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船資料: 網(wǎng)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內(nèi)有2-4人,裝備二三支鳥槍。戰(zhàn)時二三百船蜂聚蟻附。 鷹船:輕型,兩頭尖翹,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機動性強。四周用茅竹密釘以掩護,竹間留銃眼。常沖入敵陣,與沙船配合。 連環(huán)船:輕型,長4丈,形似一船實為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用2鐵環(huán)相連。前船有大倒須釘多個,上載火球、神煙、神沙、毒火,并有火銃,后船安槳載乘士兵。戰(zhàn)時順風(fēng)直駛敵陣,前船釘于敵船上,并點燃各種火器,同時解脫鐵環(huán),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敵船遂焚。 子母船:輕型,母船長3丈5,前2丈,后1丈5,只有兩邊舷板,內(nèi)空,有一小船,上有蓋板,有4槳可劃,用繩索與母船綁。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藥火線。戰(zhàn)時母船迅速抵近敵船,釘在一起,點燃母船后人乘子船而返。 火龍船:輕型,分三層。以生牛皮為護,上有銃眼,中置刀板,釘板,下伏士兵。兩側(cè)有飛輪,4名水手。先偽敗于敵,誘敵登船,開動機關(guān),使敵從上層落入中層刀板釘板中。 赤龍舟:輕型,船身像龍,分為3層,內(nèi)藏火器刀槍。船首如龍頭張口,內(nèi)藏士兵一人,偵察敵情。龍背用竹片釘之,胸開一小鐵門,兩側(cè)各有1口供一兵劃槳。身有堅木架2個,船龍骨以鐵墜,使船平穩(wěn)。內(nèi)部除兵器外不裝他物,2兵于其內(nèi)發(fā)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常以數(shù)百船齊射攻敵。 蒼山船:小型,吃水5尺,裝備佛郎機2門,碗口銃3個,鳥槍4把,噴筒40個,煙筒60個,火磚30塊,火箭100支,藥弩4張,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戰(zhàn)士33人,編三甲。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車輪舸:以輪擊水的戰(zhàn)船,長4丈2,寬1丈3,外虛邊框各1尺,內(nèi)安4輪,輪頭入水約1尺,船速遠快于劃槳。船前平頭長8尺,中艙長2丈7,尾長7尺。上有板釘棚窩,通前徹后,兩邊伏下,每塊板長5尺,寬2尺。作戰(zhàn)時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后掀開船板,士兵立于兩側(cè),向敵船拋擲火球,發(fā)射火箭,投擲標槍,毀殺敵船。 海滄船:中型,吃水七八尺深,風(fēng)小時機動,配合福船。裝佛郎機4門,碗口銃3個,鳥槍6,噴筒50,煙罐80,火炮10,火磚50,火箭200,藥弩6張,弩箭100。