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源】 傳說故事
【例句】 讀書做學(xué)問必須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斷章取義;否則,就像“盲人摸象”一樣,無法窺得全貌。
【結(jié)構(gòu)】 主謂結(jié)構(gòu)
【近義】 以管窺天 管窺蠡測
【反義】 窺其全豹
【故事】
從前印度有個國王,他為了讓臣下更了解佛理,便命人牽了一頭象過來,并且叫了幾個盲者來問話。
首先國王要盲者隨意觸摸眼前的大象,再形容大象的樣子。
第一個盲者摸到象的牙齒,回答說:“象的樣子就像一根長長的蘿卜!”
另一個盲者摸到象的鼻子,說象的樣子就像一根木杵一樣;又有一個盲者說:“我想大象應(yīng)該是像床一樣平坦的東西!”,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背脊。一個拄著拐杖的盲者仔細(xì)地摸過大象的耳朵之后,很肯定地說:“你們都錯了!大象該是簸箕之類的東西?!本瓦@樣,幾個盲者你一言我一語地論著大象外貌。事實上他們誰也沒有說出真正的大象是什么樣子,只是憑著自己摸到的東西來臆測罷了!
國王看了之后,便語重心長地對臣下說:“大象就好比佛性,一切眾生就如盲者,只憑一已所知妄加揣度,偏頗的地方太多了,怎么能不隨時警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