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者……也”表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p>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p>
(3)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p>
(4)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
?、贋樘煜吕碡?,不為征利
?、谌晔谴蠹易?/p>
(5)用“即”“乃”“則”“皆”“本”“誠”“亦”“素”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用“非”表示否定判斷
?、俳裉熳佑屑保四顺夹镆?。
?、诖苏\危急存亡之秋也。
?、哿簩⒓闯㈨椦唷?/p>
?、艽藙t岳陽樓之大觀也。
?、莩急静家?。
⑥且相如素賤人。
?、唪~,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畫士。
(6)無標志判斷句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
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
「特別提醒」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