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疆高考語文專項強化練習(xí)題2
古詩歌比較鑒賞題
(時間:30分鐘 滿分:51分)
1.閱讀下面這兩首詞,回答問題。(7分)
蘇 幕 遮
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系 裙 腰
張 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朧影、畫勾闌。人情縱似長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幾番圓。
欲寄西江題葉字,流不到、五亭前。東池始有荷新綠,尚小如錢。問何日藕、幾時蓮。
(1)兩詞都寫到了荷這一意象,但所寫之荷時間有別,其中《蘇幕遮》所寫的是______________之荷,《系裙腰》所寫是____________之荷。(2分)
(2)兩詞分別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下片主要采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感情?請作簡要說明。(5分)
答:
2.閱讀下面陳子昂的兩首詩,回答問題。(11分)
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注]?、俅呵飼r魏絳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②東漢時的車騎將軍竇憲,他曾經(jīng)以卓越的戰(zhàn)功,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
(1)第一首詩主要用了什么藝術(shù)技巧?請簡要分析。(5分)
答:
(2)陳子昂的這兩首詩都是送別詩,但表達了不同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答:
3.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回答問題。(11分)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 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fēng)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獨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 據(jù)說鷓鴣“生不辭巢不別群”,其鳴叫聲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即杜鵑,又名子規(guī)。相傳它的叫聲近似人語“不如歸去”,又有“杜鵑啼血”的典故。
(1)這兩首詞都寫了夜聞鳥鳴,請結(jié)合作者所處的時代,簡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5分)
答:
(2)這兩首詞在對“夜聞鳥鳴”的具體表現(xiàn)上又各有特點,你更喜歡哪一首的寫法?請簡述理由。(6分)
答:
4.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11分)
除 夜
[唐]來鵠
事關(guān)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fēng)。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 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xué)家,作此詩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屠蘇:藥酒名。
(1)同在除夕之夜,兩首詩的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兩首詩作簡要分析。(5分)
答:
(2)“又將憔悴見春風(fēng)”和“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在處理景與情的關(guān)系時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
1.(1)夏 春
(2)①《蘇幕遮》:思鄉(xiāng)?!断等寡罚合嗨寂螆F圓。(2分)
?、谶\用了雙關(guān)手法。末句“問何日藕、幾時蓮”中“藕”諧音雙關(guān)為“偶”,“蓮”諧音雙關(guān)為“憐”。該句表面寫不知荷花何日生藕,何日產(chǎn)蓮,實際寫不知何時能與心上人團圓,得到心上人的愛憐。(3分)
2.(1)用典。(2分)全詩用霍去病、魏絳、六郡豪杰、竇憲等四個典故,肯定了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壯舉,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揚名塞外。(3分)
(2)《送魏大從軍》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全詩語氣慷慨雄壯,充滿了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揚。(3分)《春夜別友人》借景物描寫來表達朋友間的深摯情意,離情纏綿而不過分哀傷。(意思對即可)(3分)
3.(1)辛棄疾和陸游都生活在南宋時期,山河淪陷、生靈涂炭、朝廷****,國家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詞中寫鷓鴣與杜鵑啼鳴,巧妙地借用鳥鳴的諧音,傳達出天下百姓熱切盼望收復(fù)中原、統(tǒng)一國家的呼聲;(3分)表達了作者國恥未雪、壯志難酬的憂憤和有家難歸的飄零之感。(2分)
(2)(示例一)喜歡辛詞的寫法。(3分)辛詞寫“山深聞鷓鴣”,背景遼闊;“愁”在先而聞鷓鴣在后,愁上加愁。(3分)
(示例二)喜歡陸詞的寫法。陸詞寫“常啼杜宇”與“林鶯巢燕總無聲”對比;聞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牽惹愁思。
4.(1)來詩表達的是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遠離故土的思念之情;(2分)王詩通過對元日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fù)、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和喜悅的心情。(3分)
(2)這兩句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又將憔悴見春風(fēng)”借樂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發(fā)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情。(2分)“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則以樂景寫樂情,通過新年熱鬧的場景抒發(fā)了作者愉快的心情。(2分)
2016年四川廣元高考歷史模擬試題
下一篇:2016年南昌市高考歷史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