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是各類作文的根。下面是小編整理中考命題作文寫作指導,歡迎閱讀。
一、審題
通??梢詮囊韵路矫嫒胧?/p>
一要抓住題目中的“題眼”,即標題中的關鍵詞,這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如四川樂山2006年全命題的題目是“我最愛這里的風景”。程度副詞“最”在這里就是關鍵詞語。必須通過比較,以突出“愛”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我最愛這里的風景”定位在柳,開篇就旁及其它植物:“我校的風景很美。松柏常青,夏荷婀娜,柳樹成陰,鉆天楊挺拔。周敦頤筆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使我喜歡,茅盾所寫的質樸的白楊叫我贊嘆,陶鑄贊頌的堅挺無畏的松樹同樣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歡的風景卻是被人們稱做‘弱女子’的柳樹。”這里,“最”字已經(jīng)呼之欲出;接著文章從柳是“綠得最早的春*”、“黃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熱愛母親的情懷”等三個方面進行描述,在比較中一個“最”字貫穿始終,準確地演繹了文題。如果像有的考場作文那樣就柳寫柳,無所旁及,那就誤為“我愛這里的風景”,偏離了題意。
二要注意題目中的前綴或后綴,即標題中的限制詞和修飾語。如:“行動的力量”,(江蘇淮安卷)要突出表現(xiàn)“行動”一詞給我們的力量。再如《一個會變的人》,要扣住“會變”,或寫不同時期的“變”,或寫不同環(huán)境下的變,都算切題。
三要深入分析題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題目語言中所包含的象征義、比喻義、引申義。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眉山卷)就是一個比喻義很強的考題,“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為一件事、一種感情,也可以理解為一處景觀、一次誤會。
四是要審準材料選擇的切入口。命題作文比話題作文的審題要求高,命題作文動筆前,把握題意、找準切入口十分重要。如福州泉州“和父母交朋友”這一題目,審題時必須明白:人物是“我”和“父母”,主題是“交朋友”,這就排除了“交朋友”的其他人物和生活瑣事,文中的“朋友”具有特殊的身份,這就決定了切入口應定在與父母之間的交流、理解、包容、互尊互愛等情感因素上,在這個前提下,再確定文章的創(chuàng)新點。
五是指審題時把題中有些關鍵詞的語法意義作一番自我詮釋,體會清楚后,再用來指導構思立意。例如2006年江蘇省無錫市考題“門其實開著”中的“其實”指什么?有什么語法意義?此時你應該迅速搜索庫存信息,得出下列認識:“其實”一詞在語境中能承接上文,但和上文的意思往往相反,有修正、更正或補充的作用。明白了這些,你在構思時就會明確自己的文章中需要“修正”、“更正”或“補充”的內(nèi)容是什么,也即“其不實”的情節(jié)有哪些,然后才能夠通過“其實”轉折,由“其不實”過渡到“其實”,造成結構上的跌宕波瀾。如果你丟掉了前面的審視詮釋,那你就可能把“門其實開著”
寫成“門開著”或“門”。如有位考生設計的情節(jié):“參加網(wǎng)頁制作比賽——家長、同學都支持——自己努力練習——奪得第一名——成功的門其實開著”。這位考生在進入成功之“門”前,有沒有遭遇曲折?有沒有猶豫動搖?有沒有灰心喪氣?這一切都沒有寫,這就寫成了“門開著”。文章的整個過程沒有觸及“修正、更正或補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結構上平鋪直敘,波瀾不驚,“其實”所包含的內(nèi)在意義沒有體現(xiàn),顯然偏離了題意。
六是把有些關鍵詞放到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考察,明確其適用環(huán)境和內(nèi)在聯(lián)系。例如2006年西寧的全命題作文題是“這里的景物也美麗”,這種用副詞“也”的作文題,我們可以用代號恢復其語境:“A——d,B也d”。這里,“A”“B”表示兩種事物,“d”表示其共有屬性。“A”是一般性、公認性的,“B”則須具有特例性、創(chuàng)意性,選擇B往往帶有某種哲理色彩。例如“收獲是享受,付出也是享受”,“成功者美麗,跌倒者也美麗”。這一題中的“景物”如寫“荷花”、“菊花”就不對了,因為它們都有美的公認性,寫不起眼的花草才符合題意。當然也可以寫“虛”的景物,虛景也要具有特例性,創(chuàng)意性。
在考場上,有些題目題意明確,我們能迅速地把握命題者的意圖,如:“孝敬父母二三事”(湖北省恩施卷)、“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省眉山卷)等。也有些題目題意比較隱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才能挖掘出命題者的用意,如:“門其實開著”(江蘇省無錫卷)、“印象”(遼寧省大連卷)等;還有些考卷的命題者設計了導語或提示語,讓你有所感悟,打開思路,在做這類作文的時候,要讀懂提示語的含義,才能有感而發(fā)。對于不同的命題,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審題策略。