乘員53人,水手9人,戰(zhàn)士44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機和鳥槍,第四甲火器甲。 福船:大型,身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2桅,艙3層,船面設(shè)樓高如城,旁有護板。士兵掩護在其后向敵船射箭發(fā)彈,擲火球、火磚、火桶。并順水順風(fēng)撞沉倭船。船備艦首炮一門、大佛郎機6門、碗口銃3個、噴筒60個,鳥槍10支,煙筒100個,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火炮20個,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zhàn)士55人,編5甲。一為佛郎機甲,操艦首炮、佛郎機,近敵擲火球火磚;第二甲是鳥槍甲,專門射鳥槍;第三、四甲為標槍雜役,兼操舟近戰(zhàn);第五甲為火弩甲,專射火箭。 蜈蚣船:仿葡萄牙多槳船,大型。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fēng)亦可行,不懼風(fēng)浪。上有大佛郎機艦炮,重千斤,并有火球、火箭。 野戰(zhàn)攻城火器資料: 鳥銃:與火銃比增加準星照門,用扳機夾鉗火繩點火,安了彎型槍托,槍管細長,口徑比在50-70倍之間。一根火繩可多次擊發(fā)不滅。 三連珠銃:單兵多發(fā)銃,銃管較長,分三段裝填,每段各有一個火門,逐段裝填,依次發(fā)射。 三眼銃:3管單兵手銃,由3支單銃繞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緣,共用一個尾部,單銃口徑15毫米,全長350-450毫米,都有藥室和火門,可連射。射后可當錘擊敵。 四眼銃:多管單兵手銃,由4支單銃平行繞軸箍成,與三眼銃類似。 五排槍:5管單兵槍,凈鐵打造槍管,每管重1斤4兩,長4尺,各有一個火門,可裝鉛彈4、5枚及火藥若干。5管平行排列,合安一個木柄,點火后5管依次射擊。 五雷神機:5管單兵槍,管用鐵造,各長1尺5,重5斤,圍柄而排,有準星,管內(nèi)裝藥2錢,鉛彈一枚,共用一個火門,槍管可旋轉(zhuǎn),點火射擊后轉(zhuǎn)到下一火門,平射可達120步(每步5尺)。 嚕密銃:土耳其傳入,火繩槍。長6-7尺,重6-8斤,管長4尺5寸,重5斤,前安準星,后設(shè)照門,桑木或柳木制銃床。威力小于日本鐵炮,然輕便。射程較歐洲近,然威力大(好話都讓這書上說了)。 馬上佛郎機銃:騎兵用小型佛郎機,銃身短小,長154毫米,口徑28毫米,重1斤10兩和1斤12兩,有4道箍,第二和第三箍中間有方型圓孔,可栓繩。 震疊銃:倭寇戰(zhàn)明軍,見明軍舉槍便伏地,射閉前沖,使明軍無暇裝填。此銃則先發(fā)一彈,間隔后再發(fā)一彈,使倭寇不勝防。 鉛彈一窩蜂:多彈火槍,身用鐵鑄,口徑小身管短,能裝百枚小彈丸。槍小可挎腰而攜。用時先將前端鐵腳插于地,尾抵小木樁,使槍口昂。點火后百彈齊飛散射面大。(類似霰彈槍??) 快槍:長柄火槍,長5.5尺,重5斤,前為鋒利槍頭,后接2尺長槍筒,有4道箍,內(nèi)壁光滑,從口裝入三四錢火藥及鉛彈,筒后為長柄。