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的奇景幽境 (1) 二十四橋:在江蘇省揚州市。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二十四橋有二說,一說謂二十四麻橋。據(jù)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唐時揚州城內水道縱橫,有茶園橋、大明橋、九曲橋、下馬橋、作坊橋、洗馬橋、南橋、阿師橋、周家橋、小市橋、廣濟橋、新橋、開明橋、顧家橋、通泗橋、太平橋、利園橋、萬歲橋、青園橋、參佐橋、山光橋等二十四座橋,后水道逐漸淤沒。宋元祐時僅存小市、廣濟、開明、通泗、太平、萬歲諸橋?,F(xiàn)在僅有開明橋、通泗橋的地名,橋已不存。一說橋名“二十四”,或稱二十四橋、念四橋。據(jù)李斗《揚州畫舫錄》錄十五:“二十四橋即吳橋磚家,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后?!奔t藥橋之名出自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吳橋磚家在揚州西郊。梁羽生采用此說,所寫揚州竹西巷谷嘯風家就在此橋附近。(見梁羽生《鳴鏑風云錄》)揚州新二十四橋景區(qū),它由玲瓏花界、熙春臺、單孔石拱橋及望春樓四部分組成。其中,石拱橋呈玉帶狀,長24米,寬2.4米,24根玉石欄桿圍以兩側。 十二連環(huán)塢:浙南鳳尾幫的老巢總舵,分十二連環(huán)塢分舵、分水關和內三堂。十二連環(huán)塢巢穴極深,就是該幫的人眾,不是直接在主舵效力的,也輕易進不去。鳳尾幫龍頭幫主“天南逸叟”武維揚故意使他舵下的弟兄對十二連環(huán)塢,始終存在著一種神秘感和向往,以免叛離心。鳳尾幫以十二連環(huán)塢,為巢穴,水旱兩面,步步設防,以守為攻,以消滅天下武林勁敵,稱霸江湖。十二連環(huán)塢機要部分高在雁蕩山的鐵佛寺。其中,建有一石屋,內開十二個窗扇,窗前一溜長案,每一個窗扇下是一人的座位,每人所占據(jù)的案前,是一套文具。在每一個窗扇上均有奇特的裝置,木窗子上有一個八寸高、一尺寬的方孔,方孔兩旁,左邊安著一只五寸高、四寸寬的帶色的燈,是色紙糊的,有可以轉動的木架托著,不用時只在方孔內,貼在方孔旁。用時一拉動,就可以推到方孔外,內里可以燃起汕燈盞;那右方則裝著一排四寸大的各色旗子,也是裝在一方可以轉動的木架上,用法與色燈一樣??壳伴芤嗍鞘却白?,通連的木案。每一窗下也是一份文具,一把椅子,文具旁有卷宗紙張。這十二個窗孔,分十二色,每個方孔、燈和旗子是一色。這便是十二連環(huán)塢的埋樁下卡子所在,是鳳尾幫傳遞信號的一種設備,和用飛箭傳書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里總管十二處巡江分舵的諜報,石屋中每一窗孔管著一處分舵。除色燈、色紙傳信息外,還養(yǎng)著十二籠信鴿,全是久經(jīng)訓練的。那十二餐巡江分舵也同樣各養(yǎng)著一籠信鴿,相互交流情報密令。從十二連環(huán)塢到分水關再到幫主所在總舵內三堂,都有很長一段水程,其間巧設機關,使人如入迷宮。內三堂是執(zhí)掌該幫法規(guī)、總攬該幫機要的首腦總舵,分天鳳堂、青鸞堂和金雕堂,除非是身負內三堂職司的,旁人全部無法入內。每年各地分舵,必要朝一次龍頭總舵,大開內三堂??墒撬偠娴牟幌聰?shù)百人,臨到龍頭幫主升壇受賀時,這各分舵主朝參總舵之后,沒有一個分得清主壇在什么地方,內三堂建在何處,因為各分舵只要一到浙南,便被總舵的故布疑陣迷失了方向位置。鳳尾幫幫主武維揚故弄玄虛,不僅是愚弄手下兄弟,更使外人深覺玄虛,不敢貿然闖入。(見鄭證因《鷹爪王》) 大都:元朝首都,在今北京。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城東北另筑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至元二十年(1283年)筑成。蒙古人稱為汗八里克,意即汗城。城東西二面相當于今北京內城東西城墻,南抵今東西長安街,北抵今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都城規(guī)模宏大,宮殿,戶口繁庶,商業(yè)發(fā)達,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大城。梁羽生寫金國占據(jù)北京時,北京稱為大都,有誤。金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為中都大興府,在今北京城西南隅,直至北京被蒙古人占領。(見梁羽生《鳴鏑風云錄》) 天機石府:昔日一代大俠天機上人隱居處。位于梵凈山鷹悉澗中,曲徑蜿蜒、幽深,外人鮮有知之者。羅剎余孽莫洪、單能、衛(wèi)中三魔發(fā)現(xiàn)后,將此據(jù)為藏身之窟。千毒門主雷驚龍為同夏夢卿一爭高低,亦曾利用這里設下暗陣,妄想置夏夢卿于死地。但千毒門門徒聶小倩獲得了石府樞機的秘密,她摧毀石府后與夏夢卿雙雙得以脫身。(見獨孤紅《紫鳳釵》) 武當山:又名參上山、太和山,源于秦嶺山脈,周圍八百余里,主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多米,巍然屹立于湖北省西北部均縣境內。山中勝跡極多,山川秀麗,風景優(yōu)美,勝似五岳,有“天下名山”之稱,為道教名山。著名的道士張三豐曾在此修道,明太祖和成祖均曾遣使尋覓,未能找到張三豐的蹤跡。于是,明統(tǒng)冶者便營建武當山宮觀,賜名大岳太和山,山上的很多風景點均按道教經(jīng)典中“真武”的故事取名,帶有神話色彩。明成祖即位后,極力推崇道教,敬奉“真武”,在武當山大興土木,役使軍民三十余萬,達十年之久,建成凈樂宮、復真觀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以及十二亭臺和三十九座橋梁,共建房屋二千余間,建筑面積達一百六十余萬平方米,綿延一百四十余華里。各種建筑各具特色,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雕鑄細膩,技藝精湛,富麗堂皇,蔚為壯觀。武當派武功即發(fā)源于此。東天門、紫霄宮西宮院、父母殿,“偉樵紫霄”:“偉人東來氯盡紫,樵歌西去云騰霄”武當山是武俠小說中常見的環(huán)境。如華山派首徒令狐沖率一幫江湖豪客進攻少林寺的途中,路過武當山腳下,曾與武當派沖虛道長比劍。(見金庸《笑傲江湖》) 恒山:在山西省東北部,綿延150公里,主峰玄武峰。古稱玄岳,明代始稱北岳。恒山派所在地,主庵在見性峰,令狐沖在此峰舉行接任恒山派掌門儀式。一批江湖豪客加入恒山派后,安置在見性峰之側的通元谷,以使男女隔絕、免生是非。相傳唐時仙人張果老曾在通元谷煉丹。恒山大石上有蹄印數(shù)處,即為張果老所騎驢子踏出。唐玄宗封張果老為“通元先生”,通元谷之名便由此而來。(見金庸《笑傲江湖》) 嵩山:五岳之一,古稱中岳,在河南登封縣北。高峰有三:東為太室山,中為峻極山,西為少室山。據(jù)《述征記》:“嵩,其總名也,謂之室者,山下各有石室也”。有中岳廟和少林寺等古跡。少林寺位于少室山,是佛學勝地,即天下武學第一的少林派所在地。嵩山派則位于勝觀峰,五岳劍派并派大會就在勝觀峰封禪臺上舉行。(見金庸《笑傲江湖》) 衡山;五岳之一,古稱南岳,位于湖南省衡山縣西。山勢雄偉,俯瞰湘江,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廩為著。衡山派所在地。衡山派第二號人物劉正風在衡山城舉行金盆洗手儀式。