①有些題目,命題者故意藏頭去尾,使題目帶有迷惑性,增加審題難度,用以考查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這個題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審題有難度。對于這類題目,我們可以采用在原題的前面加上“我”、“媽媽”、“班主任”等因素,使題目成為《我的心愿》、《媽媽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這樣,題目的意思就明確了,文章體裁也就很容易確定了。
?、诹硪恍в斜扔骰蛳笳餍缘念}目,如《暖流》、《春風》等,則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題目出的是比喻的喻體,寫作時就配上本體去寫;如果題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寫,如《暖流》,暖流是喻體,我們在寫作時就可以從它的本體——同學的幫助、老師的關愛等角度去審題,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春風》、《考試》、《蠟燭》、《七月如火》等一類題目都有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審題。
?、蹖τ谝恍┏橄笮缘念}目,如《責任》、《追求》、《寬容》、《合作》、《友善》等,它們?nèi)绻麑懗捎洈⑽模憧梢詷嬎汲?ldquo;通過一個我看到(聽到,讀到)的有關×××人(負或不負)責任(寬容、友善……)的故事,告訴大家生活需要……”這時,題目“責任(寬容……)”就是你的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讀古今中外書籍,擁有大量事例史實,擅長寫議論文,你當然可以把它寫成議論文,此時,題目就是你的議論的話題所在,就是議論文三要素中的論點的中心詞,你只需羅列古今中外幾個有關“責任”(寬容……)的事例,證明一下“責任大于山”,“勇于承擔責任是每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我們要對自己、家庭、國家負起應有的責任”等論點。
二命題作文寫作注意事項
命題作文雖然題目唯一,但要寫出新穎的好文章,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審題要準
審題如同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可見審題是多么重要。命題作文,審題應當做到:
(1)辨明文體
雖然現(xiàn)在多數(shù)命題作文不限定文體,但有時,文章的文體又是固定的,因此,辨明文體就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一個文題只有一種適合它的文體。審題的第一步是判斷文體。判斷文體應注意以下規(guī)律:(1)記敘文文題的字面一般對記敘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題目當中直接帶有:“人”、“事”、“記”等字樣,就更是記敘文的標志了。(2)議論文文題中經(jīng)常會有“議”、“論”、“談”、“辯”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啟示”、“從......想到的”、“由......說起”等短語構成。
(2)要看清題目要求
一般中考作文題都在“要求”一項里對文體、字數(shù)、表達方式等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必須把“要求”這項內(nèi)容搞清楚,并且嚴格執(zhí)行不能遺忘。
(3)注意題目中的隱含內(nèi)容。考題中明確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須照辦無誤,但有些要求是隱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我們自己悟出來。比如《在陽光下成長》中的陽光,當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陽光,應理解為黨的關懷、集體的溫暖、家人朋友間的親情等等。對一些給材料作文題目中提供的材料,更應當注意運用概括、引申、類比等方法,加以認真分析,理解題目的比喻或象征意義。
(4)弄清題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題作文常對文體、時間、地點、數(shù)量和敘述的對象及其關系、內(nèi)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這些,就好確定作文的選材范圍。如:題目“校園新風”.寫記敘文,可寫人也可寫事,地點要在校園內(nèi),內(nèi)容為好的現(xiàn)象,宜與過去對比。
(5)抓住“題眼”確定中心
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就是命題作文的“題眼”??圩×?ldquo;題眼”也就抓住了重點,抓住了中心。①單詞語題目,題目即“題眼”,如“溝通”、“生日”等。②詞組型題目中.起修飾作用的詞語是“題眼”,動詞是“題眼”。如“難忘的一件事”的“題眼”是“難忘”.“驕傲的媽媽”的“題眼”是“驕傲”,“這件事教育了我”的“題眼”是“教育”,“我喜歡那句格言”的“題眼”是“喜歡”.“回憶我的同桌”的“題眼”是“回憶”。
(6)添枝加葉法與逆向選材法
命題作文題目越長越容易迅速確定立意與選材。當題目是一個詞時,選材的范圍很寬.確定寫作目標就顯得困難.這時你可以采取題目添枝加葉法迅速確定寫作目標,如“選擇”,可在其前添加“爸爸的”、“痛苦的”、“明智的”等,或在其后添加“了堅強”、“了誠實”、“的快樂”、“的艱難”等。這種添枝加葉是在心中進行的,千萬不要換題目喲!有人認為選材不應放在審題中進行,其實審題與選材應是同步完成的,它們可以相互印證。選材平庸的作文難成好文章。那么在選材中我們可以采用逆向選材法使所選材料新穎.如“感謝”.學生感謝老師為常見,老師感謝學生就為奇、為新。
