于得意忘形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得勝的貓兒歡似虎】:形容由于取得了勝利而得意忘形,自以為了不起。
【顧盼自得】:顧盼:左顧右盼;自得:自己很得意。環(huán)顧四周,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
【顧盼自豪】: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同“顧盼自雄”。
【顧盼自雄】:左看右看,自以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器滿意得】:驕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樣子。
【指手畫腳】: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趾高氣揚】:趾高:走路時腳抬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