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是
一、積累與運用(共15分)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①我已殲( )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 ),封鎖長江。 ②孩子們對未來的chōng( )憬,對生命的喜悅,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呼喚,父母失子的哀傷和控訴,塞爾維亞人對暴力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執(zhí)著——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在詩和音樂的韻律中,響徹云xiāo( ),響遍山谷。2.閱讀新聞,要注意它的結構的五個部分,即: 和 及主體、背景、結語(2分)3.根據提示默寫古詩文。(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鸚鵡洲。②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沙塵肆虐之下,人們對藍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愛愈加強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環(huán)境是怎樣的?請借用古詩文的名句來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我國古代詩詞中,有許多句子寫到了“月”,請寫出連讀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學常識填空。(3分)(1)《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______國的作家____。他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蘆花蕩》是孫犁的“白洋淀紀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說____________。二、綜合性學習(10分)5.仿照畫線的句子,續(xù)寫一個句子,與畫線的兩句構成語意連貫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撤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請在空格內為下面的新聞擬寫標題。(不超過12字)(3分)
北京時間2005年1月18日3時16分,中國第21次南極冰蓋昆侖科學考察隊12名隊員成功抵達南極內陸冰蓋的點。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海拔4093米的藍天之下。這是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內陸冰蓋之顛。
7、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電腦愈來愈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電腦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愈來愈大。然而,一些令人擔憂的現(xiàn)象也發(fā)生了;中學校園內。部分學生迷戀電腦游戲,經常留戀于網吧、游戲廳,甚至于曠課、夜不歸宿;學習成績也明顯下降。 對于上述現(xiàn)象,你有什么感想?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45分) (一)(12分)
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三十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午的整個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附: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
8.“東面防線”指的是哪一段防線?“同日同時”指的是哪一時間?(2分) 9.“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含義是什么?(2分) 10.“此敵軍抵抗較為頑強”與哪句相照應?(2分) 11.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 12.文中說“至發(fā)電時止”,從新聞的角度考慮,這句話的作用是(2分) 13.“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中“不料”一詞怎樣理解?(2分)
(二)(15分)①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②敵人監(jiān)視著葦塘。他們提防有人給葦塘里的人送來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隊伍會跑了出去。我們的隊伍還沒有退卻的意思??墒羌偃缡窃旅黠L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飄回來,船艙里裝滿了柴米油鹽,有時還帶來一兩個從遠方趕來的干部。③撐船的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頭子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著一根竹篙。④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⑤老頭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圍廣得很: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干部;而且不帶一枝槍。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⑥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⑦因為他,敵人的愿望就沒有達到。⑧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敵人發(fā)了愁。14.第①段中“呆望”一詞的具體內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段屬于__________描寫,在全文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15.第②段“……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薄啊〈诛h回來……”體現(xiàn)船行的__________特點?從中可以看出撐船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6.請用橫線畫出文中對主人公“老頭子”外貌描寫的句子,突出老頭子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特點。(3分)17.“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痹鯓永斫膺@句話,用自己的話概括,表現(xiàn)人物怎樣的性格?(3分)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粗詞能否去掉;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分)
①聽過蘇聯(lián)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C 大調第七交響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讓我經久難忘。這首曲子另有個名字叫《列寧格勒交響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題獻給當時被德軍圍困的列寧格勒城的。 ②列寧格勒保衛(wèi)戰(zhàn)是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 一個輝煌奇跡,這座城市被德國法西斯圍困了整整900天,幾乎彈盡糧絕,但全城的人寧死不屈,一直堅持到勝利之夜。 ③在莫斯科勝利廣場的紀念館里,大型的壁畫、瓦礫、舊槍彈,一批戰(zhàn)爭遺物,逼真地再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