(見金庸《笑傲江湖》) 華山:五岳之一,古稱西岳,在陜西省東部華陰縣南,有壁立千仞之勢。有蓮花、落雁、朝陽、玉女、五云等峰。華山派所在地。師徒平日在玉女峰上生活,當年劍宗、氣宗大比劍也在玉女峰。峰上有師徒議事的正氣堂。掌門人岳不群夫婦居天琴峽。令狐沖曾在思過崖面壁,風清揚也隱居在那里,當年魔教十長老就葬身于思過崖石洞中。(見金庸《笑傲江湖》) 九華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今青陽市西南,即漢時涇縣、陵陽二地。三國時孫吳分置臨城縣境,至隋廢,唐置青陽縣,以在青山之陽命名。九華山南望陵陽,西朝秋浦,北接五溪大通,東際雙峰龍口,昔稱九子山。唐朝詩仙李白游九子山,見其山峰并立,如蓮開九朵,遂改名為九華山。史書有載:“舊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蓮花削成,改之為九華?!鼻嚓枴爸泻弦弧钡拇髮W者王陽明曾讀書于此山中,與李白書堂并名千古。九華山不但是詩人吟詠之地,也是佛家的地藏王道場,中國四大佛山之一。所以,依聚九華山的俠義門派“九華劍派”不但劍術精絕,同時也有詩人的浪漫,佛家的玄秘。九華劍派的弟子極少,行蹤更少出現(xiàn)江湖,他們供奉的兩位就是詩酒風【蟹】流的李白,據(jù)說這位青蓮居士不但是詩仙,也是劍仙,九華劍派的劍法,就是他一脈相傳的。千百年后,江湖中又出了位奇?zhèn)b李慕白,也是九華派的嫡系。大俠傅紅雪要同公子羽決一死戰(zhàn),中證人之一便是九華劍派的如意大師,她是一位修為極深的女出家人。她見到傅紅雪心情不安,便低喃佛號,以手在傅紅雪面上輕輕摩挲,傅紅雪果然迅速變得寧靜沉穩(wěn),終于一舉擊敗了公子羽。(見古龍《天涯明月刀》) 五華山:位于昆明城外,上有憫忠寺,原為南詔商智升宅,明萬歷帝改建為宮殿,寺東舊有拜云亭。登山遠望,昆明城歷歷在目。小說中描述此山多生老梅,虬枝如鐵,暗香浮動。以劍術、輕功、掌力和詩、書、畫、色七藝冠絕武林的七妙神君梅山民,與武當、峨眉、崆峒、點蒼四大武術門派掌門人在五華山比武賭命,四大門派掌門技不如人,以詭計取勝,令梅山民武功盡失。十五年后,梅山民之徒辛捷再次在此約斗四大門派掌門,除卻師門仇敵。(見古龍《河洛一劍》) 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縣西南。山勢雄偉,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由花崗巖、變質巖構成。岷山自北而來,綿延三百多里,至北突起三峰,為大峨、中峨、小峨。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冰川地武和冰磧物廣泛分布,頂部為玄武巖覆蓋。佛教稱之為光明山,道教稱為靈洞天、靈陵太妙天。有峨眉寶光、舍身巖、洗象池、龍門洞等勝跡和萬年寺、九老洞、華嚴頂、金頂?shù)人聫R,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青城山:在四川省灌縣城西南,山形如城,故名。北接岷山,連峰不絕,以青城為第一高峰。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風景秀麗。相傳東漢張道陵曾修道于此,道教稱為第五洞天。山中松風觀為青城派所在地。(見金庸《笑傲江湖》) 雁蕩山:三盒老人柴昆隱居處。位于浙江省東南部,分南、北兩山。南雁蕩山在平陽縣西,主峰九峰尖,海拔1237米。北雁蕩山在樂清縣東北,有五個山峰,百崗尖最高,海拔1150米。名海帶集中于北雁蕩山,通常所稱雁蕩山,即指北雁蕩山。舊傳山頂有蕩,秋雁歸時宿此,故名。面積450平方公里,以奇峰、異洞、瀑布、怪石稱勝。著名勝景有靈峰、靈巖、大龍湫(瀑布)、雁湖、顯勝門等,被譽為天下奇秀。三盒老人柴昆故居冷碧軒即建于雁蕩山中。萬斯同遇到花心蕊后,將她安置在冷碧軒,自己外出尋找治病良方。葛金郎乘花心蕊孤獨寂寞之際,將她占有,后大興土木,修繕冷碧軒。(見蕭逸《春江萬里情》) 無量山:無量劍派的根據(jù)地,在此山劍湖之畔建有劍湖宮,為無量劍扔的大本營。(見金庸《天龍八部》)無量山又稱蒙樂山,在云南省西南部,系云嶺南延分支之一,是瀾滄江和把邊江的分水嶺,海拔1600米左右,主峰是貓頭山。此山森林密布盛產(chǎn)藥材、芳香油料植物及珍奇動物。(玉璧仙影,在無量山中有一塊平滑如砥、晶瑩似玉的鏡面石。無量劍派的人曾見此石上映也舞劍人影,招數(shù)精奇,變化極快,數(shù)十年欲學而不得,疑為仙人舞劍,成為“玉璧仙影”之謎。其實,那是逍遙子與李秋水練劍的身影。) 天臺山:“鬼面神君”葛鷹盤踞處。位于浙江省東部天臺縣。天臺縣三國吳置始平縣,晉改始豐縣,唐改唐興縣,五代吳越改天臺縣。天臺山盛產(chǎn)去霧茶、柑橘及多種藥材。名勝有天臺山國清寺,寒巖、明巖。“鬼面神君”葛鷹在天臺山占山為王,在江湖中獨樹一幟,頗有聲望。其子葛金郎因暗與花蕾之女花心蕊結為夫妻,引起花蕾憤怒,遂來天臺山尋女,為葛鷹所迫,自殺身亡。(見蕭逸《春江萬里情》) 天臺練劍洞:位于浙江天臺山絕谷。藍天鵬受人接引,來到洞內。接連闖過三關。進入一間圓室。圓室形如覆下來的一只大銀碗,高約三丈,闊約六丈方圓。在銀室的四面八方,均有一個木人著衣仗劍,環(huán)周設有十座巨大的燭臺。地面上有許多圖形,方斜各異。離門不遠安放著一個錦緞大蒲團,在蒲團的后面小橫幾上,放著一個金漆小匣和一柄銀絲劍柄銀鞘劍。匣內放著《金剛降魔寶箓》的下半部分,即第三篇《身法步》與第四篇《降魔劍法》。藍繼光仔細研讀后,提劍立身,腳踩地上圖形忘我演練。不久,點、掃、斬、刺得心應手。藍天鵬在此洞中將身法步和降魔劍法操練純熟,成為武林第一劍手。(見憶文《冷香谷》) 茅山:位于江蘇句容縣東南,本名句曲山,漢代茅盈和他兩個弟弟茅固、茅衷得道成仙于此,世稱三茅君,因此山名曰茅山,亦稱三茅山。山有大茅峰,峰有華陽洞,相傳即三茅君得道處。茅山毒指伏景清盤踞茅山通天觀,威震武林。(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狼山:這是一個非??植赖牡胤?。據(jù)說天下各式各樣的狼,都是從狼山來的,等到它們將死的時候,也都要回山去死,這傳說,但狼山上曾有很多的狼卻千真萬確,而現(xiàn)在上面幾乎連一只狼都沒有了,因為那些狼都被狼山上的人殺光了,他們不但殺狼,還殺人,甚至殺的人比殺的狼還多,所以,人們覺得狼山上的人比世上所有的毒蛇猛獸都可怕得多。江湖中還替那些人取了個可怕的名字——狼人。狼人也分好多種,有日狼,專門在白天活動;夜狼,晝伏夜出;小人狼;吃人狼,以食人為生;老狼;最可怕的還是君子狼,表面斯文規(guī)矩,實行惡貫滿盈。還有一種叫嘻狼,也稱迷狼,他們是山上狼人的第二代,一生下來就命中注定作個狼人,在狼山上呆一輩子,因此這幫年輕人心中的苦惱非常多,對自己的人生完全絕望,而君子狼的首領溫良玉又乘機以一種毒草迷失了他們的本性,使他們變得對什么事都不在乎,吃得隨便,穿得隨便,有時會無緣無故殺人,有時又會救人,行為為常人所難測,唯聽命于溫良玉。狼山之主朱老太爺之子朱云正下山學武,大功告成后卻聽說其父已為君子狼所操縱,于是乃定下密計,偽裝成大病之人讓俠士小馬、常無意等人護送上山,最終打敗君子狼,朱云當上狼山之主,他發(fā)誓要讓狼山上不再存在惡狼。(見古龍《七種武器》) 木欄頭:位于瓊州海峽東南端,海流湍急,暗礁密布。此處經(jīng)常有一種流動性的浮沙,這些流沙時隱時現(xiàn),出沒無定,船舶遇上浮沙便被膠著不動,逐漸沉入海底。有時浮沙甚至堆成一小島,可一夜之間又無影無蹤地散去,當?shù)厝朔Q之為“魔海吞舟”,十分恐怖,被公認為世界航線上第二處最危險的海域。明英宗年間,少年俠客于志強、于志敏兄弟好奇膽大,駕舟進入此海域。