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民國再共和, 代代往下傳
[新教科書]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duì)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老教科書]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zhàn)國 一統(tǒng)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香港版本] 第一首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zhàn)國亡,秦朝并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shí)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tǒng),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fēng)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nèi)戰(zhàn),五星紅旗揚(yáng)。
第二首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duì)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戰(zhàn)國、秦。 西漢、新 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huì)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jì)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tǒng)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qiáng),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hào)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hào)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tǒng),元朝統(tǒng)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hào)後金。 後金國號(hào)改為清,入關(guān)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chǎn)國。
[評(píng)書版本] 紂王無道亂朝綱,民不聊生百姓慌。 太公渭水空吊魚,奇人異士不尋常。 哪叱骨肉恩情重,起死回生蓮花裝。 心思慎密多機(jī)巧,變化萬端楊二朗。 群仙齊聚誅仙陣,血流成河染戰(zhàn)場(chǎng)。 人心所向勢(shì)難擋,武王平商定安康。 斗轉(zhuǎn)星移世變遷,金戈鐵馬度春秋。 萬水千山尋古道,撫今追昔訪戰(zhàn)國。 孫臏兵書傳千載,龐娟弄奸把命丟。 蘇秦張儀世奇材,商鞅變法六國收。 五霸七雄今何在,灑向山川一杯酒。 贏政一統(tǒng)定華夷,千古流名秦始皇。 焚書坑儒世少見,規(guī)范度量功一樁。 哭倒長(zhǎng)城孟姜女,指鹿為馬奸趙高。 張良橋下三拾履,韓信胯下忍張狂。 劉邦起義斬白蟒,項(xiàng)羽失策鴻門宴。 四面楚歌圍垓下,霸王別姬淚湟湟。 建大漢高祖立業(yè),篡婿位王莽建新。 決勝負(fù)昆陽鏊戰(zhàn),建東漢光武中興。 世難料風(fēng)起云涌,十常侍昏天暗地。 施連環(huán)呂董反目,拜桃園三人一心。 戰(zhàn)官渡以少勝多,燒赤壁三足鼎立。 三氣周瑜奪九郡,怒殺關(guān)羽復(fù)又失。 平定南蠻臣子意,北伐中原老臣心。 且看三國多少事,盡付笑談空嘮騷。 文帝英明立隋朝,傳至楊廣亦昏康。 怨聲載道民造反,賈柳樓上拜群雄。 李密貪色犯眾怒,瓦崗散將一場(chǎng)空。 貞觀之治建偉業(yè),開元盛世興盛唐。 仁貴征東十三載,三代忠烈傳美談。 則天女皇堪稱奇,雄材大略世少有。 瀟灑飄逸李太白,詩史詩圣杜子美。 安史之亂動(dòng)基業(yè),轟轟烈烈大唐終。 五代十國民受苦,陳橋兵變宋太阻。 呼楊忠烈古今無,萬載流芳美名譜。 包拯倒坐開封府,攪鬧東京有五鼠。 風(fēng)波亭前莫須有,西子湖畔岳武穆。 奇詞雅文蘇東坡,資治通鑒司馬光。 可嘆南北兩宋室,終究還是落異族。 元朝一統(tǒng)未百年,苛政之下出圣賢。 連年?duì)幎窂奈撮e,日月合并出大明。 賢燕王掃平亂黨,定太平都城北遷。 闖王率眾進(jìn)北京,三桂開關(guān)引清兵。 康乾盛世天下福,鴉片戰(zhàn)爭(zhēng)國受辱。 四大名著世奇書,洋洋灑灑萬千言。 書半篇閑言碎語,君莫笑游戲而己。
--------------------------------------------------------------------------------
中國歷史朝代簡(jiǎn)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創(chuàng)建人 都 城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4000年前 黃帝堯|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zhàn)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zhǎng)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zhǎng)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操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quán) 建業(yè)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jiān)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zhǎng)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jī)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歷史大事記
原始社會(huì)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云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 藍(lán)田人生活在陜西藍(lán)田一帶 約20——7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黃帝 堯 舜 禹時(shí)期
奴隸社會(huì) 夏(約公元前21世紀(jì)到約公元前16世紀(jì)) 約公元前21世紀(jì) 禹傳子啟 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jì)到約公元前11世紀(jì)) 約公元前16世紀(jì) 商湯滅夏 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jì)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jì)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jì) 周武王滅商 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dòng) 共和元年 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jì)年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 西周結(jié)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 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huì)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tǒng)一 秦始皇確立郡縣制 統(tǒng)一貨幣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爆發(fā)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zhàn)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zhēng)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quán) 