用時先去槍頭,1.5寸火線插入筒內(nèi),點發(fā)后再裝槍頭,同敵近戰(zhàn)而搏。 連子銃:連射單兵銃。銅鐵鑄造,尾安木柄,銃膛后有火藥,裝于一節(jié)一節(jié)之小紙筒中,共用一引線,每節(jié)火藥射一彈丸。銃筒中間豎插一鐵筒,彈丸依次裝滿,首枚彈丸于銃筒中,射后第二枚彈丸自動落下,由第二節(jié)火藥射發(fā),如此反復(fù)可連射多發(fā)。 連珠銃:10管銃,每管裝10彈,共100彈,10管繞軸平行,箍合成10管銃,射擊密集齊進之騎兵。 迅雷銃:5管火繩槍,單管長2尺,正五菱形分布。5管各有準星火門,火線以薄鋼片隔。5管中有長木柄,中空成筒,內(nèi)有火球一個,銃彈射畢可點火焰,柄端有槍頭,可近搏。柄有機匣引火,5管共用。銃前有牛皮牌套可保護射手。隨銃有叉架一個。跪姿使用,先射一彈,后轉(zhuǎn)72度射第二管,以此推。 夾把銃:雙管單兵手銃,由兩個聯(lián)體單銃組成,中夾一長桿冷兵器,用多道箍與銃緊固。戰(zhàn)時先發(fā)銃彈,后為冷兵器近搏。 七星銃:車載7管銃,管用鐵造,長1尺3寸,7管平行排列,一管居中,6管圍繞,外有鐵皮,加箍三道,均有火藥彈丸,尾部合為一處,后按一根5尺長木柄。車輪徑1尺5寸,戰(zhàn)時7銃齊射,管口能高能低,威力較大。 十眼銃:單兵單管銃,管用熟鐵打造,重15斤,長5尺,中間1尺為實體,兩頭各長2尺為管,每頭平分5節(jié),每節(jié)長4寸,有箍一道,火門一個,每節(jié)裝火藥和鉛彈一枚,。用時先點一頭,依次發(fā)射,然后掉頭再發(fā)射另一條。 飛天神火毒龍槍:多用途單兵槍,身用銅鐵鑄造,管長1尺3 ,裝彈一枚,管安長柄,上有槍鋒,筒旁有毒火噴筒2個。敵遠可發(fā)彈射敵,敵近噴射毒火,敵至則以槍鋒格斗。 飛云霹靂炮:輕型爆炸性火炮,,身用鐵造,射生鐵鑄造的球型爆炸炮彈。 毒火飛炮:輕型火炮。身用熟鐵,長1尺多,裝藥10多兩,發(fā)鐵殼爆彈,彈內(nèi)有5兩砒霜、硫磺、毒藥。其戰(zhàn)時鐵殼碎片擊殺敵人馬,毀其戰(zhàn)具,毒氣可毒殺敵軍人馬。 飛礞炮:輕型毒殺火炮,身用鐵鑄造,長1尺多,口徑3寸,尾有一2尺3之木柄,炮彈圓柱型,長4寸,直徑2.5寸,內(nèi)裝毒藥和鐵渣。彈底引信同向炮內(nèi),敵軍中彈瞬息即斃。 虎蹲炮:輕型火炮。長2尺,重36斤,有五六道寬箍,炮口處有鐵爪鐵絆,用鐵釘固定于地,以減后坐力。炮口內(nèi)可裝填上百小鉛丸或石彈,散布面積大,對慣于密集進攻之倭寇效果尤佳。因其輕便,可配騎兵。 迅雷炮:輕型火炮,長1尺多,重20斤,尾部有一火門,火門后面筒壁有眼,射時用鐵釘釘,以減后沖。用時俯仰隨裝藥多少而變,大致每裝藥2兩炮口墊高1寸。 千子雷炮:車載炮,身用銅鑄,口徑5寸,管長1尺8寸,內(nèi)裝火藥6分,后裝細土2分,再裝填鉛彈二三升。炮身用鐵箍固定于4輪車上,前有隔板。抵近敵軍撤板而射。 葉公神銃:車載炮,身用凈鐵打造,分天、地、玄三號。天字號神銃重280斤,長3尺5寸;地字號神銃重200斤,長3尺2寸,玄字號神銃重150斤,長3尺1寸。每跑有三輪炮車一輛,前有兩輪,輪高2尺5寸,后面有一輪,輪高1尺3寸,前高后低,炮口昂揚。 滅虜炮:車載中型火炮,凈鐵打造,管長2尺,重95斤,有5道箍,射1斤鉛彈。