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中,技巧是取勝的關(guān)鍵, 辯論場上,常常是唇槍舌劍,寸理必爭,何人取勝不僅決定于闡述的道理,也在于所運用的論辯技巧。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提高辯論能力方法
1、多聽一些大師級人物的演講,從他們的演講過程中感受其中的技巧,比如整體框架結(jié)構(gòu),說話的輕重。學(xué)習(xí)他們,并且模仿他們的肢體語言,讓你的演講更具有說服力。
2、多說話。任何時候,只要嘴巴不干,還有力氣,就找個旁邊的人進行聊天,哪怕是掃地的阿姨,也是可以進行鍛煉的對象呢。記得別擔(dān)心出丑。
3、多觀察周圍的事物,環(huán)境的變化,增加自己的洞察力。所謂言之有物,如話無意義,再會說也不過油嘴滑舌爾。
4、多朗讀出色作品,首先把里面的不熟悉的文字弄懂,然后就開始有聲的朗讀,每一次都要比上次要快,這樣最后看看自己能夠到達什么樣的節(jié)奏。
5、平時多進行深呼吸,進行體育運動,這樣可以增加自己的肺活量。比如邊跑步邊背誦文章。還可以進行一些繞口令的學(xué)習(xí),提升速度。
6、如果有經(jīng)濟條件,多參加一些大師級的演講活動,多認識他們,可以領(lǐng)教到什么叫說話,說話的藝術(shù)技巧都可以提高,很自然,口才能力默默的就提升了。正可謂是近朱者赤。
辯論的小技巧
辯論的技巧一:學(xué)會反擊在辯論中取勝
反唇相譏
主要用于對敵論辯中,以回擊敵方的辱罵或人身攻擊,可使論敵處于十分尷尬、狼狽不堪的境地,顯示其虛弱無力與淺薄無聊。如人們熟知的“晏子使楚”,晏子就是運用此法回擊楚王及大臣們的挑釁與侮辱。
巧用幽默
在論辯中,巧妙靈活地運用幽默技巧進行反擊,既可使對方茫然失措,尷尬難對,又可使第三者產(chǎn)生同情與好感,有利于我方在論辯中獲勝。幽默用以回擊刁鉆古怪的詰難,尤有良好效果。如有人對前蘇聯(lián)詩人馬雅可夫斯基進行詰難:“馬雅可夫斯基,你的詩不能使人沸騰,不能使人燃燒,不能感染人?!痹娙嘶卮穑骸拔业脑姴皇谴蠛#皇腔馉t,不是鼠疫。”幽默風(fēng)趣,既進行了反擊,又博得了聽眾的好感。
借言反駁
借用對方親口說的話或承認了的話來反擊對方,可收以敵制敵之效。借言反駁有兩種情況:一是借用對方原來講過的話進行反駁;一是當場借言。另外,還可借用對方語言表達的句式,“將話答話”。一位女議員對丘吉爾說:“如果我是你的妻子的話,我就會在你的咖啡里放上毒藥。”丘則回答:“如果我是你的丈夫的話,我就把它喝下去?!?/p>
假言歸謬
即先假設(shè)對方觀點是合理的,然后將對方貌似合理的論點加以引申,甚至推向極端,以顯露其不合理的本質(zhì),從而推倒對方的觀點。如王蒙在紐約回答記者問時,記者問:“據(jù)說,中國每公開出版一本新書,都要通過政府的審批,是真的嗎?”王蒙回答:“就是政府想那樣做,也是不可能的。全國每月要出版一千多部小說,如果每本書都要經(jīng)過審查,那么中國政府就成了‘讀者俱樂部’了。”
因事設(shè)問
論辯中,就對方提出的事實設(shè)問,將事、情、理融于一爐,具有很強的反擊力。如恩格斯回擊普魯士檢查機關(guān)誣陷《新萊茵報》的文章誹謗憲兵時,用一連串設(shè)問,指出對方事實之虛妄:“這些所謂的被誹謗者甚至沒有被指出名字,沒被確切指出是誰,檢查機關(guān)怎么能說這是誹謗呢?這里指的六七個憲兵,他們是誰?他們在什么地方?諸位先生,你們是否知道,確實有某個憲兵由于這篇文章而受到了‘公民的憎恨和鄙視’呢?”
