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6屆高三10月階段性診斷聯(lián)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50分)
本卷共25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頂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北京時間2013年12月15日4時35分,“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巡視器在月球表面成功分離。圖1為“玉兔號”巡視器在月球表面活動照片。據(jù)此回答1~2題。
圖1
1.“玉兔號”巡視器在與著陸器分離時張開了一對“翅膀”,該“翅膀”的作用是( )
A.增加阻力、控制速度 B.調(diào)整方向、維持平衡
C.吸收太陽能 D.使廢熱迅速擴(kuò)散
2.根據(jù)照片信息,對月球環(huán)境特點解讀不正確的是( )
A.巡視器上國旗飄揚——風(fēng)力強勁 B.巡視器移動痕跡明顯——月面風(fēng)化作用強
C.巡視器的陰影明顯——太陽輻射強 D.月面荒涼——無水源,植被難以生長
許多深奧復(fù)雜的地理原理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操作來幫助理解。根據(jù)圖2裝置,回答3~5題。
3.打開閥門后,會看到( )
A.藍(lán)色鹽水在上面橫管中向右流
B.紅色鹽水在上面橫管中向左流
C.藍(lán)色鹽水在下面橫管中向右流
D.兩邊的鹽水保持相對靜止
4.此實驗有助于解釋什么地理原理或現(xiàn)象( )
A.熱力環(huán)流 B.海洋密度流 C.海陸間循環(huán) D.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
5.利用該實驗演繹上述地理原理或現(xiàn)象,不足之處是( )
A.兩邊的鹽水濃度差異太小 B.兩邊的鹽水顏色對比太大
C.兩邊的鹽水濃度差異太大 D.兩邊的鹽水最終會相對靜止
圖3為某地某日太陽視運動軌跡圖,圖中底部橢圓表示地平圈。讀圖回答6~8題。圖3
6.題設(shè)中“某地”可能是( )
A.摩爾曼斯克 B.倫敦 C.火地島 D.南極中山站
7.題設(shè)中“某日”最可能屬于(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8.若地球上另一觀察點A地晝長與圖示晝長一致,則A地正午太陽高度為( )
A.0°~90° B.0°~46°52′ C.0°~23°26′ D.23°26′~46°52′
讀某河流相關(guān)資料圖(如圖4),完成9~11題。圖4
9.該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國( )
A.西北地區(qū) B.東北地區(qū)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10.圖中甲時期河水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
A.大氣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11. 關(guān)于圖中乙時期河流徑流量較小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減少 B.大氣降水最少
C.溫度升高,蒸發(fā)旺盛 D.農(nóng)業(yè)耗水量增加
讀圖5,回答12~13題。
圖5
12.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 )
A.亞洲、歐洲、非洲 B.亞洲、非洲、歐洲
C.非洲、歐洲、亞洲 D.非洲、亞洲、歐洲
13.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遠(yuǎn)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
①熱帶地區(qū)所占面積廣 ②平均海拔低 ③人口分布極不均衡 ④地廣人稀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