改國號(hào)新 17 18年 綠林赤眉起義爆發(fā)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jìn)造紙術(shù) 184年 張角領(lǐng)導(dǎo)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zhàn) 208年 赤壁之戰(zhàn)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 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晉滅吳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長(zhǎng)安 西晉結(jié)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zhàn)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開始 485年 北魏實(shí)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結(jié)束 589年 隋統(tǒng)一南北方 南朝結(jié)束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yùn)河 611年 隋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zhēng)開始 山東長(zhǎng)白山農(nóng)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世紀(jì)前期 松贊干布統(tǒng)一吐蕃 8世紀(jì)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quán) 以渤海為號(hào) 同一時(shí)期 南詔首領(lǐng)皮羅閣合并六詔為南詔 8世紀(jì)中期 骨力裴羅統(tǒng)一回紇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780年 實(shí)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 唐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zhēng)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開始 916年 耶律阿保機(jī)建立契丹政權(quán)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結(jié)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jì)中期 畢晟發(fā)明活字印刷術(shù) 1069年 王安石變法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 南宋開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戰(zhàn)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quán) 1227年 蒙古滅西夏 1234年 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hào)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1351年 劉福通等領(lǐng)導(dǎo)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軍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 開始修建明長(zhǎng)城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 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xiàn) 16世紀(jì)中期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581年 實(shí)行一條鞭法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zhēng)爆發(fā) 1636年 后金改國號(hào)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quán) 農(nóng)民軍攻占北京 明亡 清(鴉片戰(zhàn)爭(zhēng)以前)(1644年到低俗作品請(qǐng)刪除年) 1644年 清軍入關(guān) 1662年 鄭成功收復(fù)臺(tái)灣 1684年 清朝設(shè)置臺(tái)灣府 1685 1686年 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 昭莫多戰(zhàn)役 1727年 清朝設(shè)置駐藏大臣 18世紀(jì)中期 維吾爾貴族大和卓 小和卓發(fā)動(dòng)叛亂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jì)-公元前17世紀(jì)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jì)初-公元前11世紀(jì)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jì)-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tǒng)一六國,之后項(xiàng)羽和劉邦為爭(zhēng)奪帝位,進(jìn)行了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zhēng)。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quán)爭(zhēng)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jiān))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gè)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gòu))(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順序表: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民國再共和, 代代往下傳
傳說:前4439 ~ 2689年 開創(chuàng):前2690 ~ 2350年 唐 :前2351 ~ 2251年 虞 :前2252 ~ 2204年 夏 : 前2205 ~ 1765年 商 : 前1766 ~ 1121年 周 : 前1122 ~ 255年 春秋: 前 770 ~ 476年 戰(zhàn)國: 前 475 ~ 221年 秦 : 前 221 ~ 207年 漢 : 前 206 ~ 219年 三國: 220 ~ 265年 魏 : 220 ~ 265年 蜀 : 221 ~ 263年 吳 : 222 ~ 260年 晉 : 265 ~ 420年 西晉: 265 ~ 316年 東晉: 317 ~ 420年 六朝: 220 ~ 589年 隋朝: 589 ~ 618年 唐朝: 618 ~ 906年 五代: 907 ~ 1279年 宋朝: 960 ~ 1279年 北宋: 960 ~ 1126年 南宋: 1127 ~ 1279年 金 : 1115 ~ 1234年 元朝: 1271 ~ 1368年
◎明朝 洪武: 1368 ~ 1398年 建文: 1399 ~ 1402年 永樂: 1403 ~ 1424年 洪熙: 1425年 宣德: 1426 ~ 1335年 正統(tǒng): 1436 ~ 1449年 景泰: 1450 ~ 1456年 天順: 1457 ~ 1464年 成化: 1465 ~ 1487年 弘治: 1488 ~ 1505年 正德: 1506 ~ 1521年 嘉靖: 1522 ~ 1566年 隆慶: 1567 ~ 1572年 萬歷: 1573 ~ 1619年 泰昌: 1620年 天啟: 1621 ~ 1627年 崇禎: 1628 ~ 1644-年
◎清朝 順治: 1644 ~ 1661年 康熙: 1662 ~ 1722年 雍正: 1723 ~ 1735年 乾?。?1736 ~ 1796年 嘉慶: 1796 ~ 1820年 道光: 1821 ~ 1850年 咸豐: 1851 ~ 1862年 同治: 1862 ~ 1874年 光緒: 1875 ~ 1908年 宣統(tǒng): 1908 ~ 1911年
◎中華民國 1912 ………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