反問直詰
論辯中,用反問句直接進行駁詰,很有力量。尤其是以比喻或類比相配合,效果更佳。如在一次國際會議期間,一位西方外交人士挑釁性地對我國代表說:“如果你們不向美國保證:不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那么顯然就沒有和平解決的誠意。”我國代表義正辭嚴地回答:“臺灣問題是中國內(nèi)政,采取什么方式解決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無需向他國作什么保證。請問:難道你們競選總統(tǒng)也需要向我們作出什么保證嗎?”一句反問,使這位西方外交人士啞口無言。
辯論的技巧二:投其所好,能言巧辯
一、“投其所好”,捕捉戰(zhàn)機
律師喬特斯為有殺妻嫌疑的拉里辯護,這時律師麥納斯提出了對拉里十分不利的證據(jù):拉里曾向麥納斯提出過,要麥納斯幫助他與妻子離婚,并由此推論拉里在無法達到離婚目的時,會采取極端措施。
喬特斯知道要直接反駁“要求離婚就有__動機”是困難的,于是他采取了“投其所好”的策略,與對方周旋,以圖找到最佳戰(zhàn)機。喬特斯向麥納斯承認,自己對離婚是外行,一邊恭敬地問對方是不是很忙。麥納斯躊躇滿志地回答:“要我處理的案子要多少有多少。”后來又補充說,每年至少有200件。喬特斯贊嘆說:“呀!一年200件,您真是離婚案的專家,光是寫文件就夠您忙的了?!丙溂{斯的聲音猶豫起來,感到說得太多人們難以相信,就只好承認說:“可是……其中有些人……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改變了主意。”破綻出現(xiàn)了,喬特斯抓住這一點,進一步誘導(dǎo)道:“啊!您是說有重新和好的可能,那大概有10%的人不想把離婚付諸行動?”麥納斯說:“百分比還要高一些。”“高多少,11%?20%?”“接近40%?!眴烫厮褂皿@奇的眼光盯著他說:“麥納斯先生,您是說去找您的人中有近一半最后決定不離婚?”“是的”麥納斯這時有些感覺到了,但退路已經(jīng)沒有了?!班牛蚁脒@不會是因為他們對您的能力缺乏信任吧?”“當然不是!”麥納斯急忙自我辯解,“他們常常一時沖動,就跑來找我,可是一旦真的要離婚,便改變了主意……”他突然止住,意識到自己上當了,“謝謝,”喬特斯說“你真幫了我的大忙。”
在這場法庭論辯中,喬特斯見正面反駁難度較大,就采用了“投其所好”術(shù),從側(cè)面迂回,他先坦率地承認自己對離婚案是外行,恭維對方很忙,當對方得意忘形,胡吹自己處理離婚案件的數(shù)目時,他又進一步恭維對方是離婚案專家,當對方感到吹過了頭,說有些人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改變了主意時,戰(zhàn)機出現(xiàn)了,喬特斯抓住這一點,步步誘導(dǎo),使對方說出了自己否定自己的話。
由這個實例可見,在論辯中如果正面說理難以奏效,可以采用“投其所好”術(shù),與對方巧妙周旋,對方對抗心理弱化,疏于防范,就有可能自我暴露出一些破綻,這就為我方提供了戰(zhàn)機,我方乘隙而入,一舉制敵,可見“投其所好”是論辯中的“迂回”之計。
二、“投其所好”,誘敵入彀
一天,一位面容嬌美的女青年在馬路上走,突然她發(fā)現(xiàn)后面有一個“摩登”男青年在其后緊追不舍,怎么辦呢?她忽然有了主意,她回過頭來對這個男青年說:“你為什么老跟著我?”“摩登”男青年說:“您太美了,真讓人著迷,我真心愛您,讓我們交個朋友吧!”姑娘嫣然一笑,說:“謝謝您的夸獎,在我后面走的姑娘是我妹妹,她比我更美?!薄罢娴膯?”“摩登”男青年非常高興,馬上回過頭去,但卻不見姑娘的身影,他知道上當了,又去追趕那位漂亮姑娘,質(zhì)問她為什么騙人。這位女青年說:“不,是你騙了我,如果你真心愛我,那么為什么去追另一個女人,經(jīng)不起考驗,還想跟我交朋友,請你走開!”“摩登”男青年被說得面紅耳赤,訕訕地溜走了。
這位女青年之所以能制服“摩登”男青年,就是順著對方貪圖美色的心理,“投其所好”,設(shè)計誘之,對方不知是計,卻去追更美的姑娘,這就使其丑惡的嘴臉暴露無遺,女青年順勢反擊,讓對方自暴其丑,無地自容,達到了目的。
從這個實例可見,論辯中的“投其所好”術(shù),實際也是一種“誘敵”戰(zhàn)術(shù),抓住對方的需求和動機,設(shè)下圈套,誘敵深入,對方進入伏擊圈后,我方就可猛烈出擊,戰(zhàn)勝對方。
辯論中取勝的技巧
一、想要辯論不敗,在為人處事與觀察社會自然方面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這套理論必須能夠自圓其說,完全掌握,這樣在斗嘴時才能隨手拈來,隨機應(yīng)變.
