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號的貨號內(nèi)。
1、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使用的修辭方法是()
A.比喻
B.擬人
C.夸張
D.對偶
2、下列哪位作家的詩歌風(fēng)格是“雄勁豪邁,悲壯沉郁”?
A.蘇軾
B.柳永
C.辛棄疾
D.曹操
3、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A.《錦瑟》、《無題》
B.《蜀相》、《行路難》
C.《山居秋暝》、《春曉》
D.《杜陵叟》、《飲酒》
4、下列詩人中屬于盛唐山水田園詩人是()
A.杜甫
B.王維
C.李白
D.高適
5、下列帶點的字解釋正確的是()
A.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告:告訴。
B.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胥:相與。
C.成敗之?dāng)?shù),視此而已。數(shù):數(shù)字。
D.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兇:兇猛。
6、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這段話所用的論證方法是()
A.對比法
B.歸納法
C.類比法
D.演繹法
7、《報劉一丈書》是一篇()
A.書信體記敘文
B.書信體議論文
C.書信體抒情文
D.奏章
8、培根認為,學(xué)問上“裝飾”的用途是指()
A.幽居養(yǎng)靜
B.熟習(xí)辭令
C.改變氣質(zhì)
D.增長才干
9、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中的文句最能體現(xiàn)文章主旨的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五十步笑百步
C.申之以孝悌之義
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10、孔子認為他所生活的對代是()
A.大同時代
B.三代之英的時代
C.小康時代
D.禮崩樂壞的時代
11、“既來之,則安之”這句古語出自()
A.《論語》
B.《莊子》
C.《孟子》
D.《左傳》
12、 《李將軍列傳》中作者將李廣和李蔡加以對比的目的是凸顯李廣()
A.勇猛善射的武功
B.體恤部下的武德
C.終生未封的遭遇
D.治軍簡易的特點
13、 孔子所說的“小康社會”指的是()
A.五帝時代
B.“三代之英”的時代
C.夏、商、周三代
D.春秋戰(zhàn)國時代
14、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
A.送別詩
B.愛情詩
C.邊塞詩
D.山水詩
15、 《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的中心論點是()
A.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
B.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滿招損,謙得益
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16、 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一? ()
A.契訶夫
B.伏爾泰
C.屠格涅夫
D.泰戈爾
17、 下列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正確的是()
A.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無罪歲:大王您不要歸罪于年成。
B.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母孫二人:母親孫子二人。
C.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原來莊宗得到天下。
D.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禍患常積于忽微:禍患往往是從突然的事情積累起來的。
18、 茅盾在《香市》一文中先追憶往昔香市的熱鬧場面,再寫重興的香市,采用的寫作手法是()
A.先揚后抑
B.鋪墊
C.側(cè)面烘托
D.今昔對比
19、 《楚辭·九歌·國殤》之“國殤”的含義是()
A.祭奠為楚國捐軀的將士
B.感傷楚國將士斗志的衰敗
C.鼓舞為楚國捐軀的斗志
D.感傷楚國國勢的衰敗
20、 《故都的秋》一文的體裁是()
A.游記散文
B.說理散文
C.抒情散文
D.敘事散文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21、 閱讀《鄭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9小題:
初,鄭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解釋這段文字中加點字的含義。(4分)
初:
寤生:
亟:
弗:
22、 分析這段文字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中的作用。(4分)
23、 這段文字中姜氏偏愛共叔段的表現(xiàn)是什么?(2分)
24、(一)閱讀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32小題: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fù)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fù)顧。甚者爪其膚從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請解釋這段文字中加點字的含義。(4分)
孳:
天:
爪:
離:
25、 請將“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說明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道理?(4分)
26、 郭橐駝所說的“植木之性”是什么?(2分)
27、(三)閱讀《論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35小題:
孔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fù)一簣,進,吾往也?!泵献釉唬骸坝袨檎撸┤艟蚓?,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背蓴≈?dāng)?shù),視此而已。
解釋這段文字中加點字的含義,并說明這段文字表明了什么觀點?(4分)
簣:
平:
棄井:
數(shù):
28、 這段文字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4分)
29、 文中所引孔孟的話屬于何種論據(jù)?由前文中孔子的話引申而來的一個成語是什么?(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30、 (三)閱讀《往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8小題:
他們都笑了——我也笑說,“不是說做女神,我希望我們都做個‘海化’的青年。像涵說的,海是溫柔而沉靜。杰說的,海是超絕而威嚴(yán)。楫說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虛懷,也是廣博……”
談海的用意是什么?(2分)
31、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海具有怎樣的品格?(4分)
32、 文中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4分)
33、 閱讀《門檻》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41小題:
姑娘跨進了門檻?!窈竦拈T簾立刻放下來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齒地咒罵。
一位圣人?!辈恢獜氖裁吹胤絺鱽磉@一聲回答。
“姑娘跨進了門檻”象征著什么?(2分)
34、 “傻瓜!”的咒罵在此說明了什么?(4分)
35、 最后一句評價表現(xiàn)了什么?(4分)
36、(一)閱讀《苦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44小題:
他穿上衣服,走到馬房里,他的馬就站在那兒。他想起燕麥、草料、天氣?!?/p>
關(guān)于他的兒子,他獨自一人的時候是不能想的?!鷦e人談一談倒還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樣,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嗎?”姚納問他的馬說,看見了它的發(fā)亮的眼睛?!昂?,吃吧,吃吧。……既然買燕麥的錢沒有掙到,那咱們就吃草好了?!前??!乙呀?jīng)太老,不能趕車了?!撚晌业膬鹤觼碲s車才對,我不行了?!攀莻€地道的馬車夫。……只要他活著就好了?!?/p>
姚納沉默了一忽兒,繼續(xù)說:
“就是這樣嘛,我的小母馬?!瓗炱潿敗ひ?nèi)奇不在了?!率懒??!麩o緣無故死了?!确秸f,你現(xiàn)在有個小駒子,你就是這個小駒子的親娘?!鋈?,比方說,這個小駒子下世了?!悴皇且獋膯?”
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
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p>
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4分)
37、 這段文字描寫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38、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苦惱是什么?(2分)
四、作文(50分)
39、挪威人捕撈沙丁魚,抵港時若是活魚,賣價比死魚高出許多,所以漁民們千方百計地想讓魚活著抵港。但他們的種種努力都歸于失敗,只有一艘漁船總能帶著活沙丁魚回到港內(nèi)。他們的方法很簡單:在魚槽里放進一條鯰魚。原來,鯰魚進入魚槽后,會因環(huán)境陌生而四處亂游,挑起摩擦;大量沙丁魚發(fā)現(xiàn)多了一個“異己分子”,自然也會緊張起來,加速游動;這樣一來,就能活蹦鮮跳地到達漁港。此現(xiàn)象即為“鯰魚效應(yīng)”。
請依據(jù)以上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