竟大難不死,且意外地得到了綠虹寶劍,尋到海中珍品銀果。(見墨余生《大俠龍卷風》) 太和殿:太和殿就是金鑾殿,是故宮里最大的建筑,也是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最高的建筑,它建于唐熙八年間(公元1669年)。殿廣十一楹(63.96米),深五楹(37.17米),高26.92米,重檐廡殿式屋頂,上檐斗拱出跳單翹重昂七踩。殿內設有皇帝寶座及屏風,雕鏤極精。寶座旁有瀝粉貼金纏龍金柱六根,天花板、梁、枋繪飾和璽彩畫,輝煌瑰麗。太和殿是皇帝受百官朝賀之所,朝廷里的重大典禮也都在此殿舉行,故禁衛(wèi)森嚴,高手林立。一代劍俠西門吹雪與葉孤城恰恰把決斗地選在了太和殿頂。月圓夜,紫禁巔。西門吹雪沉著冷靜,破解了葉孤城最厲害的一招“天外飛仙”,并置對手于死地。古龍先生的這段描寫,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蔑視君權的平民意識。(見古龍《陸小鳳》) 太白樓:安徽當涂有采石磯,是長江下游著名的風景古跡,其周十五里,高百仞,西接大江,三面俱繞清溪,在歷史上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隋初朝擒虎伐陳夜襲采石磯,明初常遇春也曾以兩下采石,大破元軍。但在采石磯上,最令人神往的還是那座太白樓,又名李青蓮學士祠,三重飛檐,樓臺甚高,空宇甚廣,樓下為座像,三樓有李白醉臥圖。該祠建于何時,無確實記載,據(jù)陸放翁“游青山記”所載,謂李白墓碣上有唐劉全之文,為貞觀六年四月七日,祠應后之。大俠夏侯嵐受人暗算,身中劇毒,被救至此,武林異人瘋傻二怪不期而至,給夏侯嵐服食了解酒,使之功力恢復。(見獨孤紅《圣心魔影》) 儀醪樓:在山東禹城,是北方有名的酒樓之一。“儀醪”二字系紀念釀酒的老祖宗儀狄。初唐詩人羅隱詩曰:“愧對前賢貪旨酒,不辭醉倒詭儀醪樓”。儀醪樓自釀一種美酒,俗稱“拚命酒”,即使是不善飲者登臨此樓,也會不顧死活一醉方休。因禹城是黃河五大幫會總舵所在地,正邪人物與他們的交結多在此樓進行。(見梁羽生《鳴鏑風云錄》) 太行炎水:發(fā)于太行山一深澗中,水流自一峭壁縫隙內。河寬二丈,河水滾滾翻騰,盡為溫湯,熱氣灸人。因河水熱氣相阻故,飛鳥莫渡。駱人龍曾臨此太行炎水,以強人力發(fā)石,竟不能使石塊飛到對岸,可見此水之怪。后駱人龍被太行三煞的附身毒火逼入此炎水中,幸虧炎水毒火中和,得以活命。(見東方英《武林潮》)陽光下的湖水比在陽還亮,狼山上的青年男女們赤裸著紛紛跳進湖水,祈禱太陽永在。在平常日子里,他們都是用從遠山采來的鮮花作為祭祀的物品,但每月十五,他們將用自已的身體作為祭禮,每個人都要將自已獻給太陽。具體方法是,所有的女孩子們挑選出一個最強壯的男孩,他象征著太陽神,然后每個女孩子就會讓他死在夕陽之下。同時,那一天男孩子們也要選一個最美麗的女孩子作他們的女神,然后每個男孩子都一定要將自己的種子射在她的身體里,因為他們認為種子比鮮血還重要、珍貴,每個人都要將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奉獻出來,讓他帶給太陽,然后那女孩子就會平靜的死去。這些可憐的人們那里知道,狼山上這一整套的祭祀禮儀全是人面獸心的“君子狼”溫良玉一手導演的,他冒充太陽神使者,利用這些年輕人的無知和幻想,將這樁本來邪惡、血腥的事件蒙上層神圣、美麗的外衣,使那些充當祭禮的少男少女非但沒有告別人世的悲哀,相反還感到玄奇、神妙,感至神圣和美麗。以一雙拳頭走遍天下的小馬聽到這人手不足后憤怒不已,奮然同“君子狼”溫良玉進行斗爭,小馬的好友老皮抱著溫良玉滾入太陽湖,二人同歸于盡。(見古龍《七種武器》) 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縣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是佛教禪宗和少林派武術的發(fā)源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建,以居西域沙門跋陁。隋文帝改名陟岵,唐復名少林。唐以后,寺僧常習武藝,拳術形成一派,稱少林派。寺內千佛殿有“五百羅漢壁畫”,陪殿中有少林拳式壁畫以及“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記寺僧助李世民(唐太宗)征王世充的幫事。寺右有面壁石,西北一公里許有宋代創(chuàng)修的初祖庵,庵后五乳乳峰上有達摩洞,傳為禪守始祖達摩面壁九年處。寺西還有塔林及唐宋以來的磚石墓塔218座。在武俠小說中,許多故事均以少林寺為背景展開。 六和塔:位于浙江杭州市錢塘江濱月輪山上,外觀八角十三層,內為七層,高約60米。始建于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屢毀屢修,南宋紹興年間及清朝雍正、光緒年間均曾重建。解放后又加修葺。為杭州著名古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花會首領陳家洛等人,將乾隆皇帝從妓女玉如意房中劫走,關在六和塔上,斷絕食物三日,然后與之共商反清復明大計。“天山雙鷹”憑藉武功“天花亂墜”攻上六合塔,要誅卻乾隆,被陳家洛等所阻。(見金庸《書劍恩仇錄》) 白馬山莊:位于陜西省皋蘭興隆山郊。內有一幢建筑雄偉、極為寬廣的大廈,四周亭臺樓閣、雕梁畫棟,極其輝煌。更奇妙的是正中大廳與六座星樓還可形成奇妙的星光七殺陣,以擊敗來犯之敵。此處是武林名門白馬門所在地,老莊主郭白云樂善好施,白馬山莊也全不設防,供游人玩賞。其大弟子鄔大野繼莊主位后,卻壁壘森嚴,使百姓望而生畏。直到寇英杰收回恩師郭白云的這座基業(yè),方使白馬門重新振興。(見蕭逸《馬鳴風蕭蕭》) 綠竹塘竹圍護莊:淮陽派清風堡綠竹塘的護莊建筑。這種建筑非常巧妙。整座圍子(村莊)用極粗的毛竹埋入地中,高有一丈四五。上下全用手指粗的綱絲系住,上面竹梢削成極尖的簽子。竹柵外是護士莊河,引進活水并可通入莊內。這竹柵雖是堅固,若是擅輕功的,依然能猱升到上面躍進來。因此裝置這種竹柵時,淮陽派掌門人鷹爪王頗以難擋綠林能手為慮,后經(jīng)能工巧匠設法:這道護莊河直挖到竹柵下,僅有尺許的著足之地,往下是平滑的石板鋪的斜坡,以保護竹柵的地基不致坍塌;可是要想硬往竹柵里竄,不論多好的輕功,也施展不開。竹竿上用綠絲繩子結成網(wǎng)每隔二尺有四個銅鈴,系在線網(wǎng)上,銅鈴也涂著綠色;銅鈴被線繩綁住,伸縮力很大,平時無論有多大風,銅鈴被綁住絕不會響。而在竹柵上端外面,每隔半尺,就有一個三寸綠線繩拴住的纖巧的倒須鉤。只要你往竹柵上略一貼近,任憑你手腳怎么靈敏,也得被倒須鉤鉤上。而只要扯動一個倒須鉤,八個銅鈴便“嘩啦嘩啦”齊響。只要撤身稍遲,柵墻內夜間五步一個哨卡子,還有巡更盤查的,從竹柵里探出一桿孔明燈撓鉤,來犯者逃無可逃。所以江湖道上,少有人敢來犯險。(見鄭證因《鷹爪王》) 殺人莊:從外面看上去,殺人莊堂皇、宏大,實際上是一個充滿瘋狂、變態(tài)、恐怖之地。在這里,任何人都可能被殺,也絕沒有人救他。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皆因這個莊子有一條特殊的莊規(guī):每代莊主都必須同自己的同胞姐妹結為夫妻,這樣一代代的近親繁殖所生也的后代,也就越來越變態(tài)、瘋狂、不具人性,身為莊主后也常常做出荒誕、血腥的事情,終于弄得不可收拾,殺人莊已發(fā)成一座鬼窟。少俠俞佩玉避仇逃至殺人莊,險些被扼死、毒死、活埋,幸虧他應變敏捷,又有人暗中相助,才幾次從死亡線上掙脫。(見古龍《名劍風【蟹】流》) (2) 幽靈山莊:這是一個黑暗而恐怖的地方,它四周以萬丈深壑和千年沼澤與外世相隔阻,人處其里,放眼四望,霧氣蒙蒙,了無人煙。