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是(B)
A.殖民地社會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2.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條約是(D)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C)
A.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B.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
C.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4.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B)
A.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
B.五四運動
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D.中共二大
5.中國無產階級最早誕生于(A)
A.外國資本主義在華企業(yè)
B.洋務派開設的工廠
C.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
D.官僚資本主義企業(yè)
6.新舊民主義義革命的根本區(qū)別是(D)
A.革命原因不同
B.革命對象不同
C.革命動力不同
D.革命領導階級不同
7.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D)
A.帝國主義不容許
B.封建主義不容許
C.無產階級不容許
D.民族資產階級的妥協(xié)性、軟弱性
8.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和(A)相結合的產物
A.中國工人運動
B.中國革命實際
C.中國知識分子
D.中國國情
9.帝國主義奴役近代中國的社會基礎是(A)
A.封建勢力
B.買辦資本家
C.小資產階級
D.民族資本主義
10.系統(tǒng)地、科學地解決了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著作是(D)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反對本本主義》
C.《新民主主義論》
D.《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11.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社會的性質是(D)
A.封建社會
B.資本主義社會
C.商業(yè)資本主義社會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2.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約80年間中國人民革命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D)
A.帝國主義的兇殘
B.封建勢力的強大
C.的錯誤
D.缺乏先進階級的科學革命理論的指導
13.近代中國之所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根本原因在于(B)
A.封建地主階級的****
B.帝國主義的入侵
C.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
D.農民的愚昧
1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最迫切的任務是(C)
A.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反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B.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發(fā)展生產力
C.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D.發(fā)展生產力,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辨析題
1.中國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答:正確。中國農民階級有較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但是,(1)由于農民不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代表,具有狹隘、保守等弱點。(2)他們看不清斗爭的前途,提不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不能正確地總結經驗教訓,也難以抵制封建主義的影響,不能始終保持革命隊伍的團結和鞏固,因而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3)歷史證明,中國農民階級只有在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主要是由于共產國際的幫助。
答:錯誤。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曾經得到了共產國際的幫助。但是,從根本上來說,(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2)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這是主要原因。(3)共產國際的幫助促使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重要條件。
三、簡答題
1.簡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的原因。
答: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原因有
(1)西方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是造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通過一次次侵略戰(zhàn)爭和一個個不平等條約,控制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命脈,中國失去了完整的獨立和主權。
(2)中國腐朽的封建主義制度,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封建主義文化思想束縛了生產力的發(fā)展,近代中國遠遠落后于西方列強。
(3)百余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斗爭,使帝國主義無法滅亡中國,不能對中國進行殖民統(tǒng)治。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2.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社會的矛盾是錯綜復雜的,既有內部的矛盾,又有外部的矛盾;既有對立階級的矛盾,又有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矛盾。
(2)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則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國主義是中國封建勢力的靠山,中國封建勢力是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社會基礎。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是個動態(tài)過程,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是不同的。近代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這些矛盾的基礎上發(fā)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國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就是為了解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3.簡述近代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
答:(1)******在中共十五大的報告中指出:"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2)近代中國革命的兩大歷史任務,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彼此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只有國家的現(xiàn)代化和繁榮富強,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才能真正實現(xiàn),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不能忘記。
4.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答:"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tài),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封建主義"。五四運動之所以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因為:(1)五四運動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發(fā)生的。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從此,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就不再是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中國的五四運動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同盟軍,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范疇。(2)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已經擺脫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追隨者的地位,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顯示了強大的威力,發(fā)揮了主力軍和領導階級的作用,使斗爭取得了偉大勝利。
(3)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一批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始終站在斗爭的前列,積極指導和推動運動的發(fā)展。(4)五四運動以后,革命的前途已不再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共和國,而是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qū)別在于領導權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由資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則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
四、論述題
1.為什么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答: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沒有能夠鞏固和發(fā)展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資產階級共和國在中國只存在了幾個月即告夭折。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相繼發(fā)動的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又屢遭失敗。充分說明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不能成功,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因為:
(1)帝國主義不容許。毛澤東指出:"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外國有過的,中國不能有,因為中國是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中國,不是要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是為了掠奪中國從而發(fā)展本國資本主義。對它們來說,一個政治上、經濟上不獨立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國,乃是極其廣大的傾銷商品的市場,理想的資本輸出的對象,廉價原料、廉價勞動力的供應地。它們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國的殖民主義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國成為其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所以,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無論怎樣虔誠地向西方國家學習,怎樣熱烈地向它們表示友誼,還是不能得到它們的同情和支持。事實上,袁世凱就是在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的。
(2)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這是根本的原因。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自產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國資本的壓迫、官僚買辦資本的排擠、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封建官僚政府的壓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發(fā)展。在國民經濟中,地主農業(yè)經濟和個體農業(yè)經濟占著明顯的優(yōu)勢,資本主義經濟只占很小部分。另外,在民族資本中,商業(yè)資本和金融資本比重較大,缺乏重工業(yè)基礎,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工業(yè)體系,不得不依賴外國資本和官僚資本;相當多的民族資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資本由地租轉化而來,有的繼續(xù)從事封建剝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關系相當密切。
?、诎胫趁竦匕敕饨ㄖ袊拿褡遒Y產階級,是帶兩重性的階級。一方面,他們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和束縛,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由于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并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lián)系,所以,他們又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能提出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脫離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內部渙散而無法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沒有建立革命的武裝力量等等。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決定它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走向勝利,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