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蠶香
交址所貢,唐宮中呼為瑞龍腦。
茵犀香
西域獻(xiàn),漢武帝用之,煮湯辟癘。
石葉香
魏文帝時,腹題國貢,狀如云母,可以辟疫。
百濯香
孫亮為四姬合四炁香衣,香百濯不落,因名。
鳳髓香
唐穆宗藏真島出,焚之崇禮。
紫述香
《述異記》云,又名麝香草。
都夷香
《洞冥記》云:香如棘核,食之不饑。
荃蕪香
燕昭王時,出波弋國,浸地則土石皆香。
辟邪香、瑞麟香、金鳳香
唐同昌公主帶玉香囊,芬馥滿路。
月支香
月支國進(jìn),如卵,燒之辟疫百里,九月不散。
振靈香
《十洲記》云:聚窟洲有樹如楓葉,香聞數(shù)百里。
返魂香、震檀香、驚精香、返生香、卻死香
月支國一香五名,尸埋地下者,聞之即活。
千畝香
《述異記》云:以林名香。
龜甲香
《述異記》云:即桂香之善者。
兜末香
《本草》漢武帝西王母降,焚是香也。
沉光香
《洞冥記》云:涂魂國燒之有光。
沉榆香
《拾遺記》:黃帝封禪,焚之。
蘅蕪香
漢武帝夢李夫人授此香。
百蘊香
飛燕浴身用此。
月麟香
文帝宮中愛女,號袖里春。
辟寒香
焚之可以辟寒。
龍文香
漢武帝時,外國進(jìn)。
千步香
南郡所貢,焚之,千步內(nèi),猶有香氣。
九和香
《三洞珠囊》曰:玉女擎玉爐焚之。
九真香、青木香、沉水香
皆合德上飛燕襚中物。
罽賓國香
楊牧席間焚之,上有樓臺之狀。
拘勿頭華香
拘勿頭國進(jìn),香聞數(shù)里。
精只香
出涂魂國,焚之辟鬼。
飛氣香
《珠囊》曰:真人所燒。
五枝香
燒之十日,上徹九重。
羯布羅香
《西域記》云:樹如松,色如冰雪。
大象藏香
因龍斗而生,若燒一丸,興大光明,珠如甘露。
兜婁婆香、牛頭旃檀香
出《典釋》。
明庭香 明天發(fā)口香
出胥陀寒國。
迷迭香
出西域,焚之去邪。
必栗香
焚之,去一切惡氣。
揭車香
《本草》:焚之,去蛀辟臭。
刀圭第一香
唐昭宗賜崔胤一粒,終日旖旎。
曲水香
香盤即之,似曲水像。
鷹嘴香
番人出,焚之辟疫。
乳頭香
曹務(wù)光理趙州,用盆焚云:財易得,佛難求。
助情香
安祿山進(jìn),玄宗含之,筋力不倦。
夜酣香
煬帝迷樓所夢也。
雀頭香
魏文帝遣使于吳,求雀頭香。
伴月香
徐鉉月夜露坐,焚之,故名此。
雞舌香
漢侍中刁存事又尚書郎含雞舌香奏事。
安息香
出三佛齊國。
亞濕香
出占城國。
金顏香
出大食真臘國。
神精香(一名荃蘼,一名春蕪)
出波弋,即前荃蕪香也。其皮如絲,可以為布。
沉光香、明庭香、金磾香、涂魂香
元封中,外國所獻(xiàn)。
蓬萊香
即沉水香結(jié)未成者,成片如小芝及大菌之狀。
鷓鴣斑香、思勞香
出日南,如乳香。
橄欖香
狀如黑膠,炙燒毫粒,經(jīng)旬不散。
===
部分香料配方
壽陽公主梅花香
[藥物] 沉香七兩二錢,棧香五兩,雞舌香四兩,檀香、麝香各二兩,藿香六錢,零陵香四錢,甲
香二錢(法制),龍腦香少許。
[制備] 上搗羅細(xì)末,煉蜜和勻,丸如豆大。
[用法] 爇之。
宣和貴妃王氏金香
[藥物] 真臘沉香八兩,檀香二兩,牙硝、甲香(制),金額香、丁香各半兩,麝香一兩,片白腦
子四兩
[制備] 上為細(xì)末,煉蜜先和前香,后入腦、麝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為衣。
[用法] 爇如常法。
花蕊夫人衙香
[藥物] 沉香、棧香各三兩,檀香、乳香各一兩,龍腦半錢(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兩(法
制),麝香一錢(另研,香成旋入)。
[制備] 上除龍腦外,同搗末入炭皮末、樸硝各一錢,生蜜拌勻,入瓷盒重湯煮十?dāng)?shù)沸,取出窨七
日。
[用法] 作餅爇之
唐開元宮中香
[藥物] 沉香二兩(細(xì)銼,以絹袋盛懸于銚子當(dāng)中,勿令著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兩
?。ㄇ宀杞凰蓿戳顭o檀香氣味),龍腦二兩(另研),麝香二兩,甲香一錢,馬牙硝一
錢。
制備]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勻,窨月余取出,旋入腦、麝丸之。
江南李主帳中香
[藥物] 沉香一兩(銼如炷大),蘇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備] 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 爇之。入薔薇水更佳。
漢建寧宮中香