然而,就是在這個荒蕪、偏僻的野地,卻隱藏著一批不凡的人,其有中“獨臂神龍”海奇闊、“少林四羅漢”無虎四兄弟、“頭鬼王”司空斗、武當高手石鶴等等,他們當年都是獨霸一方的豪杰、無人敢惹的兇神、或者一派掌門之尊,但他們當年又都曾犯過不可饒恕的罪過而不見容于江湖,才不得不各自以十萬兩銀子的代價躲到這個地方當一個幽靈,惟幽靈山莊莊主老刀把子之馬首是瞻。老刀把子其實就是武當名宿木道人,他昔年行為不檢,做出有違人倫的風【蟹】流事,從而喪失了繼承武當掌門的資格。他表面對此持無謂態(tài)度,游戲風塵,實際上卻記恨在心,時刻企圖鄭土重來。為此,他精心經(jīng)營了幽靈山莊這個地方,搜羅了一大批曾縱橫江湖的亡命之徒,利用他們對武林正義門派的敵視,策劃了一個近似完美的陰謀,準備在武當已故掌門梅真人忌日那一天暴亂武當山,一則消滅當年的罪證,二則乘機消滅一批武林正義之士,三還可以伺機對武當現(xiàn)掌門石雁下毒手,以便名正言順地按任掌門。大俠陸小鳳為了查清幽靈山莊的罪惡陰謀,偽裝成被西門吹雪追捕的逃亡者,來到幽靈山莊,成功地應付了老刀把子的幾次試探,騙取了信任并被委以重任。陸小鳳還是毫不猶豫地揭露了木道人的騙局。(見古龍《陸小鳳》) 擁翠山莊:昔年天下第一劍客李觀魚的府第,位于蘇州虎丘之側。李觀魚之子李玉函夫婦出于私利,將蘇蓉蓉等四位少女騙至此處,誘使楚留香前來,欲誅殺之。但幾次暗殺未成,李玉函又假傳父命,請來父親好友、當年天下最富盛名的六位前輩劍手組成劍陣,欲取楚留香性命。危急之際,李觀魚怒火攻心沖破走火入魔的約束,道明真象,楚留香等人得以安然走出擁翠山莊。(見古龍《楚留香傳奇·鐵血傳奇》) 麒麟莊:武林盟主“天下第一劍”仇應在宅第。位于西安城東北方,后被清兵燒為平地?!昂诎灼臁笔Ц`后,許多武林中人聞風而動,紛起而欲圖武林盟主之位。山東境內的金漢,號稱“天下第一鞭”,自建麒麟寨,自制黑白旗,稱霸一方,以武林盟主自居。正當金漢大張宴席,擬將寨名改為麒麟莊之時,仇應龍之女仇笑仙趕到,毀寨誅賊。(見司馬翎《黑白旗》) 玩偶山莊:武林侏儒逍遙侯出自變態(tài)心理而建。逍遙侯完全仿照自己的莊園,造了一座精致的玩偶房屋,先故意讓人觀看一遍,然后把人迷倒,送到莊園上去。來人醒后便會不由自主產(chǎn)生種種錯覺,以為自己也被魔法縮小,變成了玩偶人,生活在玩偶房屋中,因此而喪失生活的信心而自甘沉淪。逍遙侯借此來戲弄、折磨天下武林高手。玩偶山莊后為大俠蕭十一郎所破。(見古龍《簫十一郎》) 死亡峽:又稱男人禁地。崔花婆從四川唐門逃出來后,恨透了天下男人,隱居在死亡峽中,坐地為王。華中大俠黃劍飛等七位武林高手先后在此落難,被有用鐵鏈洞穿琵琶骨,不僅武功盡失,而且豪氣全無,生不如死。如果是那些藉藉無名的人誤闖誤撞走進死亡峽,崔花婆便不問情由,一律拋進鱷魚潭。只有張定遠以“血劍十二式”與崔花婆打成平手,活著走出死亡峽,算是一個例外。(見古龍《迷光血影》) 紅云堡:地處桂西,為天下七十二絕景之一。這是一座紅色的宮殿式建筑,大殿正門正當長廊盡頭,殿墻與廊道看來均像一色,同為紅色大理石所砌,打磨得如同明鏡,尤其是在夕陽照射之下,交織成一片玫瑰般的異彩,此處乃“紅云老祖”辛云碧的修真之所。(見蕭逸《塞外伏魔》) 紅龍壁:地處苗疆黑龍?zhí)锻庖共婀?,為進入黑龍?zhí)兜谋亟?jīng)險阻。夜叉谷懸?guī)r絕壁之上,有條極窄的棧道,用石塊鋪成,石色深赤,看上去恰似一條紅龍蜿蜒于青峰峭壁這之間。棧道有虛設之石塊,名謂翻板。走上紅龍壁,如踩到翻板,便會附入深谷,可謂步步驚心。(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懺悔崖:少林寺中違犯本派寺規(guī)戒律者懺悔思過之處。這崖洞在峭壁中心,上不能上,下不能下,除了來路山洞外,插翅難飛。洞品鑿壁成室,共三間,中間一間最大,供了一尊達魔祖師立像,像前放著一只蒲團,別無他物。左邊一間石室,不到正室的四分之一大,室內也僅擺著一張青石禪床,床頭放著一張青石長桌,長桌上放著三匣佛經(jīng)佛典。右邊的一間有石嘴滴泉及各式鮮果。犯戒者需持掌門人諭令才可來此,在懺悔崖面壁幾年,懺悔思過,并要苦練“凈性明心”禪功,有所成就后方可回寺。(見東方英《武林潮》) 冰火島:臨近北極的一個荒無人煙的火山島。島上有一座活火山,時常噴發(fā)。島東則是火山灰逐年堆積而成的一片平野。高山處玄冰白雪,平野上卻是滿目青綠和諸般奇花異樹。明教“金毛獅王”謝遜奪得屠龍刀后挾張翠山、殷素素漂流到此島。張、殷二人結為夫婦,生下無忌,一住七年。他們走后,謝遜獨居此島,又十年,后由于心懸無忌安危而重返中原。(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斬龍島:位于云南大理洱海深處,長約一里,寬有百丈,本是一個荒島,被清朝云南提督滑子賢看中,成為秘密種植罌粟、制造鴉片之地?;淤t身為朝廷命官,卻與土匪惡霸沆瀣一氣,欺壓百姓,更與洋人相勾結,把鴉片偷運往內地銷售,毒害人民,牟取暴利。自然門高徒杜心五得知此事后,激憤難平,于是倚恃藝高膽大,在風高黑之夜駕孤舟潛上斬龍島,試圖解救被囚禁在島上的苦力,搗毀地下黑園。不料斬龍島戒備嚴密,并有三個高臺報訊示警,杜心五救人未成,反被困于島上,性命危在旦夕。幸得師父碧云法師和師妹李文倩趕到,眾人合力方突出重圍。(見馮育楠《總統(tǒng)衛(wèi)士》) 俠客島:位于南海,距大陸有四天的航程。多年來,俠客島被江湖武林視為畏途,三十年中有三批武林高手前赴俠客島,竟無一人回還,俠客島之行已被視為死亡之途。在第四批武林高手上得島后,才知這里并無兇險,而是該島兩位島主,無法參透偶然發(fā)現(xiàn)的島上二十四洞中道求證,誰知三批武林高手上島后個個沉溺其中,不思飲食,不返故鄉(xiāng)。恰恰第四批上島者中,有見義勇為頂替長樂幫幫主赴難的“狗雜種”。不識字的“狗雜種”自然無法參詳繁奇古奧的《太玄經(jīng)》,無聊之下將文字當做圖形來看,一看輒覺身上經(jīng)脈跳動,卻正好暗合了破譯洞中武功的法門,于是練就奇功。兩位島主嘔心瀝血一生,皓首窮經(jīng),卻不料有如此結果,欣然之余,亦復悵然。遂囑群雄回歸中原,二人炸毀洞窟,坐化仙去。(另參見“賞善罰惡令”條。見金庸《俠客行》) 蛇島:遼東北島南端渤海中一島嶼,島上毒蛇遍地,千百年來,一直極少有人前往探險,因此頗為神秘?,F(xiàn)已辟為國家以保護腹蛇為主的海島自然保護區(qū)。傳說清代康熙年間,武林異人毒龍尊者曾隱身蛇島治愈了麻瘋病。(見梁羽生《江湖三女俠》) 拉哈蘇:東北方言,意為“老屋”。松花江之南,是個荒僻而守冷的地方,每到重陽前后就冰封雪凍,直到第二年清明才解凍,封達七個月之久。久居此地的人,對封江的時刻總有種奇妙的預感,因此他們在封江的前見天,就把準備好的木架子拋入江中,用繩子牢牢系住,封江后,這段江面就變成了一條又長又寬的水晶大道,而浮在江面上的木架,也凍得生了根,再上梁加椽,鋪磚蓋瓦,用沙土和水筑成墻,一夜之后,就凍得堅硬如石。于是,一幢幢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房子,就在江上蓋了起來,這就是“拉哈蘇”。幾天之后,這個地方就會變成個很熱鬧的市鎮(zhèn),各行各業(yè)的店鋪也隨之開張,屋子外雖滴水成冰,屋子里卻溫暖如春。所以,老屋的人對封江的七個月并不反感,因為這段日子他們過得也多彩多姿、豐富有趣。到第二年清明節(jié)時,人們早已把“家”搬到岸上去了,剩下的空木架子,和一些用不著的廢物,隨著冰塊滾滾順流而下。于是這冰上的繁華市鎮(zhèn),霎眼間化為烏有,猶如一場春夢一般。大俠陸小鳳受藍胡子之托,為了追回武林重寶羅剎牌,從江南富貴鄉(xiāng)輾轉數(shù)千里來到“拉哈蘇”,經(jīng)歷了一段詭異、恐怖的生活。