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生物復習同步訓練:《思維判斷》2
1據(jù),是否,消耗,O2不消耗O2——無氧呼吸,x(消耗O2,——有氧呼吸)(耗氧量=CO2產(chǎn)生量→只進行有氧, 呼吸,耗氧量CO2產(chǎn)生量→呼吸底物可, 能有脂質(zhì)說明:若已知的是酒精產(chǎn)生量,則其物質(zhì)的量等于無氧呼吸產(chǎn)生CO2的物質(zhì)的量。
(2)據(jù)產(chǎn)物劃分
(3)動物細胞中CO2只來自有氧呼吸,其產(chǎn)生場所只有線粒體。
(4)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共存時呼吸強度大小(消耗葡萄糖速率)
CO2釋放
量>O2消
耗量 VCO2/VO2=4/3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VCO2/VO2>4/3 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的 1
2.如果一個精原細胞核的DNA分子都被15N標記,現(xiàn)只供給該精原細胞含14N的原料,則其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4個精子中,含有15N、14N標記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為(不考慮交叉互換現(xiàn)象)()
A.100%、0 B.50%、50%
C.50%、100% D.100%、100%
答案 D
解析 依據(jù)題意畫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簡圖(如圖1)。由于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的,染色體的復制實際上是DNA分子的復制,而DNA分子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故可再畫出圖2來幫助解題。
3.經(jīng)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配子,同時含有3個父方(或母方)染色體的配子占多少()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解答該題的關鍵是要知道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任何一條染色體經(jīng)減數(shù)分裂進入指定配子的可能性為,讓3條指定的染色體同時進入一個指定的配子的可能性為()3。這與將3枚硬幣同時拋向空中,落地時正面(或反面)同時朝上(或朝下)的可能性為1/8是一個道理。還可以用另外一個方法解釋此類題目:根據(jù)題意知道A和A、B和B、C和C為3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即A和A、B和B、C和C互相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形成8種配子,每種類型各占1/8,如下圖所示,用分枝法寫出。
五、與遺傳定律有關的計算
4.某種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有1對夫婦均正常,其中一方的母親是該病患者,請問,這對夫婦的子女患該種遺傳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一般人群中發(fā)病率為,設其病人基因型為aa,則a配子的頻率為,A配子的頻率為1-=。由下表知人群隨機婚配時基因型AA和Aa的頻率分別為:AA=()2,Aa=2××。則在正常人群中Aa的概率為:[2××]÷[()2+2××]=,即這對夫婦的男方基因型為Aa的概率為。因此,他們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為:×=。
精子卵細胞A() a() A() AA[()×()] Aa[()×()] a() Aa[()×()] aa[()×()] 13.豌豆子葉的黃色(Y)、圓粒種子(R)均為顯性。兩親本豌豆雜交的F1表現(xiàn)型如圖所示。讓F1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
A.3∶3∶2∶2 B.3∶1∶3∶1
C.1∶1∶1∶1 D.2∶2∶1∶1
答案 D
解析 由坐標圖推測出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yyRr,則F1黃色圓粒豌豆中,基因型為YyRR、YyRr的比例分別為:1/3、2/3,綠色皺粒的基因型為yyrr,1/3YyRR與yyrr雜交的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1/3)×(1/2黃色圓粒+1/2綠色圓粒)=1/6黃色圓粒+1/6綠色圓粒;2/3YyRr與yyrr雜交的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2/3)×(1/4黃色圓粒+1/4綠色圓粒+1/4黃色皺粒+1/4綠色皺粒)=1/6黃色圓粒+1/6綠色圓粒+1/6黃色皺粒+1/6綠色皺粒,以上兩個比例相加得:黃色圓粒(2/6)綠色圓粒(2/6)∶黃色皺粒(1/6)綠色皺粒(1/6)=2∶2∶1∶1,答案選D。