二、與高手辯論時最好不要引用別人的話,那會顯得你沒能力,你至少要學(xué)會把那些名言警句改頭換面以自己的形式說出來.因為別人的話引用的再多,也是別人的,真正的高手,都不屑于引用他人或古人的名言,而是努力讓自己的話成為經(jīng)典,成為名言,成為別人爭相引用的對象.
三、辯論時自己絕對不能動怒發(fā)火,誰先失去理智肯定是誰先輸,無論對方如何謾罵挖苦,你一定要保持冷靜理智,絕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回罵,因為那樣的話,你就把自己降低到與對方同樣的水平了.
四、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要保持進攻的姿勢與意志,進攻是最好的防御,必須隨時隨地尋找對方的破綻,在回答對方的發(fā)問時,千萬別忘了反擊或反問一下,力求把握話語的主動權(quán)把花旗導(dǎo)向自己熟悉的一面或?qū)ψ约河欣姆较?
五、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在激烈迅速的辯論過程中,自己難免要說錯一兩句話,當對方抓住其中把柄大局犯案時,如果無法圓轉(zhuǎn)自如,你最好立即承認錯誤,然后以此為資本反攻毒販的痛處,逼他也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被動為主動,化壞事為好事,切記死不認錯,否側(cè)就變成不入流的胡攪蠻纏了.
六、要有勇氣堅持錯誤,即自己要敢于提出與常識不合的觀點,同時以堅定的信心與意志來維護這個觀點,即使與普天下的人為敵也在所不惜!當然,你得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來支持,不可完全用氣勢和狂妄來壓人.
七、要適時同意一下對方的觀點,即對對方一些較精彩的話或明顯的公理以及說的一般但對自己沒什么威脅的話,可以承認對方說得對,這樣一來可以麻痹對方,二來使對方產(chǎn)生對你的尊敬,你說的有道理時他也不好意思硬加反駁,三來這是一個以退為進的策略,在對方心生得意時,必須毫不留情的加以猛攻,讓他來個樂極生悲.
八、不可陷入惡俗辯論的泥坑.有些對手雖然水平不高,但很能胡纏爛打,自己說不出什么系統(tǒng)明確的主張,但喜歡把你的每一句話拆開來進行零碎敲打,然后說些隔靴搔癢或強詞奪理的話.碰到這種情況,你千萬不可與他認真辯論,因為那純粹是浪費時間,最好是猛然一擊后即高逃遠遁,避而不見.注意,你必須先有一次充分的攻擊后才可遠飚,不然會被人視為畏戰(zhàn)而逃.
九、要學(xué)會釜底抽薪之法,記即看準對方仗為靠山的理論基礎(chǔ),一把抓住其理論根源,抖出其中的荒謬與落伍,即可以最快最猛的方式打擊對方的信心.
十、要努力做到悲智并起,能在辯論時做到悲智并起的人,才是真正達到了辯論的最高境界!“悲智并起”是佛教用語,指一種高度情感與最深理智的融合交織狀態(tài),在一般人的心理中,理智與情感是此消彼長的,如水火之不相容,相消而不相成.但佛之悲智,即所謂的“無緣大悲”,卻能將悲與智同時并起,相成而不相消,也就是說,這種狀態(tài)能使理智與情感同時保持在互相激蕩的巔峰狀態(tài).如果能駕馭它用之于辯論,那世間將沒有任何人是你的對手!初級的辯論是不可以感情用事,但最高級的辯論,卻一定要有情感的參與,而且這種情感必須是強勁深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