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bāo xū zhī kū
【出處】立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四年》
【解釋】包胥:春秋時楚國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別國哀求援兵。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求外援
【結(jié)構(gòu)】偏正式
【相近詞】秦庭之哭
【同韻詞】被褐懷珠、才短氣粗、貧富懸殊、探驪獲珠、旁見側(cè)出、身體發(fā)膚、心緒恍惚、五星連珠、時異勢殊、挺身獨出。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諸侯混戰(zhàn),吳國進(jìn)攻楚國,楚國大敗。楚國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國求救,秦哀公舉棋不定,遲遲不發(fā)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笨蘖似咛炱咭梗匕Ч钍芨袆?,就答應(yīng)出兵救援楚國。
【成語示列】平西王吳三桂,介在東陲,獨效包胥之哭。 《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