[藥物] 黃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兩,藿香葉、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結(jié)香
各四兩,茴香二兩,甘松半斤,乳香一兩(另研),棗半斤(焙干)。
[制備]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勻,窨月余,作丸或餅。
[用法] 爇之。
韓魏公濃梅香
[藥物] 黑角沉半兩,丁香一錢,臘茶末一錢,郁金五分(小者,麥麩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
一米粒,白蜜一錢。
[制備] 上各為末,麝先細(xì)研,取臘茶之末湯點澄清調(diào)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
余茶定粉,共研細(xì),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燒,久則益佳。
[用法] 燒時以云母石或銀葉襯之。
逼蟲香
[藥物] 茅香一兩五錢,細(xì)辛一兩五錢,零陵香一錢三分,山柰一兩,川椒二兩五錢,藿香一錢六
分,千金草三錢六分,莪術(shù)一兩七錢三分。
[制備] 共研成粗末。
百和香
[藥物] 沉水香五兩,丁子香、雞骨香、兜婁婆香、甲香各二兩,薰陸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
各二兩,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漸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兩,雀頭香、蘇合香、安息
香、麝香、燕香各半兩。
[制備] 上二十味末之,酒灑令軟,再宿酒氣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蠟紙封,勿令泄。
[用法] 冬月開取用,尤佳。
===
焚香必備
香爐 官窯、哥窯、定窯產(chǎn)的香爐,豈能在平常用?香爐中有宣銅爐、潘銅爐、彝爐、乳爐,像茶杯那樣大的,整天都可以用。
香盒 用紅漆蔗段錫坯的香盒,裝黃色、黑色的香餅。規(guī)范制式的香瓷盒,選定窯或饒窯產(chǎn)的裝芙蓉、萬春、甜香。有三個子盒或五個子盒的日本香盒,可用來裝沉、速、蘭香、棋楠等香。此外,香撞也可以裝。如果焚香郊游,只有帶日本香撞最好。
爐灰 先取紙錢灰一斗加二升石灰,再用水拌和成團(tuán),放入大灶中燒紅,然后取出研磨到極細(xì),再放人爐中使用,火就不會熄滅。切忌不要用雜火或惡炭燒灰,炭雜火就會死而沒有了靈氣,把灰放人火中一蓋就熄了。好奇的人,用茄子蒂燒灰使用,這太錯了。
香炭殜 把雞骨炭碾為末,加葵葉或葵花,再加少許糯米粥湯調(diào)和,最后用大小鐵錘或塑槌擊成餅狀,餅愈堅愈貴,可以燒很久。有人用紅花楂代葵花葉,或者用爛棗加石灰和炭來造的,也很妙。
隔火砂片 燒香是為了取味,不是取煙。香煙若猛烈,香味很快便會消散,香一會兒也就熄了。取味欲使香味幽遠(yuǎn),經(jīng)久不散,就必須用隔火。有人用銀錢、明瓦片來隔火,都很俗套,不太好,并且銀錢、明瓦片太熱了就不能再隔火。用玉片隔火雖然妙,但趕不上京城燒破砂鍋底隔火的方法:將破砂鍋底磨成片狀,厚半分,焚香時用來隔火最妙。炭卮燒透后,放入爐中,把爐灰撥開,僅把炭卮埋一半,不能馬上就用灰蓋住炭火。先焚燒生香,稱為“發(fā)香”,其目的是想炭卮在焚香時,香不致很快便燃盡。香焚成火后,才用筷子把炭卮埋起來,四面圍起,上面用灰遮蓋,灰厚五分,然后根據(jù)火的大小情況,在灰上加砂片,片上又放香,于是,香味就慢慢散發(fā)出來了。但是,一定要用筷子在四面插幾十個小眼,以通火氣,使火氣四處流動,炭才不熄滅。香味濃烈,就是火大了,這時則頻取出砂片,加上灰再焚燒。香燒完了,剩下的炭塊用瓦盒裝起來,再倒進(jìn)火盆,還可以熏焙衣服和被子。
靈灰 爐灰要整天燒,才有靈效,如果十天都不用,灰就會潤濕。如遇梅雨季節(jié),灰太潮濕,火就要熄滅。這時,必須先將另外的炭火放入爐中把灰烘一兩次,方才把灰放到香炭卮上,這樣火在灰中才不熄滅,而久久低俗作品請刪除。
匙箸 小勺和筷子只有用南都白銅制的才美觀實用。瓶要用吳郡新近造的短頸細(xì)孔瓶,其中以當(dāng)插人筷子時不會因力量不均衡而仆倒的,才最實用。我書齋中,有一個古銅雙耳小壺,我把它當(dāng)瓶子使用,結(jié)果很受用。瓷制的瓶,如官窯、哥窯、定窯產(chǎn)的,雖然多,可是不適合日常使用。
歷史人物 中國歷史十大冤將
上一篇:歷史檔案 歷代皇后列表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