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惟陳言之務(wù)實(shí)”寫作主張的提出者是(D)
A、柳宗元B、歐陽修C、蘇軾D、韓愈
2、北宋詩*新運(yùn)動(dòng)的是(B)
A、韓愈B、歐陽修C、柳宗元D、蘇軾
3、下列說法中屬于“史記”的是(D)
A、《寡人之于國也》B、《諫逐客書》C、《答司馬諫議書》D、《五代史伶官傳序》
4、“滿招損,謙受益”的名言最早出自(B)
A、《論語》B、《尚書》C、《孟子》D、《左傳》
5、在下列文章中屬于駁論文的是(C)
A、《寡人之于國也》B、《諫逐客書》C、《答司馬諫議書》D、《論毅力》
6、《答司馬諫議書》所采用的反駁方法是(A)
A、駁論點(diǎn) B、駁論據(jù)C、駁論證D、駁前提
7、下列句中“見”字指代“我”的是(B)
A、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見,其準(zhǔn)曰不然?B、故今具道所以,冀君賓或見恕也
C、雖欲強(qiáng)聒,終不必蒙見察D、盤庚度議而后動(dòng),點(diǎn)而不見可悔敬也
8、從文體上看,《諫逐客書》的“書”指的是(C)
A、書信B、書籍C、上書D、書法
9、《諫逐客書》選自(C)
A、《左傳》B、《戰(zhàn)國策》C、《史記》D、《論語》
10、《諫逐客書》一文,李斯用五帝三王“地?zé)o四方,民無異國”的做法來論證秦王逐客的錯(cuò)誤,這里采用的論證方法是(D)
A、歸納法B、演繹法C、類比法D、對(duì)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