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域文化的影響,我國各個民族有著不同的風(fēng)俗習(xí)慣。土家族是一個世居于湘鄂渝黔邊的少數(shù)民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土家族風(fēng)俗禁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xué)習(xí)!
風(fēng)俗禁忌
1、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起,無論大人小孩,都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土家人叫做“正月忌頭,臘月忌尾”。任何人不得說兇、死、殺等非吉利的字。小孩說了要挨打。大人說了,會讓人嗤笑。
2、大年三十,一家人圍坐樹頭火取暖團(tuán)年,等待新年到來,這叫做“守歲”,若說成“守夜”,就視為不吉利,來年會有孝服。所以無論大人小孩均要記住只能說“守歲”,不能說“守夜”,否則要被長輩“封印”。
3、吃團(tuán)年飯時,大人們都說小孩不能吃雞爪,其理由是“吃了雞爪長大了寫不好字”。而根源是教育孩子講清潔衛(wèi)生。因吃雞爪速度慢,孩子吃不了多少飯,又吃不到多少肉,手拿雞爪反而把滿手的油膩往衣服上擦抹,弄臟了衣服不好洗。
4、小孩不能吃豬蹄爪。大人說男孩吃了找不到媳婦,女孩吃了會東逃西走不落屋。
5、吃年飯時,不能泡湯。泡湯了象征做事不成功或者不吉利,有的更傳說成泡湯后洪水要沖垮田坎——垮崩缺。
6、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都禁忌用針線,傳承的理由是,這兩天用了針線,種的莊稼會長過節(jié)蟲——易受蟲災(zāi)。
7、大年初一,不準(zhǔn)向外潑水。若潑了水,則保不住財。土家人以大年之水為“財”。初一趕早出門,挑水回家,這叫搶“銀水”。誰先挑到井水,誰就搶到了“銀水”,象征新年發(fā)財,求財順利。
8、初一不梳洗頭,因“梳”與“輸”諧音,初一只能贏,不能輸。
9、正月不洗被條,因被子的里子(布)大多用白布做成,洗被意即“洗白”,由富變窮,故正月不洗被,誰也不破例。
10、除夕夜洗腳,不能洗過膝蓋,原因是洗過膝蓋后,到親戚家就吃不上午飯,土家人叫住“趕過了嘴” 。
土家族禁忌
1.歲時節(jié)日禁忌。農(nóng)歷臘月二十九日,年飯上甑后,婦女忌動針線。臘月三十忌挑水,否則觸動龍王而導(dǎo)致水災(zāi)、旱災(zāi);不準(zhǔn)殺生,意為讓各種動物安全愉快地過年。正月初一早,未吃東西前,忌言及“死”、“病”、“窮”、“殺”、“沒有”、“不要”等字眼以及與此相似相近的字音;是日,不說不吉利語,忌吵架、罵人、哭泣;對去睡覺的守夜人,忌說去“睡覺”,要說“去挖金窖銀窖”;忌見稱桿,否則長年見蛇。正月及農(nóng)歷七月的初一至十五,忌給孩童剃頭。每年小暑前,從辰日到丑日止,禁宰殺、釣、獵,忌穿紅衣,忌舉樂。
2.飲食禁忌。吃飯時忌端碗立于他人背后,面向其背吃,據(jù)信,如是會使人“背時”背食。忌幼童吃雞爪,否則認(rèn)為日后寫字似雞爬;亦忌吃豬鼻,信其日后睡覺打鼻鼾;忌吃豬尾,恐其日后事事落后;忌吃敬神祭品,否則記憶力差。
3.回門忌。新娘回門時,忌為娘家掃地,恐將娘家財氣掃光?;亻T日,新郎吃岳丈家頭一餐時,忌將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飯吃光,忌將酒杯中事先投入的兩粒黃豆金豆吃掉,酒后應(yīng)留在杯中,以免將岳家吃窮喝光。回門時,忌新婚夫婦在岳娘家同房。
4.孕期禁忌。孕婦在屋不可用刀砍物,否則認(rèn)為胎兒身上會有刀痕;不可將線繞于頸間,否則胎兒臍帶會盤于其頸;禁在孕婦屋中釘木樁或釘子,以免胎兒出生后排不出小便;禁在孕婦家中動土、折門窗、隨意移動已固定的家俱,重撞房屋等,以免胎兒被振墮胎。
5.禮俗禁忌。土家族忌在待客的油茶場中打3、4以外數(shù)目的雞蛋。俗言:1個雞蛋為獨(dú)吞,2個為罵人,5個銷五谷,6個是賞祿,7、8、9個則應(yīng)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語。故習(xí)慣于打3個或4個荷包蛋待賓客。
婚俗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雙方經(jīng)過自由戀愛,征得雙方父母同意,經(jīng)土老師(巫師)作證,即可結(jié)為夫妻。
在恩施石窯、大山頂?shù)鹊?,有“女兒會”的?xí)俗,即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唱歌跳舞,彼此愛慕,結(jié)為終身伴侶。
改土歸流后,土家族被迫實(shí)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土家族實(shí)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稱“還骨種”;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婦,稱為“坐床”。但這些習(xí)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頒布了新的婚姻法,從此土家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婚姻自主的幸福。土家族的婚姻儀禮大致包括“打樣”、“求婚”、“討紅庚”、“定親”(俗稱“插茅香”)、“看期”、“親迎”等程序,與漢族古代“六禮”類似。較有特點(diǎn)的婚姻儀式是陪十姊妹、陪十兄弟與哭嫁。
結(jié)婚前一天,男女雙方舉行盛大的成年禮。清《長陽縣志》卷三記載:“古冠婚為二事,長邑則合而為一。于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發(fā)合笄,曰‘上頭’。設(shè)席醮女,請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親友合錢為金匾,鼓樂導(dǎo)送,登堂稱賀,曰‘賀號’,不謂字也。是日設(shè)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
“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活動,在整個土家族地區(qū)至今遺風(fēng)猶存。土家新娘出嫁時興“哭嫁”,有的在結(jié)婚前半個多月就開始哭,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藜薷栌小翱薷改浮?、“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白族節(jié)日習(xí)俗禮儀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土家族風(fēng)俗禁忌禮儀
下一篇:寶坻風(fēng)俗文化禮儀