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瞞天過海
【漢語拼音】mán tiān guò hǎi
【近義詞】:掩人耳目
【反義詞】:實事求是
【成語出處】《左傳·晉公子重耳出亡》
【成語解釋】字面意思是瞞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謊言和偽裝向別人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而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動。
【瞞天過海造句】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竟敢耍瞞天過海的花招。
【瞞天過海的成語故事】
?。ù呵飼r晉公子重耳逃難)到了齊國,齊桓公給他娶了個妻子,還給了他二十輛車和相應(yīng)數(shù)量的馬匹。重耳(在齊國六年)對這種生活很滿足。(根本忘記了復(fù)國為君的理想。齊桓公去世后,眾公子爭權(quán)奪位,使齊國陷入內(nèi)亂之中。及齊孝公嗣位,諸侯多與齊不睦。)跟隨重耳身邊的(狐偃、趙衰等)人認(rèn)為不應(yīng)這樣呆下去,想去別的地方,便在桑樹底下商量這件事。有個養(yǎng)蠶的女奴正在桑樹上,回去把聽到的話報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殺了,對重耳說:“你有遠(yuǎn)行四方的打算吧。偷聽到這件事的人,我已經(jīng)把她殺了。”重耳說:“沒有這回事。”姜氏說:“你走吧!貪戀享受和安于現(xiàn)狀,會毀壞你的功名。”重耳不肯走。姜氏與狐偃商量,用酒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齊國,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去追擊狐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