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宋代岳飛詞《滿江紅》。
在春秋期間,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稀世玉璧——和氏璧,秦昭王知道后,要以十五城換璧。趙王早就知道秦昭王貪婪狡詐,如果不答應(yīng)怕秦國出兵攻趙,如果答應(yīng)又怕一去無回。趙王對這事大感頭疼。這時,有人推薦藺相如,建議讓他帶和氏璧赴秦,見機(jī)行事。處理好這事。
于是,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了秦國,秦昭王在一個偏殿里接待了他。
秦昭王拿了和氏璧看了又看,又叫身邊人傳看,只是只字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藺相如見此,怒火中燒。他按捺著怒氣對秦昭王說:“和氏璧上有塊小暇疵,讓我指給大王看?!?/p>
藺相如接過璧,退后幾步,靠著柱子站定。此時藺相如的樣子很可怕,憤怒的頭發(fā)把帽子都頂起來了。他怒瞪雙眼,大聲說:“大王說好了要用十五座城池?fù)Q和氏璧,我們趙國把此事當(dāng)成一件大事,趙王齋戒沐浴后才派我來送璧。沒想到大王您如此無禮,在偏殿接見我,和眾大臣姬妾傳看玉璧,無視我的存在,而且只字不提換璧一事。看大王如此沒有誠意,我只好把璧收了回來,如果大王逼迫我,我只好和玉璧一起毀滅了?!闭f著便準(zhǔn)備撞柱。
秦昭王見此,忙向藺相如道歉,表示愿意以禮相待。藺相如回到驛館,命人喬裝后帶璧回國。五天后,秦王齋戒結(jié)束后準(zhǔn)備換璧,藺相如說:
“我怕您沒有換璧的誠意,已讓人帶玉璧回國了?!?/p>
秦昭王見事已至此,只好禮送藺相如回國去了。
釋義
怒發(fā)沖冠意思頭發(fā)被怒氣沖得直立起來,把帽子都頂起來了。形容異常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