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
1. 文字是在( )的基礎上產(chǎn)生,依附于( )而存在的,不記錄( )的任何圖形、符號都不是文字。
2.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 )系統(tǒng)。
3. 從漢字跟漢語的關系看,漢字是( )文字。
4. 從漢字所記錄的對象看,漢字記錄的語音單位是( )。
5. 漢字除了有形有音以外,還表一定的意義,它是形音義的結(jié)合體。
6. 世界上的文字種類很多,不過從文字體制來看有( )、音節(jié)文字、語素文字三種。
7. 1899年在河南安陽附近的小屯村發(fā)現(xiàn)了三干多年前殷商時代通行的文字——( ),這種文字也叫甲骨卜辭、龜甲文字、殷墟文字。
8.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的歷史可追溯到( )年前。距今有三干多年的( ),已經(jīng)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了。
9. 由于現(xiàn)行漢字一般是記錄漢語的單音節(jié)語素的,所以又被稱為是( )文字。
10. 漢字對鄰國的文字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朝鮮、韓國、越南、日本等國過去都借用過漢字記錄自己的( ),至今,( )等國家還在使用漢字。
11. 甲骨文是指( )時代到寫在( )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指( )時代鑄或刻在( )上的文字。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采用的標準字體是( )。大篆指春秋戰(zhàn)國時代( )國的文字。
12.1988年的《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表》規(guī)定了五種基本筆畫,即( )、( )、( )、( )、( )。
13.現(xiàn)行漢字的部件,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按照現(xiàn)在能否獨立成字劃分,可以分為( )和( )兩類。
14.《說文解字》把9353個漢字分為( )部,《康熙字典》的部首基本上從( )著眼,并分為( )部,《新華字典》和新《辭?!返牟渴讖? )著眼,定為( )部和( )部,《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又將部首定為( )部。
15.漢字標準化,要求對漢字進行四定,即( )、( )、( )、( )。
16.1988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聯(lián)合公布《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該表共收( )字,其中常用字( )個,次常用字 ( )個。
17.隸書變古代漢字的曲線形體和小篆曲勻圓線條為方折,變弧形為直線,從而形成了筆畫,這種用“點、橫、豎、撇、捺”等筆畫轉(zhuǎn)與篆書所發(fā)生的變化被稱為( )。
18.古文字指( )、( )和_( ),從古文字到現(xiàn)代文字之間的過渡文字叫( )。
19.隸變是指_( )。
20.漢字的“六書”,除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之外,還有( )和_( )。
21.漢字查檢的排序主要有( )、( )和( )三種。
22.漢字整理包括_( )、( )和( )。
23.現(xiàn)代漢字印刷體包括( )、( )、( )和( )、( )五種。
24.漢字簡化的原則是( )和( ),并以( )為主。
25.草書分為( )、( )和( )三種。
26.漢字發(fā)展的總趨勢是( )。
二、選擇題
1.下列漢字中,不是合體字的是( )
A、秉
B、串
C、赤
D、重
2.下列關于漢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漢字基本上是一種表意的文字
B、每個漢字都代表了一個語素
C、漢字中一個音節(jié)對應兩個漢字的只限于兒化音節(jié)
D、漢字不實行分詞連寫
3.下列漢字都是象形字的有( )
A、魚、滅、羊
B、手、馬、立
C、大、甘、耳
D、苗、寒、木
4.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肆業(yè)、崇敬、穿插 B.安排、炮制、斟察
C.創(chuàng)傷、喘氣、敝開 D.候選、回味、炊煙
5.不屬于漢字特點的是( )
A.漢字是半表意半表音文字 B.漢字大體上等于一個音節(jié)
C.漢字記錄漢語不實行連寫 D.漢字是平面型文字
6.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漢字字體發(fā)展最重要的變化是楷書出現(xiàn)
B.漢字是一種音節(jié)文字
C.繁體字也是一種異體字
D.偏旁就是部首
7.從漢字跟漢語的關系來看,漢字是( )。
