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原指女子的面容與桃花相輝映,后用于泛指所愛慕而不能再見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產(chǎn)生的悵惘心情。亦作“桃花人面”。
出處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p>
故事
唐代青年詩人崔護某年進京趕考,落榜后心情非常郁悶,一個人來到城南踏青。當時正是清明時節(jié),城南風光誘人,山桃絢爛,柳岸鶯鳴,崔護無心觀賞好風光,只是漫無目的一路行走。正覺得口渴,眼前出現(xiàn)一座住宅,崔護上前叩門求飲,一位美麗姑娘端出一碗水,崔護心生愛慕,但礙于禮節(jié),他并沒有與姑娘過多交談。
第二年清明節(jié),崔護舊地重游,景色雖在宅亦在,但那姑娘卻不見了。他悵然若失,提筆在墻上題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贝撕螅藗儽阌迷娭械摹叭嗣嫣一ā眮肀扔鲪勰降那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