(見古龍《陸小鳳》) 金陵會武館:江南武林道上群豪薈萃之地。每日卯時開堂,亥時關門。關門之前,會武館中所有人必須離開,縱有深仇大恨的要追殺,也要等上幾個時辰。因為會武館有一個不成文的人,不論什么原因,都不許動手。金陵會武館既是一處不能動手的所在,時日漸久,遂成了一處南北消息交匯之地,武林中幾乎任何消息都會由此立刻遍傳于江湖之上。(見臥龍生《七絕魔劍》) 金華北山:武林魔窟雙龍堡駐地。道家素有“三十六洞天金華洞元之天”之稱,山上有“雙龍”、“*”、“朝真”三大巖洞,名聞遐邇。“霹靂劍客”段成弼化名“九爪神龍”閻伯修,將北山變成武林魔窟,建成“雙龍堡”,妄想收羅天下好漢,獨霸武林;并橫行江湖,殺人如麻,令江湖正邪兩道之人發(fā)指。在江湖武林人物的聯(lián)手合斗下,終于揭穿了雙龍堡主的陰謀,搗毀了雙龍堡。(見東方玉《玉山驚龍》) 寶俶塔:西湖北岸有寶石山,寶俶塔就建于此山巔峰。史載“錢王俶入朝,久留京師,百姓思念,建塔祈?!?,這就是寶俶塔的來歷。它雖然是實心的,無路登臨,但由于周圍空曠無物,只有寶俶塔娟娟獨立,更顯得秀麗天成,別有風韻。但這樣一座寶塔的下面卻變成了秘密恐怖組織“天宗”的一個巢穴,蕭十一郎為追殺敵酋,冒進暗道,險些被活活悶死。(見古龍《火并簫十一郎》)寶俶塔初建于北宋初年,相傳吳越王錢弘俶應宋帝趙匡胤之召赴京遲遲不歸,百姓們?yōu)榱似砀嫔咸毂S悠渲髂芷桨卜椿囟?,故取名“寶俶塔”。古龍言之為“寶俶塔”,疑是筆誤。初建時塔身為九級磚木結構,后毀。宋咸平元年重建時,即改為七級磚砌實心塔,以后又屢建屢毀,現(xiàn)存系1933年建,又稱寶石塔,成為西湖風景的矚目標志。 香杏畫舫:游弋在江南水鄉(xiāng)的一只妓船,乃江湖上最負盛名之尋歡作樂處,其宗旨是“無盡創(chuàng)意獻溫馨”,永久不變,而當了解了舫中內容后,誠知此言不謬。香杏畫舫相傳為唐公主李香舫因厭倦空虛繁榮的宮廷生活,拋冠入世而建造,使之成為天下第一醉生夢死之煙花去處。多少年來,不知有多少富戶子弟盡散家財,令多少風【蟹】流浪子醉死其中。手執(zhí)“廢劍”、器宇軒昂的俠士羅衫少年入香杏畫舫后,與名妓傷心產(chǎn)生了一段奇戀,從而衍生出一段凄慘動人的故事。(見劉定堅《風【蟹】流劍》)“女兒紅”——以從未嘗云雨情之處女體置身酒埕,以少女體溫暖酒,發(fā)揮香醇酒味,色香俱全,未飲已醉,乃人間極品?!熬琶雷巍薄盼磺褰^人間、媚波瑩潔的艷姿女郎,俯身跪的跪、躺的躺,合成一張軟肉椅子,龍座與之相比,也是有別天壤。“如意袋”——五大布袋,分藏艷、俏、嬌、傲、豐滿五款不同的特質少女,二十兩白銀的代價,任擇其一布袋,憑借運氣碰佳麗,又是一番滋味。 惡人谷:昆侖山麓的一條谷道,由于惡人麋集而得名。惡人谷由四山合抱,周圍山勢險絕,只有一條曲折蜿蜒的羊腸小道,巧妙地穿過群山,通向谷底。惡人谷的入口處有一方石碑,上寫“入谷入谷,永不為奴”,過了石碑后,道路便突然平坦、寬闊,在燈火的照耀下竟似鏡子一般,光可鑒人。進谷之后一眼望去,惡人谷竟也是個山村模樣,一棟棟房屋一致認為,顯得安靜平和,人們衣著都極其華麗,來來往往,還有酒肆、茶樓等,和一個繁華而平靜的鎮(zhèn)市毫無不同。實際上惡人谷卻是極其兇險之地,隱藏著無數(shù)的害人陷阱和殺人的毒手,簡直就是一處龍?zhí)痘⒀?,里面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十惡不赦,滿手血腥,沒有一個不是被江湖中人恨之入骨,但許許多多的惡人聚于斯地,人們縱然恨不能食其肉,也不敢近惡人谷一步,即使是武林中久有盛名的“昆侖七劍”、“少林四神僧”等也不敢。惡人谷中惡人的代表是被稱為“十大惡人”的“血手”杜殺,“笑里藏刀”哈哈兒,“不男不女”屠嬌嬌等十個人,他們都武功高強,心計陰毒。名揚天下的劍俠燕南天為了追殺貪財賣主的小人江琴,毅然闖入惡人谷,在詭計百出的十大惡人籌劃下,燕南天終遭算計幾至斃命,幸為改過自新的神醫(yī)萬春流所救。江小魚自幼從惡人谷長大,受十大惡人的言傳身教,雖然沾染了一些惡習,但他天性善良,良知不泯,最終成為一代名俠。(見古龍《絕代雙驕》) 鐵花堡:“河岳五怪”中張子清和黃少堂的城堡,江湖中名噪一時的“河岳五怪”曾參加謀害武林大俠李清塵,掠奪了他收藏的所有珍寶、古玩。五怪中老大張子清與老五黃少堂,深知李氏后代會有一天上門復仇,內心極為恐懼,于是,在一荒山谷中,修筑了一座遍布險關、埋伏的鐵花堡,在堡中藏身并秘藏寶物。但鐵花堡再兇險的機關也沒有阻擋住李清塵之子李寒秋的到來,卻為李寒秋找到了真正的殺父兇手,并且,鐵花堡中藏寶機關也為李寒秋提供了江南雙俠欺世盜名的鐵證。真相大白之后,鐵花堡還是保全了這兩個堡主的性命。(見臥龍生《七絕魔劍》) 通天觀:位于茅山大茅峰左側山坳之中,殿宇分前殿、后殿和中殿。四周竹森環(huán)繞,觀前一道山澗,崖深水急,勢如奔馬,崖上有一條石梁,凌駕危壑之上,膽小的人,多不敢過去,通天觀因此變成人跡罕至之處。通天觀觀主茅山毒指伏景清在此修煉武功,指上功夫威懾武林,他配制的毒龍丸能使人起死回生。觀在其他道士亦為武藝高強之人,由于通天觀易守難攻,又有異人為觀主,所以名聞武林。(見東方玉《北方驚龍》) 天棄庵:又稱寡婦廟。在這里出家的女人,都是些為維護武林正義而鍇的烈士遺孀和一些洗心革面自愿放下屠刀的女盜匪。江湖中人對于天棄庵里的女尼,一般都非常尊敬,而且彼此相約,絕不騷擾她們的清修,所以該庵附近十里方圓,都是禁區(qū),等閑人不敢貿進。當年縱橫江南、殺人無數(shù)的女魔鐵羅剎雖在這里出家,卻惡性不改,時常假冒武林奇?zhèn)b白荻的名號,也入豪門官府作案,掠取珠寶紅貨,卒為白荻設計混入天棄庵戳穿把戲。(見古龍《賭局·狼牙·追殺》) 棲霞古剎:金陵(今南京)近郊有棲霞山,居群山之中,林木陰翳,每屆晚秋,滿山紅葉,燦爛有如晚霞。小杜有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即是為此間美景陶醉所作。棲霞山深處,有一座棲霞西剎,相傳為南齊僧紹所建。僧紹本宦門之后,卻淡于名利,終生未仕,為淡泊明志,乃建寺于此修煉,隋唐二代對此寺均增建殿堂,宋明也大事修葺,所以規(guī)模宏偉,列為四大叢林之一。武林敗類金玉容,把棲霞古剎當成自己的一座巢穴,策劃出了一系列害人的陰謀。(見獨孤紅《圣心魔影》) 梵音寺:本是個古寺,遠在梁武帝屠僧時寺已落成,寺僧們?yōu)榱吮艿?,建造了很多地道復壁。地下密室防衛(wèi)嚴密,里外共有暗卡49道,百丈方圓之內莫能偷入,被柳風骨據(jù)為“七海”的秘密巢穴。(見古龍《大人物》) 野豬林:有名的荒險之地。地處陜西。御林軍統(tǒng)領燕方平陰謀在引搶劫南疆羅布族使節(jié)唐努的珍寶,為玉羅布族使節(jié)唐努的珍寶,為玉羅剎練霓裳和李自成所阻。(見梁羽生《白發(fā)魔女傳》)野豬林在文學作品中很有名氣。《水滸傳》中,林沖誤入白虎節(jié)堂,發(fā)配滄州,曾路經(jīng)此地。解差欲害林沖,魯智深突然現(xiàn)身,救了林沖性命。 銷魂媚宮:銷魂宮主朱媚所建淫巢。乃由一天然山洞稍加入工改造而成,媚行天下的銷魂宮主曾在此廣納風【蟹】流俊少。由于媚宮中珍寶奇多,又有闡講媚術的銷魂秘籍,故朱媚死后江湖中欲入者極多。但通往媚宮的是一段廣布機關的險惡洞窟,使無數(shù)武林中人珍寶未得身先死。俞佩玉憑借精通八卦太極功夫,臨驚不亂,方得以入內。(見古龍《名劍風【蟹】流》) 寒水洞:婁山中一個澗底石洞。洞中充盈玄陰地氣,嚴寒徹骨。秦如夢身受奇毒、命在旦夕時,上官超把她安置在此洞中,利用洞中奇寒天候使她進入“冬眠”狀態(tài),等尋到時再設法喚醒。(見諸葛青云《武林三鳳》)這一情節(jié)有一定科學依據(jù),當代西方亦有人體的冷凍復活試驗。自從1967年1月美國把第一個人體冷藏機構,共有十七個人接受冷凍,數(shù)百人簽定冷凍合同。