用滅虜車載行,每車3門。 攻戎炮:車載炮,下安兩輪,上置車箱,炮身嵌安其中,加鐵箍5道。車廂兩側(cè)各有鐵錨2個。用時鐵錨置地,用土壓實,以減后坐力。用騾馬拖曳,可隨軍機動。 大將軍炮:大型火炮,身用生鐵鑄造,長三五尺,重三五百斤,有多道加強箍,分大、中、小三種,發(fā)射7斤、3斤和1斤的鉛彈,用一輛車運載。車輪前高后低,可在車上直接發(fā)射,具有較大威力。 無敵大將軍炮:每炮母炮載以炮車,配子炮3門,射時子炮裝入母炮,射畢取出。再裝填第二個子炮。每個子炮內(nèi)有500鉛彈,散布可達20余丈。 飛空沙筒:能回收兩級火箭,薄竹制成,左右各一個火藥筒,互顛倒,一個推進,一個返回,主筒內(nèi)裝毒火,用時先飛敵陣,主筒噴發(fā),然后飛回。 飛天噴筒:管型噴射火器,用長1尺5,粗2寸的竹筒制成,尾有5尺長竹木制手柄,依次裝入5個火藥餅,用時可噴至數(shù)十丈遠的地方。 毒龍神火噴筒:單兵攻城用,身為3尺長竹筒,內(nèi)裝毒火藥與爛火藥,懸于高桿。士兵持其至城上垛口,乘風(fēng)點火,煙硝撲人,毒氣飛散,乘機攻入城內(nèi)。 萬人敵:球型拋擲火器。殼用泥制,內(nèi)裝火藥,安一火線,裝入一個木框中,紡碎。多用于守城。 擊賊神機石榴炮:鐵殼爆炸彈。其形如石榴,碗口大小,殼留一孔,裝十分之六火藥,再放一特制慢燃火種。拋至敵陣,受震而爆,爆炸殺敵。 火磚:磚型爆炸火器,殼用薄板,長1尺,闊4寸,高2寸,一頭開孔,內(nèi)裝火藥一斤四兩,飛燕、紙爆各20個,鐵蒺藜20個,外用油紙封固,火藥線引于外。作戰(zhàn)時點線后擲敵船。 火妖:紙殼火球,大如拳,內(nèi)裝松脂及毒殺性火藥,通火線于外。戰(zhàn)時點燃拋擲,可用于水戰(zhàn)。 神火混元球:毒殺性火球,殼用竹編,外用紙糊,內(nèi)置筒型火炮一個,火線引出外。周圍毒殺藥劑,將炮封好涂色。敵陣中爆后人馬嗅之中毒。 燒天猛火無攔炮:燃燒性火球,內(nèi)有二三十紙筒,火藥各不同,有毒火、飛火與噴火,火線一并伸出殼外。先點火線后擲城內(nèi),燒敵兵馬糧草。 風(fēng)雷火滾:竹編制筒型火器,長三尺,周長一尺,外用紙糊四五十層,一頭留口,內(nèi)裝毒殺性火藥和五個小型生鐵制火球,裝填后將口封閉,并引火線。戰(zhàn)時點燃火線,火飛彈發(fā),焚燒敵軍糧草衣甲,擊殺人馬。 沖陣火葫蘆:葫蘆形火器,以大葫蘆為外殼,中安一小火銃,內(nèi)裝火藥、鉛彈,火銃周圍裝毒殺火藥一升,用葫蘆后堅木為柄,長6尺。由士兵持之,與火牌兵配合,一起沖入敵陣。 飛空擊賊震天雷:靠火藥燃燒反作用力推進到敵陣爆炸的火器。身用竹編成球,直徑3寸5,兩側(cè)安有翅膀,內(nèi)裝爆藥和幾支菱角,中間有一個2寸的紙筒,內(nèi)裝推進劑,有火線從中出并與爆藥連,外用紙糊數(shù)十層,涂紅色。順風(fēng)點火,噴射而出,入敵陣則爆。 一窩蜂:每支箭長4尺2寸,下有一個4寸長火藥筒。32支火箭齊射,可射300多步(一步為5尺)。一般裝于戰(zhàn)車上,每車十幾筒。 弓射火石榴箭:專用水戰(zhàn)火箭,箭頭后有一個石榴型火藥包,藥包用二三層紙包裹,外用麻布裹緊,以松脂封固,并使火線向前。先點火線后射出,中敵船后水澆不滅。 