(7)盡量把內(nèi)容落實到人、事、物上
有些命題作文規(guī)定文體,按文體寫即可:有些命題作文讓自選文體,每當此時有些同學就無所適從。多是成段的感慨.而沒有實際的內(nèi)容。此時應依據(jù)自己對題目的理解選擇擅長的文體。選擇了記敘文,就要把內(nèi)容落實到人、事、物上.把人寫好.把事寫實。若從自己或身邊的生活實際中難以開發(fā)出動人的故事.寫一篇小說也不失為一種聰明的選擇。若選擇議論文,自己要有充足的事實和理論依據(jù)。
2. 選材要新
為了使命題作文的選材新穎,我們在寫作中必須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材料真實
“真實”是指選擇材料的內(nèi)容必須真實可信。它要求我們選擇的自己熟悉的真實材料行文,才能寫出真情實感。但一些同學總喜歡在作文中胡編濫造。如寫《逆境》的作文題目,就可能有60%的同學會在作文中寫自己從小是個殘廢的孩子,沒有胳膊或沒有腿”?;蛘哒f“我從小就死了爸爸,13歲又死了媽媽,自己跟著70多歲的爺爺一起生活”等。像這種類似的編敘故事的現(xiàn)象,在作文寫作中不勝枚舉。這類作文不是從作者生活中來的真實事,所以在寫作中,往往漏洞百出,給閱卷人一種被戲弄的感覺。其實,我們生活中深入?yún)⑴c生活,并在作文中將自己身邊發(fā)生的真實故事寫出來,就能寫出真情實感來。
(2)材料新穎
作文寫作中,我們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這里講的就是話題作文的新穎選材。現(xiàn)在,在中學生作文中,有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那就是不管是寫人還是寫事,高中生就寫初中時期的人和事;初中生就寫小學時期的事。在文章的選材上,可通過以下兩方面達到創(chuàng)新:一是與時俱進,盡量寫新近發(fā)生的真實典型的事件,以增強文章的鮮活性。二是拓寬思路,使文章以新以奇打動讀者。如上面的文章,我們就可以寫感激某一件事、感激某一物、感激某一次機遇、感激某一次相逢、感激失敗、感激貧困、感激挫折等,通過拓寬思路,文章的選材就新穎了。
(3)材料典型
“典型”指材料有代表性,能以一當十,說服力強。新穎的材料不一定具備典型性,即使是新穎的材料,如果不具備典型性,選擇時也不能用。典型材料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和理解。例如,我們以《三峽移民人家》為題寫篇文章,如果我們不深入移民中間去,就很難了解移民的思想狀況、生活情況,如果盲目去寫人人都有“舍小家、顧大家、主動移民為國家”的高尚思想,個個都樂于移民,就不是三峽移民的真實寫照,就不具有典型性。如果我們深入到移民中去,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移民都是由“不想移”到“主動移”的,這樣去寫,就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了。
3. 立意要奇
命題作文的立意是命題作文創(chuàng)新的關鍵。經(jīng)過多年作文教學實踐,我認為話題作文立意創(chuàng)新可從如下幾方面去嘗試:
(1)轉換角度、質疑傳統(tǒng)
“轉換角度、質疑傳統(tǒng)”是指寫作中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去對傳統(tǒng)已成定論的觀點、看法的質疑、反叛。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模式讓我們形成了總喜歡從正面去認識事物的習慣。如說到“愚公”,我們總喜歡去贊美他的勤勞、持之以恒的美德;說到鄒忌,總喜歡去贊美他的“諷齊王納諫”的功勞等等。由于老師這么教,我們這么學,作文自然也就這么寫,其結果往往就會寫出千人一面,百口同腔的文章,使文章索然無味。有句詩說“橫看成嶺側成峰”。對一件事物(或一個人),我們?nèi)绻艞壵娴乃伎?,轉換一個角度,從反面或側面去思考,就會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比如,我們?yōu)楹尾豢梢匀ネ敢曈薰钠茐沫h(huán)境,去直擊鄒忌的護短內(nèi)心呢?
(2)轉換角色、反客為主
在這世界上,我們?nèi)祟惪傁矚g把自己當著世界的主人,把動物、植物當著我們的附屬物,試想,如果我們在作文中將自己和周圍一切的主客關系交換一下,并寫出來,結果又如何呢?我敢肯定會大受歡迎的?!段饔斡洝肪统晒Φ乜坍嬃艘粋€猴子孫悟空的形象;《聊齋志異》成功地刻畫了狐仙鬼怪的形象等。這些就是反客為主的成功典范。如果讓我們寫《我是圖書》的文章,將自己反串成圖書,以第一人稱的手法,通過圖書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刻畫閱覽者的形象,批判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人不愛惜書、偷書、撕書的丑惡行為,贊揚了愛愛惜圖書的優(yōu)良品質。使文章塑造出新的形象,從而給人以新穎之感。
(3)想象幻想、合情合理
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合情合理的想象幻想是作文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一個重要途徑。
以上三點,是命題作文在立意選材方面的應該掌握的一些方法,希你在作文寫作和復習中認真領會、認真揣摩,寫出最好的文章來。
高考作文首尾出彩技巧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記敘文寫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