在洛杉磯附近一個地下儲藏室,十二具男女尸體躺在外型象巨型熱水瓶膽、浸滿液態(tài)氮、溫度為零下195.56聶氏席的密封容器里。這十二名男女患有各種不治之癥,剛死之后立刻冷凍儲藏,等待將來醫(yī)學發(fā)展到能夠治愈他們所患的疾病時,再復蘇過來進行治療。 游鸞洞:與青蓮巖、無風谷并稱華山三大武林圣地。游鸞洞位居青蓮巖和無風谷的中央,是關系武林盛衰、江湖動運的神秘處所。昔年“太虛雙仙”之一無相真人在此潛修,后與青蓮神尼反目。洞中秘藏諸多稀世珍寶,武林中人人垂涎而不惜以命相搏。游鸞洞分外洞和內洞。無相真人自知快要羽化之時,將掌理無相門戶的信物一塊墨玉(亦即武林盛傳的游鸞神令)及武林兩大奇書之一佛門至寶《無相神功秘籍》藏于洞中。墨玉藏在一株數(shù)千年黃參樹下,《無相神功秘籍》藏于內洞中?!拔髟篱噪[”夏薰南之孫夏龍兒無意之中進得此洞,碰巧吸得能使人起死回生、功力大增的千年黃參漿汁,救了快要餓死的護洞鳥神鸞,找到了上述兩件曠世之物,并得到了靈蛇劍、紫紅色鳳頭玉釵等寶物,成為無相真人的門人。(見云中岳《蓋世俠侶》) 百骨幽魂洞:位于漠北一深谷谷底,是金蜈宮的殺人洞。因為這洞死人太多,每在黑夜常有磷光閃爍。每天子午,更有一種淡紅色的桃花瘴毒,由洞頂骷髏七孔中噴射出來,人若不慎吸入肺腑必定毒發(fā)身亡,無藥可救。中原武林第一劍手“楚水長鯨”武子亮和武當鐵木道長、青城凌霄劍客被誘困洞中十年,三人合創(chuàng)一套純?yōu)槭貏莸摹鞍俟怯幕陝Ψā保降靡陨?。后三人被武繼光救出。(見臥龍生《玉劍香車》) 樓蘭古城:樓蘭乃漢時西域諸城國之一。晉時城市廢棄,日久逐被沙石掩埋?!翱旎钔酢辈裼耜P從中土逃逸到西域后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座廢城,遂刻意經(jīng)營十年,耗資千百萬,略為恢復舊觀,使之成為廣袤沙漠中的一座奇麗堂皇的地下宮殿。柴玉關也據(jù)此為老巢四處活動。后來柴玉關的前妻云夢仙子王夫人找柴玉關復仇,縱起大火,樓蘭古城遂化為瓦礫。(見古龍《武林外史》)樓蘭,故地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鄯善縣東南,羅布泊西,處于西域通道之上,今尚存古城遺址。西漢武帝時曾數(shù)次使通大宛,樓蘭當?shù)?,常攻殺漢使,故昭帝時遣大將傅介子斬王安歸,立尉屠耆為王,更名鄯善,成為中央王朝之附庸。唐邊塞詩人岑參《嘉州詩二胡茄歌送顏真卿赴河隴》:“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即此。后來樓蘭人因故遷徙,城市廢棄,一段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于是被掩埋于無邊沙海中。直到千百年后這地方才被人發(fā)現(xiàn),成為轟動世界的大事,而發(fā)現(xiàn)它的瑞典人斯文赫定也從此得享大名。《武林外史》中描繪柴玉關發(fā)現(xiàn)樓蘭古城,是作者的虛構。 高昌迷宮:唐朝時西域有個高昌國,貞觀年間,高昌國王鞠文泰臣服于唐。唐太宗欲在高昌推行漢人規(guī)矩,鞠文泰不允。唐太宗便興兵西征高昌,高昌人速建迷宮以為退步。唐朝兵將攻破都城,高昌國傳9世134年自此而亡。唐人擄去迷宮中珍寶,為強行推行漢化,運來大量中原文物衣冠,被高昌人鎖進迷宮,無人取用。千余年后,古宮早已為沙漠所掩,卻成為江湖群豪向往之地,為爭奪高昌迷宮圖以便入宮取寶,多少鮮血灑在回疆大漠。(見金庸《白馬嘯西風》) 圜丘:古時祭天之壇。《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辟Z公彥疏:“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北京天壇的圜丘為三層漢白玉石壇,壇面、臺階、欄桿所用的石塊全是9或9的倍數(shù),因為中國古代認為1、3、5、7、9是陽數(shù)、天數(shù),皇帝象征天或太陽,所以皇帝祭天的地方用9為基數(shù)設計。圜丘的建筑又符合聲學原理,據(jù)說站在圜丘石壇上層的圓心上輕聲說話,聲波傳到四周的石欄桿后折射回來,有震耳欲聾的感覺。(見梁羽生《鳴鏑風云錄》) 天蠶壇:在北京安定門外。古時天子重萬民,民以農(nóng)難能可桑為本,故天子祭壇于北郊以祭天蠶。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蠶壇漸被廢置,最后變成了喇嘛們的火葬處。邊外的牧民,死后尸體都由喇嘛火葬,清兵入關后習俗仍未改,甚至火葬用的草,都由駱駝從關外運來。天蠶壇成為火葬處后,昔日莊嚴、神圣的大殿里居然擺滿了箱子,掛滿了口袋,箱子里裝的是死人,口袋里盛的是骨灰,散發(fā)著無法形容的惡息。入夜之后,這里燈光灰暗,猶如墳墓。大俠陸小鳳和西門吹雪為了查找殺死峨眉子弟張英風的兇手,深夜趕到天蠶壇,度過了一個兇險、恐怖的晚上。(見古龍《陸小鳳》) [backcolor=#92cddc[color=#ffffff]]武俠小說中的神兵利器 (一) 十八般武藝: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于宋代戲文《張協(xié)狀元》,后世有多種解釋。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逞風【蟹】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逼涠鏖g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歷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后世還出現(xiàn)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歷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復,共包括下列種目: 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锏(簡)、鉤、鐮、錘、拐、環(huán)(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tǒng)稱為“白打”。 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并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jié)棍等均未包括。至于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劍:一種平直、細長、帶尖、兩面有刃的短兵械,是內涵最為豐富的兵器之一。劍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实凼谟璧纳蟹絼?,具有先斬后奏的生殺大權。劍是僧、道們降妖伏魔的法器,可“于千里之外取人首級”。劍是禮儀中顯示地位等級的標志。在古代有嚴格的佩劍制度,佩劍人的年齡、地位不同,裝飾劍的金屬或玉石等也不同。劍還是一種顯示文化的風雅佩飾,文人學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西周就已出現(xiàn)了劍。在車戰(zhàn)時代,它是一種短兵相接時才運用的防身兵器,車戰(zhàn)衰退后,劍曾一度作為軍陣格斗的利器,后來刀取代了劍的格殺作用,劍遂成為琥藝家們掌中愛物,迅速發(fā)展成多種演練形式。