神火飛鴉:身用細竹編,外用綿紙封固,內(nèi)裝炸藥,裱紙為翼,身下4支火箭,可飛百余丈,落地即炸,可焚敵船。 火龍出水:兩級火箭,箭身是用5尺長毛竹制,有頭尾。頭尾兩側(cè)各有半斤重起飛小火箭一支。箭后附一個火藥筒,箭尾有平衡。多用于水戰(zhàn)??娠w二三里遠。 釘蓬火箭:水戰(zhàn)用。有倒須鐵頭,射中后鐵頭張開刺釘于帆蓬上。后有多個噴筒,中后便著,焚燒蓬帆,其效力遠高于其它火箭。 神行破陣猛火刀牌:兼可噴火之盾牌,生牛皮制,上畫火龍、火獸,下有36孔,每孔插一小噴筒,其引信共一處。戰(zhàn)時持牌而進,近至二三丈時點火,噴筒齊射,趁勢砍殺。 青煙:青色信號發(fā)煙劑。硝火2兩,樺皮1兩,硫火5分,灰1錢,青黛3錢。上述物品混合壓于竹筒中。遇敵點火,友鄰部隊見火而行,多用于夜間(分明就是后來的信號彈)。 西瓜炮:火球類火器。內(nèi)裝一二百小蒺藜,五六十個火老鼠筒,再裝填火炮藥,不需壓實。密封后錐開三孔,孔入火藥線。中有竹管,連藥線為一。炸后蒺藜四射,焚燒殺敵。 伏地沖天雷:地雷。殼用鐵制,內(nèi)裝火藥,埋于敵必經(jīng)之路,以極慢火種為信,連刀桿于上,以土蓋之。敵搖拔刀桿則爆。 木火獸:獸型木輪噴射火器。以木材為框架,安獸型頭尾,高3尺,長5尺2寸,4足安上木輪,外用紙糊,涂上彩色虎豹圖案,獸耳內(nèi)藏兩個煙瓶,口有噴筒,胸旁栓銃,4眼內(nèi)裝火藥,引線一致。戰(zhàn)時一兵推進沖入敵陣,點火殺敵。 飛輪:輕型戰(zhàn)車,身以木制,以竹為蔽,備有火銃、火箭,平時可拆卸,6人攜帶。遇敵組裝,可屏蔽25人。敵攻即發(fā)射火銃、火箭,擊退來敵。 屏風(fēng)車:輕型戰(zhàn)車。前及兩側(cè)有屏蔽,以抵箭石,車內(nèi)有火器干糧,每車3人,輪流推行。遇敵可通過孔眼射擊。駐營時擺列營外為屏。 火龍卷地飛車:獸形噴火戰(zhàn)車,木制兩輪,立有猛獸像,內(nèi)藏火器24件,兩旁設(shè)盾牌,車前有利刃,上有毒藥。每車4人,輪流推車。作戰(zhàn)時士兵推車沖進,并點火器藥信,于是神火、毒火、法火、飛火、烈火從獸口噴出,毒殺敵軍人馬。 火柜攻敵車:沖擊型戰(zhàn)車。車廂長方形,兩輪,輪高2尺5寸,轅長一丈,柜寬2.8尺,高2尺,車廂下架5桿尖槍,上有火箭100支,頂有油氈。戰(zhàn)時2士兵點燃引信,百箭齊發(fā),沖入敵陣,近戰(zhàn)刺敵。 沖虜藏輪車:輕型戰(zhàn)車。車轅長7尺,前安大盾,高5尺,面畫猛獸,張大口。前轅2層,架刀槍8桿,車廂中放有火箭匣,內(nèi)有火箭40支,用士兵2人輪流推動射箭。 其他資料: 輜重營編制:全營1908人,內(nèi)將官1,中軍1,軍車兵30人,雜役兵254人,車炮兵1622人。每車配佛郎機炮3門,每門3人,共計佛郎機160門,鳥銃手640人。全營一次載米200石,烘炒300石,黑豆500石,可供1萬人3日之用。 水兵營:每營編2哨,共510人,配大、中、小戰(zhàn)船10艘,裝備大炮4門,佛郎機40門,碗口銃30門,噴筒500個,鳥嘴銃68支。使用火炮和佛郎機者132人
各國古代兵器發(fā)展簡略
上一篇:軍事資料——中日古代陣形隨筆
下一篇:各朝代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