5.已知豌豆的紅花對白花、高莖對矮莖、子粒飽滿對子粒皺縮為顯性,控制它們的三對基因自由組合。以純合的紅花高莖子粒皺縮與純合的白花矮莖子粒飽滿植株雜交,F(xiàn)2理論上為()
A.12種表現(xiàn)型
B.高莖子粒飽滿∶矮莖子粒皺縮=15∶1
C.紅花子粒飽滿∶紅花子粒皺縮∶白花子粒飽滿∶白花子粒皺縮=1∶1∶1∶1
D.紅花高莖子粒飽滿∶白花矮莖子粒皺縮=27∶1
答案 D
解析 設豌豆的花色由A、a基因控制,高度由B、b基因控制,粒形由C、c基因控制,由題意知:AABBcc與aabbCC雜交所得F1的基因型為AaBbCc,F(xiàn)1自交得到F2,利用分解組合法對三對性狀先分別討論,每對性狀自交[Aa×Aa(或Bb×Bb或Cc×Cc)]所得F2均為2種表現(xiàn)型(顯性占3/4、隱性占1/4)、3種基因型,將三對性狀組合,即可得出F2的表現(xiàn)型種類為2×2×2=8(種),基因型種類為3×3×3=27(種),高莖子粒飽滿(B__C__)∶矮莖子粒皺縮(bbcc)=[(3/4)×(3/4)]∶[(1/4)×(1/4)]=9∶1,紅花子粒飽滿(A__C__)∶紅花子粒皺縮(A__cc)∶白花子粒飽滿(aaC__)∶白花子粒皺縮(aacc)=[(3/4)×(3/4)]∶[(3/4)×(1/4)]∶[(1/4)×(3/4)]∶[(1/4)×(1/4)]=9∶3∶3∶1,紅花高莖子粒飽滿(A__B__C__)∶白花矮莖子粒皺縮(aabbcc)=[(3/4)×(3/4)×(3/4)]∶[(1/4)×(1/4)×(1/4)]=27∶1。
6.如圖是人類某一家族遺傳病甲和遺傳病乙的遺傳系譜圖(設遺傳病甲與A、a這一對等位基因有關,遺傳病乙與另一對等位基因B、b有關,且甲、乙兩種遺傳病中至少有一種是伴性遺傳病)。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病為伴性遺傳病
B.7號和10號的致病基因都來自1號
C.5號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
D.3號與4號再生一個兩病兼患男孩的可能性為3/16
答案 B
解析 對于甲病來說,3、4和8號的患病情況說明甲病為顯性遺傳病,4號患病而8號不患病,說明不是伴性遺傳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根據(jù)題意可知乙病是伴性遺傳病。3、4和7號的患病情況說明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所以3號和4號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則其再生一個兩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為(3/4)×(1/4)=3/16。5號患甲病,含有A基因,因為9號不患病,所以5號甲病對應的基因型為Aa;對于乙病來說,5號正常而10號患病,所以5號基因型為XBXb,可得出5號的基因型為AaXBXb。10號的患病基因是1號通過5號傳遞而來的,但7號的致病基因來自3號。
六、與基因頻率有關的計算
7.據(jù)調(diào)查,某小學的學生中,色盲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別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則在該地區(qū)XB和Xb的基因頻率分別為()
A.6%、8% B.8%、92%
C.78%、92% D.92%、8%
答案 D
解析 解本題的關鍵是先求得色盲基因的總數(shù),假設該校學生總數(shù)為10 000人,則基因型為XBXB、XBXb、XbXb、XBY、XbY的人數(shù)分別為4 232人、736人、32人、4 600人、400人,則女生男生總?cè)藬?shù)各為5 000人,那么XB的基因頻率=(4 232×2+736+4 600)/(5 000×2+5 000),結(jié)果約為92%,Xb的基因頻率為8%。
8.已知某植物的高莖與矮莖為一對相對性狀,高莖為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T與t控制;綠色莖與紫色莖為一對相對性狀,綠莖為顯性,由基因R控制,紫莖為r基因控制的隱性性狀。在隨機授粉的該種植物種群中,各種表現(xiàn)型的比例如下表:
表現(xiàn)型 百分比 表現(xiàn)型 百分比 高綠莖 63% 矮綠莖 12% 高紫莖 21% 矮紫莖 4% 請計算:
(1)基因型為TT的植株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2)基因型為TTRR的植株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案 (1)基因型為TT的植株所占的百分比為36%