在三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劍術形成了“斗劍”和“舞劍”兩類。斗劍是兩人互較勝負的格斗。在戰(zhàn)國時,斗劍之風很盛?!皡峭鹾脛停傩瘴覄︸!保ā豆茏印罚?,“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于前”(《莊子·說劍》)。三國時,魏文帝曹丕與奮威將軍鄧展曾在一次宮殿宴飲時,以甘蔗當劍,斗法較技。斗劍的方法,在戰(zhàn)國時就已有了很好的總結。最著名的便是一位名為越女的武術家論劍:“凡乎戰(zhàn)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如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v橫逆順,直復不聞?!保ā秴窃酱呵铩ぞ砭拧罚┻@些論述闡明了劍技中的虛實、先后、內外、強弱、形神等,還述及了速度、路線、呼吸等具體方法。舞劍是個人單練形式為主的劍術運動,周秦時代已有記載?!犊鬃蛹艺Z》載:“子路戎服見孔子,仗劍而舞?!睍x代傅玄在《短兵篇》描述當時的集體劍舞說:“劍為短兵,其勢險危。疾逾飛電,回拖應規(guī)。武節(jié)齊身,或合或離。電發(fā)星騖,若景若差。兵法攸象,軍容是儀?!痹趧ξ璧任湮璧挠绊懴?,舞劍逐步發(fā)展形成了明清后蔚為大觀的劍術套路運動。劍術套路名目很多,如七星劍、昆吾劍、青萍劍、太極劍、八卦劍、達摩劍等,不下數(shù)百種之多。 龍泉劍:亦稱七星劍,產(chǎn)于浙江龍泉縣。由于制作精細,色彩艷麗,寒光逼人,鋒利堅韌而著名。據(jù)《越絕書》載:春秋戰(zhàn)國有個叫歐冶子的人,奉越王聘為楚王鑄劍。他遍訪閩越,在龍泉秦溪山下見到七口斗井,附近還有一湖。湖水甘寒清澈,適于鑄劍。歐冶子遂取當?shù)罔F礦石,鑄成“龍淵”、“工布”、“泰阿”三劍。它們削鐵如泥,風吹發(fā)斷,能屈能伸,精美絕倫。敬獻給楚王后,楚王大喜,于是封歐冶子為將軍。歐冶子不愿當官,仍回去鑄劍,龍泉劍名氣漸揚天下。據(jù)說“工布劍”后來落于秦始皇之手,“龍淵劍”傳至唐初,為避高祖李淵諱而改名為“龍泉劍”?!扒匕Α毕侣湟巡豢煽?。當年歐冶子鑄劍處的七口井,其狀如北斗星座。后人將秦溪山湖改名為劍池湖,建立了歐冶子廟,在以后所制的劍上刻鐫七星和龍鳳,故龍泉劍又名七星劍。辛亥革(蟹)命后龍泉劍的生產(chǎn)日益繁榮,劍鋪著名的有“沈廣隆”、“千字號”、“萬字號”等十余家,年產(chǎn)利劍百余把。為鑒別優(yōu)劣,1921年龍泉劍舉行過鑄劍比賽,“沈廣隆”號匠師沈庭璋所鑄的劍,能一劍刺穿三個銅板而不卷刃,被譽為最佳。在武俠作品中,侮以“龍泉”命名寶劍,“太阿”等名劍也時常提及,但將其性能過分夸張,“斬金斷玉”之類未免言過其實。 七星絕命劍: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zhèn)髦畬?,玄機子死后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修劍:為當年七修真人鎮(zhèn)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后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后,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后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絕魔劍:太極劍李清塵的祖?zhèn)鲗殑?。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幸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臥龍生《七絕魔劍》) 飛劍: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于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xiàn)。 銀月飛霜劍:千年寶劍,奇妙之處在于劍后有白色細索相連護腕。這細索采處萬事大吉山異種冰蠶絲,不畏利刃。護腕是金錢蛇皮制成,上下有兩片寒鐵,寒鐵片可拒刀劍。連接蛇皮之處,還纏繞著七丈二的天喬絲線,從而使短劍既可作兵刃,亦可當暗器,由連接絲線操縱,遠近隨心,內功精深的人可放盡天蠶絲索而傷人于十二丈的距離內。七王爺?shù)呐畠褐煊源藙伊?zhàn)功。(見臥龍生《飛花逐月》)據(jù)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二四》:“天蠶出陽江,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醋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蒲葵扇緣,名天蠶絲?!碧煨Q,又名山蠶,日本柞絲。蠶繭為長圓形,呈綠色,可抽絲。小說中對天蠶絲的作用作了藝術夸張。 烏金血劍:武林后起之秀風亦飛所持神劍,精于冶煉之術的兵甲派歷代相傳。烏金,系從天而降的異質寶物,埋于地下十萬年之后,通體將變成烏黑色,且泛金光;但再過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之內,采出此物,并配以鑄煉秘術,就能煉成具有生命靈性的寶劍。云上村開采出烏金寶礦,但見風即成頑鐵。兵甲派鑄劍高手鐵隱、宗丹師兄弟苦心孤詣,終于探得烏金劍冶煉之法。宗丹不惜以身投爐,鑄煉成這柄烏金血劍,贈與少俠風亦飛,以御魔道第一高手歐陽逆天。靈劍與第一個接觸的人風亦飛果然心意相通,劍人合一,劍斃歐陽逆天。(見黃易《烏金血劍》) 辟邪劍:沐天瀾所持之物,為滇南武林大俠葛乾蓀師父所賜。這柄寶便能斬金截鐵,絕猴島品,自柄寶劍能斬金截鐵,絕猴島品,自柄至鍔,三尺九寸,瑩若秋水,叩如龍吟??胺Q稀世之寶。(見朱貞木《羅剎夫人》) 騰蛟劍:寶劍。此劍用東產(chǎn)的白金精煉而成,鋒得無比,屈伸如意,可以當作腰帶圍在腰間,也可卷成一卷握在手里。相傳是明朝遼東經(jīng)略熊廷弼的佩劍。后為抗清大將李定國所得。李定國兵敗之后交此劍于心腹愛將保存。在一偶然機會中,桂仲明發(fā)現(xiàn)此劍后,用它殺敵。(見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熊廷弼(1569—1625)乃明朝江夏人,字飛白。萬歷二十六年進士,四十七年經(jīng)略遼東,勇于任事,持守邊議。以后金兵入撫順,被劾罷官。熹宗天啟元年,后金取沈陽、遼陽,乃以王化貞巡撫廣寧,并起廷弼經(jīng)略遼東,經(jīng)略與巡撫戰(zhàn)守意見不一。次年,化貞后敗,棄廣寧,兩人皆退人關內。時太監(jiān)魏忠賢欲借此以陷害忠良,因誣廷弼臧私行賄,論死,被問斬。 碧血照丹青:一把黑綠色的短劍,劍長一尺七寸,驟看似乎沒有什么光澤,但若多看兩眼,便會覺得劍氣森森,逼人眉睫,連眼睛都難睜開?!氨萄盏で唷笔且话焉瞎派駝Α?jù)說自古以來,所有神兵利器在冶造時,都要以活人的血來祭劍之后,才能鑄成,還有些人竟不惜以身殉劍,因此自干將莫邪始,每一柄寶劍的歷史,必定有一段凄惻動人的故事。尋常的寶劍,只需一人鮮血祭之便可鑄成,但這柄“碧血照丹青”,鑄劍師的妻子兒女徒弟幾個都相繼以身殉劍,卻都沒用,鑄劍師悲憤之下,自己也挺身躍入爐中,隨后爐火竟立刻轉青,又燃燒了兩日后,一個過路的道人將劍鑄成。先前那鑄劍師在躍入爐中時,曾賭了個惡咒,說此劍若能出爐,以后見到此劍的人,必將死于此劍之下,果然,在“碧血照丹青”出爐的一剎間,天地俱為之變色,一聲霹靂震倒,竟恰巧跌到這把劍上,于是就作了這柄劍出世后的第一個犧牲品?!