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酸和堿反應的產(chǎn)物只有鹽和水 B.酸和酸之間不能發(fā)生反應 C.堿和堿之間不能發(fā)生反應 D.鹽和鹽反應不一定生成兩種新鹽 [錯解] A或B或C [錯因分析] 在考慮酸、堿、鹽之間的反應時不能僅考慮復分解反應,也應關注是否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若不考慮氧化還原反應易誤選A和B;若不考慮特殊反應,易誤選C。 [解析] 若酸具有還原性,堿具有氧化性,如反應2Fe(OH)3+6HI===2FeI2+I2+6H2O,產(chǎn)物不僅有鹽和水,還有單質(zhì),A項錯誤;酸和酸之間也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ClO+H2SO3===HCl+H2SO4,B項錯誤;堿與堿之間可以發(fā)生反應,如AgOH+2NH3·H2O===[Ag(NH3)2]OH+2H2O,C項錯誤;大部分雙水解反應都符合D項的說法,如FeCl3+3NaHCO3===3NaCl+Fe(OH)3↓+3CO2↑。 [答案] D 2.Fe(OH)3膠體雖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物質(zhì)。FeCl3溶液、Fe(OH)3膠體共同具備的性質(zhì)是() A.都呈透明的紅褐色 B.分散質(zhì)顆粒直徑相同 C.都比較穩(wěn)定,密封保存一段時間都不會產(chǎn)生沉淀 D.當有光線透過時,都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答案 C 解析 FeCl3溶液一般呈棕黃色,F(xiàn)e(OH)3膠體呈紅褐色,兩者顏色不同;溶液中分散質(zhì)顆粒直徑小于膠體中分散質(zhì)顆粒直徑;溶液無丁達爾效應,膠體有丁達爾效應。 3.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鑒別NaCl、AlCl3、MgCl2、Na2SO4四種溶液 B.將NH4Cl溶液蒸干制備NH4Cl固體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qū)別溶液和膠體 答案 D 解析 滴加氨水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是AlCl3、MgCl2,無明顯現(xiàn)象的是NaCl、Na2SO4,不能一次性鑒別四種溶液,A錯誤;NH4Cl加熱時會分解生成NH3和HCl,B錯誤;酒精與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離,C錯誤;用可見光束照射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的是膠體,無明顯現(xiàn)象的是溶液,D正確。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濃氨水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可制得Fe(OH)3膠體 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濃鹽酸后c(CH3COO-)增大 C.Ca(HCO3)2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可得到Ca(OH)2 D.25 ℃時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答案 D 解析 A項,濃氨水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會生成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膠體,A項錯誤;B項,加少量濃鹽酸后發(fā)生反應:CH3COO-+H+===CH3COOH,c(CH3COO-)減小,B項錯誤;C項,NaOH過量時發(fā)生反應: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無Ca(OH)2生成,C項錯誤;D項,Cu(OH)2(s)??Cu2+(aq)+2OH-(aq),Cu(NO3)2溶液中c(Cu2+)較大,會使平衡逆向移動,Cu(OH)2的溶解度減小,D項正確。 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酒精燈加熱條件下,Na2CO3、NaHCO3固體都能發(fā)生分解 B.Fe(OH)3膠體無色、透明,能產(chǎn)生丁達爾現(xiàn)象 C.H2、SO2、CO2三種氣體都可用濃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應又能和氫氟酸反應,所以是兩性氧化物 答案 C 解析 A項錯誤,Na2CO3受熱不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B項錯誤,F(xiàn)e(OH)3膠體為紅褐色;C項正確,三種氣體均不與濃硫酸反應;D項錯誤,SiO2為酸性氧化物,除氫氟酸外,SiO2并不能與其他酸發(fā)生反應,且SiO2與氫氟酸反應沒有生成鹽和水,SiO2+4HF===SiF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