(2)基因型為TTRR的植株所占的百分比為9%
解析 本題實際是求TT與TTRR的基因型頻率。根據(jù)題中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知:矮莖所占的百分比為:12%+4%=16%,即tt的基因型頻率為16%(q=0.16);紫莖所占的百分比為:21%+4%=25%,即rr的基因型頻率為25%(q=0.25)。根據(jù)遺傳平衡定律的計算公式可知,t的基因頻率為:q1= =0.4,則T的基因頻率為:p1=1-0.4=0.6,TT的基因型頻率為:0.62=0.36=36%;r的基因頻率為:q2= =0.5,則p2=1-0.5=0.5,RR的基因型頻率為0.52=0.25=25%;所以TTRR的基因型頻率為36%×25%=9%。
9.在能量金字塔中,如果生產(chǎn)者在光合作用中產(chǎn)生240 mol氧氣,全部用于初級消費者分解血液中的血糖,其釋放并儲存在ATP中的能量最多有多少焦耳可被三級消費者捕獲()
A.0.24×106 J B.5.061×106 J
C.1.008×106 J D.1.858×106 J
答案 D
解析 由血糖分解的反應式得知,240 mol氧氣全部用于分解初級消費者的血糖,儲存在ATP中的能量約為40×1 161=46 440 kJ。當食物鏈中低營養(yǎng)級生物(設有M g)向高營養(yǎng)級生物傳遞時,高營養(yǎng)級生物能獲得的最多能量可用(20%)nM來計算(又稱食量縮小法),獲得的最少能量可用(10%)nM來計算(n為食物鏈中相應營養(yǎng)級總數(shù)減1);當食物鏈中由高營養(yǎng)級生物的增重求低營養(yǎng)級生物的物質(zhì)重量時,應該用除法計算(又稱食量放大法)。如高營養(yǎng)級生物要增重N g,至少需要低營養(yǎng)級生物的物質(zhì)重量應按傳遞率來計算,即N÷(20%)n=5nN,而最多需要低營養(yǎng)級生物的物質(zhì)重量應按最低傳遞率來計算,即N÷(10%)n=10nN。故此題三級消費者所捕獲的能量為46 440×20%×20%=1 857.6 kJ≈1.858×106 J。
10.如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食物網(wǎng)簡圖。圖中甲~庚代表各種不同的生物。已知各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均為10%,若一種生物攝食兩種下一營養(yǎng)級的生物,且它們被攝食的生物量相等,則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產(chǎn)者________千克。
答案 3 250 kg
解析 從題目中可以獲得該食物網(wǎng)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若一種生物攝食兩種下一營養(yǎng)級的生物,且它們被攝食的生物量相等”,這句話確定了“某一生物從不同食物鏈獲得能量的比例”。圖解如圖所示。丁每增加10 kg生物量,需消耗生產(chǎn)者3 250 kg。
11.(2012·安徽卷,30Ⅱ)某棄耕地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構(gòu)成。生態(tài)學家對此食物鏈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如下表,單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鼬固定的太陽能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能量從田鼠傳遞到鼬的效率是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可通過標志重捕法調(diào)查田鼠種群密度。在1 hm2范圍內(nèi),第一次捕獲并標記40只田鼠,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該種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只/hm2。若標記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則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jié)果__________。
答案 (1)3% (2)80 偏高
解析 (1)田鼠的同化量是7.50×108 J/(hm2·a),鼬的同化量是2.25×107 J/(hm2·a),故能量傳遞效率為(2.25×107)/(7.50×108)×100%=3%。(2)設1 hm2的范圍內(nèi)種群數(shù)量為M,則40/M=15/30,M=80。若標記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即重捕個體中標記個體數(shù)減少,則估算值M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