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fèi)孝通說:“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善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只有善的傳遞,善的共鳴,才會有天下大同的局面吧!拾手機(jī)的年輕人決定歸還手機(jī),不正是尚先生的善感染了他,才有了善的共鳴,使一個(gè)貪心的人變成了有愛心之人嗎?善善與共,是一個(gè)雙向的過程,只有人人善我,我善人人,才有“與共”的紐帶。以真誠待人待事,才會收到真摯的回饋。冰心懷善,她說:“你的一抬手,這熱力便催開了一朵花,你的一轉(zhuǎn)身,也使萬物顫動?!庇谑牵斫饬俗匀唤o她的回應(yīng),于是也在清風(fēng)明月、朗月藍(lán)天中尋找美,以善意的姿態(tài)欣賞大自然,才寫下了清新動人的詩篇,難道這不也是大自然對她的善意的回饋嗎?余秋雨亦如此。他懷善,以善意的姿態(tài),敬仰著“文化”,于是他踏過冰封的雪山,荒涼的大漠,沉睡的江南小鎮(zhèn),終悟得千年一嘆,換取凝練的情思。與號啕著“文化”卻終日坐在高檔寫字樓里的文化人相比,他躬行的善意收到了來自大自然與歷史的同樣的回饋,一顆沉寂之心。同樣的,惡意相待也終換來惡意的苦果,這何談“天下大同”?倘若撿手機(jī)的年輕人不歸還手機(jī),會不會使尚先生對“善”的必要性產(chǎn)生懷疑呢?前些時(shí)候的投毒案,源于舍友鬧了糾紛,這讓人想起十九年前的清華鉈中毒案。兩案如出一轍,都是高材生,而終落得你死我活,其中不正因善語相向而不主動調(diào)解嗎?倘若大家都寬容些,以善而不是惡的心態(tài)來解決問題,又該成全了幾家人的幸福啊!而善善與共需要傳遞的過程?,正如路遙所說“流動是河的前途與出路”。這善需要起源需要接力。做善的起源,像羅素一樣,帶著清除陳見的掃帚掃去對女性的歧視,成為女性解放運(yùn)動的首批男性;像南丁格爾一樣,帶著挑破病痛的利刃為傷員救治而減緩?fù)纯?,使“護(hù)士之母”的美名流芳百世。他們在傳遞善意,并成功地讓這善的涓流遍布大地。如果人人都從自己做起,以善的心靈去觸碰世界,這會是嶄新的世界,一個(gè)寧謐而詳和的天堂。賽萬提斯說:“上帝帶黎明來,是送給每個(gè)人的?!鄙频奶柦窃诖淀?,“中國夢”在不遠(yuǎn)的未來,召喚每個(gè)人都以善對世界,對生活。何不善善與共,使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