氨萄盏で唷钡乃姓摺⒁苹▽m邀月宮主視之逾拱璧,后來卻在魏無牙的老鼠洞把這柄神兵交給了徒弟花無缺,以便讓他殺死他自己的孿生兄弟江小魚,造成一幕人間悲劇。在江小魚的精心籌劃下,邀月宮主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見古龍《絕代雙驕》) 淚痕劍:一代杰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jù)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xiàn)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兇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見古龍《英雄無淚》) 白玉拂塵劍: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長所攜的一柄魔劍。此物乃用萬年寒玉所制,不但堅逾精鋼,揮動之際,還會發(fā)出寒氣,普通練武之人連一拂也經(jīng)受不了。而他練劍數(shù)十年,已把陽極真氣融合在劍招之中,對敵時陰極真氣源源從劍身發(fā)出,至陰至寒之氣隨著劍招的變化,也一招重過一招,劍光晶瑩,宛如冰刀,周圍氣溫也隨之下降。(見東方玉《扇公子》) 金精玉魄劍:一柄個古神劍。后經(jīng)一位武學圣者費了三十年的時間創(chuàng)出一套劍法,刻在銀鞘之上,同時,劍鞘上還蘊藏了一個宮幃隱秘,只是誰也沒有參透過這隱秘。此劍舞動起來,劍尖精芒可長可短,視持劍者的功力而定。莫郡王之女莫凡鳳將此劍贈與少俠武繼光,武繼光持劍創(chuàng)下不世功業(yè)。(見臥龍生《玉劍香車》) 地煞潛龍劍:武當山天風觀金須道長張涵汪遙鎮(zhèn)觀之寶。這是一柄削鋼斬鐵、切金斷玉的寶劍。綠鯊魚皮鞘,金吞口,黃絨挽手,劍出鞘時,嗆啷聲音清脆、悠長,聲似龍吟,劍身顫動,寒光閃閃,耀人眼目。(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奪情劍: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癡,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冰魄寒光劍:以冰窟出萬年寒玉所煉成的一把寶劍。此劍通體透明,耀眼生輝,劍一出鞘,便覺冷氣森森,是武林異寶。此劍劍主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劍法操持此劍,威力甚大。(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云海玉弓緣》) 朱雀劍:點蒼派鎮(zhèn)派之寶。相傳為戰(zhàn)國時一位劍圣所鑄,劍芒紫紅,劍身三尺,但是劍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將內勁貫注劍尖,則劍芒又可伸張半尺,連劍身共有四尺半長。朱雀劍配合點蒼海花劍法,威力無比,是以傲視江湖。(見陳青云《病書生》) 怒劍:傳說中的名劍。當年邵空子鑄罷“離別鉤”和“溫柔刀”后,將殘鐵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壯那一役的烈士熱血,鑄成了怒劍。怒劍初成,劍身上的光紋亂如蠶絲,劍尖上光紋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蒼穹雷聲怒吼,春雨提前半月來臨,故怒劍又名春怒。邵空子見狀,認為此劍帶有戾氣,是不祥之物,于是以身相殉,劍亦不知所終。后來,一位神秘老人指點楊錚,在自己的心里發(fā)現(xiàn)了怒劍,最終以赤手空拳戰(zhàn)勝了執(zhí)有溫柔刀和離別鉤的狄青麟。(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游龍劍:天山派兩把鎮(zhèn)山寶劍之一,號稱華夏名列第二的寶劍(第一把寶劍是武當派的騰蛟劍)。此劍劍鋒在陽光之下,有如一泓清水清亮耀眼,神物利器,確猴島品。此劍為天山派掌門人唐曉瀾的兒子唐經(jīng)天所佩。(見梁羽生《云海玉弓緣》) 真武劍:武當派創(chuàng)始之祖張三豐的佩劍。張三豐中年時用它掃蕩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則極少使用。此劍向來是武當派鎮(zhèn)山之寶,曾被魔教盜去,任盈盈出任魔教教主后歸還給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見金庸《笑傲江湖》) 倚天劍:女俠黃蓉于襄陽城破前,聘高手匠人將楊過贈給其女郭襄的一柄玄鐵重劍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鑄成倚天劍和屠龍刀。并在此劍中藏有武學秘籍,最寶貴的是一部《九陰真經(jīng)》和一部《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屠龍刀中藏有兵書。盼后人得之,替天行道,驅除韃虜。因而此后江湖盛傳口號曰:“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此劍經(jīng)峨眉派祖師太手中,殺了不少明教子弟。其后第四代掌門周芷若用計從趙敏手中奪得此劍和屠龍刀,以刀劍互斫,取得兵書和武籍,速成了《九陰真經(jīng)》中陰毒的九陰白骨爪等功夫。在少林寺英雄大會上力挫群雄,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此劍則一斷為二,毀于一旦。(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血劍:削鐵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顏色血紅,兩指一彈便響起一陣龍吟?!吧駝o敵”邱瑞山從沙陀派手中奪來此劍后,受傷隱居云霧山下迷宮中。四十年來無數(shù)武林高手覬覦此劍,皆在迷宮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后來傳此劍給張定遠,助他多次脫困。(見古龍《迷光血影》)號稱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為它犧牲性命。數(shù)百年前,武林中出現(xiàn)一位“血魔王”,手中劍吹毛斷發(fā),削鐵如泥,由于殺人太多,劍刃血氣太重,最后,寶劍一旦拔出,不殺人便無法還入鞘中,故有“血劍”之名。血劍一出,無血不歸。血劍一度曾為前輩賢者所得,撥亂反正,斬魔驅惡,為天下武林締造一段清明佳話,故又有圣劍之譽。(見曹若冰《血劍屠龍》) 血魂神劍:相傳為戰(zhàn)國時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劍的威力,主要在于劍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發(fā)一種香霧,被香霧迷倒的人,需兩晝夜才能清醒,持劍之人以
武功秘籍 武俠神功絕技大全超全上
上一篇:武功秘籍 武俠神功絕技大全超全下
下一篇:武功秘籍 關于古代武功的資料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