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節(jié)選)閱讀【甲】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1)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作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疽摇渴蓟始葲],余威震于殊俗①。然陳涉甕牖繩樞②之子,氓隸③之人,而遷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④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⑤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⑥,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2)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選自賈誼《過秦論》)【注】①殊俗:指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②甕牖繩樞:極言陳涉出身貧寒。③氓隸:指出身微賤。④山東:原六國之地。⑤向時:以往。⑥絜大:用繩子量物體周圍的長度。1.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B.始皇既沒 既克,公問其故C.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D.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乃重修岳陽樓2.用“/”給下面文言句子標出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1)當 立 者 乃 公 子 扶 蘇 (2)遂 并 起 而 亡 秦 族 矣3.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等死,死國可乎( ) (2)上使外將兵( )(3)倔起阡陌之中( ) (4)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4.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2)5.【甲】文主要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來刻畫陳勝?表現(xiàn)了陳勝怎樣的特點?6.【甲】文中陳勝說,“為天下唱,宜多應者”。【乙】文中能證明這句話的句子是“”。7.【甲】文中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是“ ”?!疽摇课恼J為秦末農(nóng)民起義的原因是“ ”。1 .B (B.均為“已經(jīng)”。A.果真;確實。C.就;表假設,如果。D.是;于是,就)2.(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2)遂/并起而亡秦族矣3.(1)為……而死 (2)帶領 (3)田間小路 (4)毀,毀壞4.(1)有的人認為他死了,有的人認為他逃亡了。(2)自己也死在他人手里,被天下人恥笑,這是什么原因呢?5.主要運用了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陳勝敢于斗爭,能洞察時局,有非凡的智謀和超人的才略膽識等特點。6.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7.天下苦秦久矣 仁義不施(答“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