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是每晚必看的電視劇,特別是“民主教育的先驅(qū)”、湖南一師校長孔昭綬的教育方略,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明恥大會的演講,給了我很多教育思考。溫家寶總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提倡教育家辦學,鼓勵更多的優(yōu)秀青年終身做教育工作者?!痹谖铱磥恚渍丫R應是出色的教育家。
由于篇幅所限,筆者摘選部分演講辭精彩片斷:有一個詞,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支那。這是日本對中國的稱呼,在日本人嘴里,中國就是支那。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支那人。那么支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起初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這是自隋朝起,從天竺語摩訶至那中派生的一個對中國的稱呼,詞意并無褒貶。每次遇到日本人的時候,他們都會說:“看,支那人來了?!彼麄儺敃r說話的表情,我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是一種看到了怪物,看到了異類,看到了某種不潔凈的東西,看到了一頭豬混到人群里,才會表現(xiàn)出的輕蔑和鄙夷。于是我就去查字典,我不相信日本人的字典,我查的是荷蘭人出的19XX年的荷蘭大百科通用辭典。我查到了,支那:中國的貶義稱呼,常用于日本語,亦指愚蠢的,精神有問題的中國人。這就是支那的解釋。人,不可不知恥。恥,有個人之恥,國家之恥。德守不堅,學識愚昧,身體衰弱,遭人白眼,乃個人之恥。綱紀掃地,主權外移,疆土日蹙,奴顏卑膝,乃國家之恥。我四萬萬同胞,如果人人為人所恥,則國家必為人所恥,一個國家被人恥笑,那么個人也將成為被別人恥笑的把柄。支那之恥,無有個人與國家之分,此乃我中華全體之奇恥大辱!
此前,他還因為一位學生扔饅頭而召開了隆重的“節(jié)儉大會”。與其說這是一篇蕩氣回腸的演講,不若說是一位教育家赤誠熱血的辦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道德先行”、“道德成人”。作為學校校長,他本來有很多的行政事務去處理應酬,有很多教育空間去施展,可是他還是抽出時間,為學生進行修身功課教導,將教育定位于“道德本位”,用自己的高屋建瓴為學生指出理想和道德方向,用一腔熱血給學生點燃精忠報國的愛國理念。
與其說是一次平常演講,不若說是校長學術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展示會,用校長自己淵博學養(yǎng)和道德風范,耳濡目染,耐心雕琢,“學生學習,老師先行”,引導感染學生。校長不僅是行政職務,更是學校的精神靈魂和學術高山,因為只有具備這樣的知識水平、人格魅力和影響力,才能提到更好的燈塔效應,帶動更多“學生后來者”。
與其說是一次靈魂教育,不如說是視學生為朋友的真情告白,注重“學生學習,平等先行”。校長不僅僅是老師的領導,不僅是制度權威,更是學生們的朋友和溫情脈脈的良師。因為只有走進、了解、愛戴學生的校長,才能作出明智、親民的教育決策,符合學生需要。比如孔昭綬的學生自治就是對學生的自我需要的回應。
想到了我們當今的校長,具有“孔昭綬風度”的能有多少呢?現(xiàn)代校長多成了“企業(yè)家”,太注重經(jīng)濟效益,學生的遠景發(fā)展和道德成人自豪受到忽略,對教師用急功近利的升學率、優(yōu)秀率考核教師,學生的道德養(yǎng)成、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不斷萎縮。學校成了工廠,教室成了車間,教師成了流水操作員,學生成了模式產(chǎn)品,學校追分、追率演繹為辦學“利潤最大化”,導致教育行為日益功利化,導致教育良知和科學規(guī)律喪失。
校長成了“外交家”,很多校長不登講臺,不進行學術研究,不接觸學生,不進課堂,不接觸教育,而多涉足于社交圈結(jié)交達官貴人、行政官員,而鉆營于本地政策走向和制度漏洞,為學校謀取最大的政策空間和經(jīng)濟空間,導致學校日益成為名利場。
校長成了“權謀家”,大搞一言堂,暗箱操作,污染了校園平等空氣。據(jù)報道,校長負責制是時下各級各類中小學普遍實行的教育管理方式,可78.7%的教師卻認為“校長負責制亟待改革”。其身不正,何以構建和諧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何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高尚人格呢?
作為校長的孔昭綬就是一面鏡子,值得現(xiàn)代的諸多校長反思、借鑒!  
演講稿概述(二)
上一篇:即興講話的基本技巧之五
下一篇:標題擬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