A.音節(jié)文字 B.表音文字 C語素文字 D.音素文字
8.造字法與其他不同的一組是( )。
A.勝、望、佐 B.房、響、何 C.操、境、伙
9.下團四個字中哪一個字不是形聲字( )。
A.刻 B制 c.刑
10.下面四組形聲字中不是左形有聲的是( )。
A貓、躺、跳、彈 B.跑、群、伍、弦
c.桔、阻、燈、柑 D.洗、峰、借、構(gòu)
11.“鄧、歡、戲、勸、對”等字中的“又”是( )
A.聲旁 B.形旁
c.既非形旁又非聲旁 D.既是聲旁又是形旁
12.下列四組簡化字中哪一組用的是保留特征或輪廓的簡化方法(
A.止、出、馬、后 B.驚、燈、庫、灶
C.聲、飛、奪、齒 D.蘋、長、漢、區(qū)
13.整理異體字的主要原則是( )。
A從俗 B.從簡 c.從俗從簡 D.約定仍成
14.“凹”和“凸”兩個字的筆畫數(shù)都是( )
A.5筆 B.6筆 C.7筆 D.8筆
15.下面漢字中( )組屬于一形多音多義字(多音多義字)。
A.白、剝、哄、呆 B.行、嚇、樸、和
C.露、氮、侯、環(huán) D.劃、鑿、晃、百
16.漢字字體演變的順序( )。
A.甲骨文-篆書一隸書-金文-楷書
B.手骨文-金文-隸書-篆書-楷書
C.甲骨文一金文一篆書一隸書一楷書
D.甲骨文一隸書一篆書一金文-楷書
17.“出”、“凹”、“卯”、“臼”、“垂”、“乘”等漢字的筆畫數(shù)分別是( )。
A.四、五、四、六、八、十一 B.五、五、七、六、八、十
c.四、四、五、六、九、十 D.四、五、五、六、八、十一
三、判斷題
1.世界上三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只有漢字沿用至今,長期為中華民族服務,漢字的這種悠久歷史和長期被使用說明漢字是適應漢語的特點的。( )
2.漢字是記錄語素的,而漢語的語素是以單音節(jié)為主的,一個漢字一般情況下讀出來就是一個音節(jié),所以,漢字可以看作音節(jié)文字。( )
3.偏旁一般分形旁(意符)和聲旁(音符)兩類,會意字沒有聲旁,因而不能分析出偏旁來。( )
4.能分析出兩個以上部件的漢字就是合體字。( )
5.按《簡化字總表》“藉口、憑藉、慰藉、狼藉”的“藉”一律簡化為“借”。( )
6.偏旁和部件是從不同角度對漢字進行分析的,因而偏旁跟部件并不完全對應。( )
7.“筆畫-筆劃”、“人才-人材”、都是同音、同義而異形的異體詞,因而是漢字定形中應該整理的對象。( )
8.漢字在意義上代表語素,也就是說每一個漢字都記錄一個語素。( )
9.漢字的計算機輸入中漢字語音識別輸入就是漢語拼音輸入法。( )
10.形聲字和會意字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前者帶表音成分.而后者不帶表音成分。( )
四、名詞解釋
1.文字
2.甲骨文
3.金文
4.篆書
5.楷書
6.草書
7.象形字
8.指事字
9.會意字
10.筆畫和筆順
11.部首和偏旁
12.部件
13.漢字編碼
14.隸書
15.形聲
16.“四定”
五、簡答題
1.為什么說漢字屬于表意文字體系?
2.漢字同拼音文字相比有哪些特點?
3.為什么說漢字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是簡便易寫?
4.形聲造字法為什么能成為漢字主要的造字方法?
5.怎樣正確認識形旁和聲旁的作用?
6.漢字的形、音關系是怎樣的?
7.為什么說漢字簡化是有限度的?
8.舉例說明簡化字的優(yōu)劣。
9.漢字適應漢語,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10.略述漢字的作用。
11.舉例說明漢字形音義之間的復雜關系。
12.為什么說漢字字體演變的過程是漢字逐步符號化、簡化、規(guī)范化和穩(wěn)定化的過程?
13.舉例說明漢字部件分析的原則和作用。
14.什么是隸書?簡述“隸變”在漢字發(fā)展的價值。
15.什么是形聲字?略述形聲字的意符、音符的作用和局限。
16.略述現(xiàn)代漢字標準化的意義和基本內(nèi)容。
17.簡述加強社會用字規(guī)范化的意義和主要方面。
18.小篆在漢字字體演變過程的地位是什么?
19.現(xiàn)代漢字中為什么形聲字占絕大多數(shù)?
20.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嗎?
六、分析題
1、指出下列漢字的形旁,并說明形旁與字義的關系。
廊 顧 缺 恭 紙 簡 張 膏 竅
2、按不同的造字法將下列漢字進行分類:
丘 五 突 刺 帆 看 亦 文 女 中 志 歌 末 析 甘 相 劓 慕 固 切
壺 穎 采 牧 甜 秉 雹 井 馭 祟
3、寫出下列繁體字的簡體,并說明簡化方法:
聯(lián) 孫 飛 廟 鄧 懷 築 滅 醜 爾 乾 軆
4、改正下列成語中的別字:
發(fā)揚廣大 情不自盡 既往不究 陳詞濫調(diào) 渙然一新 風聲鶴淚 喜笑眼開
飛揚跋扈 川流不息 刻勤刻儉
5、根據(jù)下列各字括號內(nèi)的提示,說出筆畫名稱
(1)萬(第二筆)
(2)義(第一筆)
(3)叉(第一筆)
(4)長(第一筆)
(5)丹(第四筆)
(6)凹(第二筆)
(7)及(第二筆)
(8)巨(第二筆)
(9)凸(第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